皇帝想与爱妃亲热,却被比作亡国之君,场面尴尬

西汉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汉元帝在长安未央宫病逝,皇太子刘骜继承皇位,是为汉成帝。

西汉建始元年(公元前32年),汉成帝刘骜向天下广选美女进宫,左曹越骑校尉班况的女儿班姑娘被选中,进入后宫。

那么,班姑娘是如何被汉成帝选中的呢?主要理由有二:

首先,班姑娘生于西汉初元三年(公元前46年),由于家庭条件优越,她从小就被悉心培养,此时正值14岁的青春年华,知书达礼,美而不艳。

其次,班姑娘的父亲班况身为左曹越骑校尉,在天子脚下任职,他的女儿比起地方上的姑娘,当然更有条件入宫。

班姑娘进宫后,先是被封为少使,这个职位在西汉王朝的后宫品级中,属于下等女官。

皇帝想与爱妃亲热,却被比作亡国之君,场面尴尬

但金凤凰显然不会被埋没,很快,汉成帝就注意到了这个文才出众,吟诗作赋信手拈来的班少使。

由于汉成帝自己很喜欢读经书,对文辞也有自己的理解,他开始频频出入班少使的寝宫,两个人你一句我一首,从琴棋书画到诗词歌赋,很快对上了眼,变得如胶似漆。

这么大的动静,整个后宫上下都知道班少使得宠了,纷纷向她提前道喜。

汉成帝也没有含糊,一下子就将班姑娘从“少使”提升为“婕妤”,从此成为后世通称的“班婕妤”。

那么,婕妤在西汉时期的后宫中,大概是个什么地位呢?

根据史料可以得知,此封号仅次于皇后、昭仪,而且据《史记·外戚世家》记载,西汉时“常以婕妤迁为皇后。”

也就是说,婕妤就是皇后的跳板,由此可见,班婕妤后宫地位的显赫!

不久,后宫里又传来好消息,班婕妤怀孕了!

由于先前许皇后所生的一子一女都没能活下来,朝野上下对这个未出世的皇嗣都很期待,汉成帝更加宠爱班婕妤。

十个月后,班婕妤顺利生下了一名皇子,整个皇宫都沸腾了,这可是汉成帝的第一个继承人啊。

但遗憾的是,这名皇子仅仅出生几个月后,便不幸夭折了。班婕妤悲痛欲绝,她更加沉浸在诗书中,企图用美好的词句掩盖那些不愉快。

汉成帝并没有怪罪班婕妤,依然对她宠爱如初。

皇帝想与爱妃亲热,却被比作亡国之君,场面尴尬

班婕妤没有恃宠而骄,她依然保持着入宫以来的习惯,每次去觐见汉成帝时,一切举止言行都依从古礼,不会因得宠而太随便。

有一次,汉成帝在御花园游玩时,一时兴起,命人将班婕妤召唤过来,想和她一起乘辇车出行,班婕妤直接拒绝了汉成帝,施过礼后,还认真地说了这么一段话:

“观古图画,贤圣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女,今欲同辇,得无近似之乎?”

班婕妤不愧是饱读诗书的才女,在这短短一句话里,她由古及今,引经据典:陛下,我看过不少古代留下来的画册,那些圣明的君王,陪伴在侧的都是有名的大臣。只有夏朝的末代国君桀、商朝的末代国君纣、西周的末代国君周幽王姬宫涅,这三个亡国之君才会宠幸妩媚妖艳的女子,最终导致国破家亡的结局。现在如果我和陛下同乘辇车,不就和那些亡国之君的做法很相似了吗?

这话说得可圈可点,汉成帝挑不出毛病,但也没有了兴致,于是就打消了和班婕妤同辇出游的念头。

皇帝想与爱妃亲热,却被比作亡国之君,场面尴尬

后来,皇太后王政君听说了这件事之后,非常欣赏班婕妤的做法,高兴地对左右亲近说道:“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

这句话很好理解,古代的时候有樊姬,现在我儿汉成帝有班婕妤这样的贤妃。

那么问题来了,樊姬是谁?为什么王太后要把班婕妤和她相提并论呢?

这樊姬可不是一般女人,她是“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熊旅的正宫夫人。

樊姬不仅把后宫打理地井井有条,还通过巧妙地劝谏,让楚庄王改变了沉迷打猎、酒色等嗜好,最终幡然醒悟,励精图治,成为春秋时期的一代名王。

樊姬也因此史册留名:“楚之霸,樊姬之力也。“

如此说来,王太后把班婕妤比作樊姬,不仅是对她的肯定,更是想让班婕妤辅佐好汉成帝,让他成为一个好皇帝。

王太后是汉成帝的亲生母亲,她所在的王氏一族权倾朝野,因此王太后对班婕妤的青眼相看,使得班婕妤在后宫的地位进一步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