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皋蘭縣九合鎮高山村、錢家窯村村民講述幸福生活

“現在的生活,做夢也能笑出聲”

聽皋蘭縣九合鎮高山村、錢家窯村村民講述幸福生活

聽皋蘭縣九合鎮高山村、錢家窯村村民講述幸福生活

貧困村民在開隆合作社修剪花卉

聽皋蘭縣九合鎮高山村、錢家窯村村民講述幸福生活

老師給三年級僅有的11名學生上課名學生上課

高山村為56歲村民朱武祖補貼1萬元修繕的房子已經完工,老漢激動地說:“從沒有想過政府這麼好。”朱翠蘭在院子裡盛了一桶自來水進屋做飯,半年前才入戶的自來水讓她從此告別了吃窖水的歷史;貧困戶朱宗賢早上剛批發了850斤辣椒,兜裡又變鼓了;錢家窯村村民王道明賣掉了接近2000斤菜花,69歲了說起高興事兒卻顯得很有勁兒;幾十名貧困村民正在開隆、豐隆、榮富源3個合作社打工,或是修剪花卉,或是採摘瓜菜……6月的最後一天,高山村和錢家窯村的村民們和往常一樣忙碌著,而這些看似簡單的工作卻是他們多少年來都在嚮往的幸福生活。精準扶貧開展以來,像高山、錢家窯這樣山大溝深的偏遠山村,在政策的強勁指引下變得生機勃勃,讓每戶村民都觸到了屬於自己的中國夢,過上了新時代最亮眼的好日子。這些幸福的農家故事,是任何劇本都描繪不出來的驚豔、飽滿、生動、持久。

這裡有一所“明星”小學

山大溝深,加之歷史欠賬,高山村是九合鎮的貧困村。2013年,高山村的貧困發生率高達25.8%(如今已降低至0.68%)。

聽皋蘭縣九合鎮高山村、錢家窯村村民講述幸福生活

“撤點並校”時,高山村以“學生上學太遠”為由保住了村小學,並爭取到了學校升級改造項目。原有的破舊平房搖身一變成了3層小樓,學校佔地面積達到5334平方米,建築面積達到1506平方米,綠化面積則達到524平方米。

這個學校的“亮點”在於,學校目前只有21名學生,其中學前班8名、一年級2名、二年級6名、三年級1名、四年級4名、五年級沒有學生,六年級5名學生已畢業,教師則達到13名。這種師生配比及學校面積、建築面積、綠化面積的配比遠遠高於全國均值。在高山,這種之於教育的傾情指數“無人能敵”了。

“我們村412戶1484人,也不算太小。以前校舍差,很多孩子都去外地上學了,村子裡‘好冷清’。現在學校有了根本上的變化,就是為了讓村裡的孩子都回到家門口上學。孩子的教育問題解決了,也能從側面留住村民的心。只要這樣良性循環下去,我們村就會越來越有活力。”高山村黨總支書記朱宗江說。

這裡有幸福的農家故事

多少年來,高山人的生活用水一直是窖水,直到2017年秋天,自來水才通到了家家戶戶。朱翠蘭至今還能想到當時的興奮勁兒,“來水的那一天,有人直接用手接著就喝了!”

一次暴雨後,朱武祖的房子地基下陷,政府補貼1萬元為其修繕。“活了56年了,都沒有想過政府能對我們這麼好!”朱武祖說得有些動情。

朱宗賢家有3個孩子上學,屬貧困戶,要不是政府支持種植兩畝露天蔬菜、3個蔬菜大棚,他的好日子肯定會來得更遲些。

這些生動活潑的縮影還不夠,用心的高山人還做了細緻總結:一出門就走上了硬化的紅磚路,夜晚出門有路燈,收入有了顯著提高;通過危改、教育、醫療、產業扶貧等惠農政策的落實,讓我們確確實實得到了實惠,加上今年實施的“三化”工程,農戶的面貌發生了巨大改變;以前我們住的是土坯房,喝的是窖水,現在住的是磚瓦房,喝上了自來水;以前老百姓對村幹部工作不配合,情緒上有牴觸,現在不一樣了,村幹部心裡想的是如何幫助貧困戶脫貧,貧困戶也有了脫貧動力,和村幹部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村上還修建了4座塘壩,大力發展高原夏菜,農技部門經常來村上給我們手把手指導,免費發地膜、農藥、黃板。我們掌握了種植技術,產量和質量也有了提高,質量好了,價格就高了,還不愁賣,自然收益就高了。

看著村民們總結得這麼好,朱宗江也表起態來:“村上制定了產業幫扶計劃,要幫助貧困戶把舊的大棚全部換成雙杆四膜的新型大棚,要讓有意願、有能力的農戶都有一座大棚,發展高效種植業。我們高山村不僅要靠特色種植業脫貧,還要致富奔小康。”

這裡的貧困戶都在家門口掙錢

這是錢家窯村豐隆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蔬菜大棚。合作社成立於2013年,現有社員110戶,共有300多個大棚,政府為其中的200個大棚每個補貼5000元。政府的補貼極大地提升了農戶的種植管理積極性,生產的青根松花、西紅柿、辣椒遠銷重慶雙福農貿國際市場和安徽蚌埠,年銷量達到8000噸,銷售收入超過1500萬元。理事長王龍國說:“我們還準備吸引部分城市人到農村租菜園,種蔬菜,感受農耕文化,體味勞動樂趣。”

離開豐隆合作社,驅車不一會兒就抵達村瓜菜交易市場,王道明正從自家的三馬子上搬卸菜花。

“今天我用三馬子已經拉了5回了,快要2000斤,1斤4毛錢……”69歲已不算年輕,王道明說起話來卻很是有勁兒,黝黑的臉配著微笑時露出的兩排牙顯得很有感染力。當天,村裡的採購商將4000斤菜花拉到紅古統一包裝後,準備銷往廣州。

就這樣,130多戶參與種植的蔬菜產業成了錢家窯精準脫貧的產業支柱。據統計,錢家窯蔬菜種植面積達到1200多畝,1畝年收益達到3000元;建有新型鋼結構高架大棚415座,每個大棚年收益達到8000元。

“我們村的另一大亮點是,50多個貧困戶都在村裡的3個合作社打工,每年每戶收入最少2萬元。”錢家窯村黨總支書記朱宗其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