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地深夜屡见灯火,专家连夜赶来,竟挖出了千年前的姜太公宝藏

姜太公(约公元前1128-约公元前1015),本名姜尚,姜姓,字子牙,曾被封于吕地,故又称吕尚,被尊称为太公望,后人多称其为姜子牙、姜太公。中国历史上最享盛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

玉米地深夜屡见灯火,专家连夜赶来,竟挖出了千年前的姜太公宝藏

姜太公其先祖曾做四岳之官,辅佐夏禹治理水土有大功。舜、禹时被封在吕,有的被封在申。在夏、商两代,申、吕两地又另封给了其他旁支子孙,当然其中也不乏有人沦为平民。而吕尚就是其后裔之一,他本姓姜,因为以其封地之名为姓,所以叫作吕尚。

玉米地深夜屡见灯火,专家连夜赶来,竟挖出了千年前的姜太公宝藏

吕尚曾经穷困,年老时,借钓鱼的机会求见周西伯。西伯在出外狩猎之前,占卜一卦,卦辞说:“所得猎物非龙非螭,非虎非熊;所得乃是成就霸王之业的辅臣。”

玉米地深夜屡见灯火,专家连夜赶来,竟挖出了千年前的姜太公宝藏

西伯于是出猎,果然在渭河北岸遇到太公,与太公谈论后西伯大喜,说:“自从我国先君太公时就说:‘定有圣人来周,周会因此兴旺。’说的就是您吧?我们太公盼望您已经很久了。”因此称吕尚为“太公望”,二人一同乘车而归,尊为太师。

玉米地深夜屡见灯火,专家连夜赶来,竟挖出了千年前的姜太公宝藏

周西伯昌从羑里脱身归国后,暗中和太公策划如何推行德政以推翻商纣政权,其中太公使出的很多都是用兵的权谋和奇计,所以当后世之人谈论用兵之道和周朝的隐秘权术时,都会效法太公的基本策略。

玉米地深夜屡见灯火,专家连夜赶来,竟挖出了千年前的姜太公宝藏

周西伯为正清平,尤其在明断虞、芮二国的国土争讼后,被世人称道为膺受天命的文王。随后西伯又讨伐了崇国、密须和犬夷,大规模建设丰邑。使天下三分之二的诸侯都归心向周,周国能够有这样的威望和实力,这多半是太公谋划筹策的结果。

玉米地深夜屡见灯火,专家连夜赶来,竟挖出了千年前的姜太公宝藏

文王死后,武王即位。姜太公用了十一年时间,励精图治,帮助周国增强国力,最终在牧野之战中击溃商军,逼得纣王鹿台自焚。武王已平定商纣,成为天下之王,就把齐国营丘封赏给太公,另外还赠给了他很多的宝物。

玉米地深夜屡见灯火,专家连夜赶来,竟挖出了千年前的姜太公宝藏

而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这姜太公的宝藏,姜太公得到赏赐后,把很多的宝物送给了自己的儿女,这些宝藏又随着他们的去世被陪葬到了地下,至今鲜有出土。直到2005年,考古专家才发现了一批太公宝藏。

玉米地深夜屡见灯火,专家连夜赶来,竟挖出了千年前的姜太公宝藏

具体事情是这样的,2005年6月,在陕西省韩城市东北七公里外的梁带村,村民发现每到深更半夜在玉米地里经常会出现点点灯火,隔几天地里就会有很多又深又细的洞穴。梁带村的村民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个地方,他们从来没有听说过这里有古墓存在,为何会吸引盗墓贼多次前来挖掘呢?

玉米地深夜屡见灯火,专家连夜赶来,竟挖出了千年前的姜太公宝藏

这个事情一直持续了很久,直到有一天村民在浇地,这密密麻麻的盗洞突然间塌陷出了一个十多米的大坑。村民这才发现,这里还确实有古墓存在。他们立刻把消息上报给了文物部门,文物部门立刻组织专家队伍连夜赶到此地进行考古挖掘。

玉米地深夜屡见灯火,专家连夜赶来,竟挖出了千年前的姜太公宝藏

经过抢救挖掘,专家们终于打开了古墓,经过研究发现,他们鉴定这是西周古墓。墓内棺椁密布,存在各种玛瑙珍珠、玉器和铜器,一些宝物上还铭刻着“仲姜”二字。专家在墓中还发现了一件六千年前的“玉猪龙”,这是极为罕见的宝物。

玉米地深夜屡见灯火,专家连夜赶来,竟挖出了千年前的姜太公宝藏

专家查阅文献得知仲姜乃姜子牙的直系后人,而玉猪龙等名贵宝物都是周武王伐纣后缴获的战利品,然后周武王把这些战利品赏赐给了姜子牙一部分,其中就包括这“玉猪龙”。而从墓中挖出的陪葬品来看,姜太公把这“玉猪龙”等宝物给了自己的子女,这些太公宝藏的发现对研究周朝历史有极大的帮助。

玉米地深夜屡见灯火,专家连夜赶来,竟挖出了千年前的姜太公宝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