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幾年銀行業會有大的變革嗎?

潘靈聰

一、全球化趨勢:即中國的銀行業將會走向世界,與國際銀行、國際資本市場的發展共同進步,發展水平逐步與國際銀行業趨於一致。

二、混業化趨勢:中國商業銀行正在開始混業經營發展趨勢,工行成立投行部、成立金融租賃公司、收購國外商業銀行等等就是一種明顯信號。

三、綜合化趨勢:創新業務發展加速,發展投行業務、資金交易業務、金融衍生業務、結算、代理等中間業務,而且這些業務的佔比正在逐步加大。


四、理財業務正在成為一種趨勢,不管是公司理財還是個人理財都在快速發展。現在正在衝過去那種注重信貸,從發展貸款收取貸款利息逐步走向發展理財實現客戶資產增值方面收取中間業務收入,實現雙贏的局面。

五、風險管理正在顯現出去作為金融管理的價值。過去企業和個人注重發展,缺少資金,銀行作貸款;現在企業和個人注重資產增值,銀行發展理財;不久的將來,人們必然注重風險管理,實現資產管理的根本目的,在風險管理中實現發展和資產增值的雙重目的。


六、併購將會成為一種趨勢,大銀行、高效率的銀行將會吞併低效率、小銀行。

七、服務將會更加人性化,顧客將會得到更多實惠。金融服務設施將會更加自動化、網絡化。

八、信用管理將會大大減輕銀行的風險管理壓力。

上述趨勢不是短時間內都可以完成的,但從今往後的五年裡,這些趨勢的發展是必然的。


創新公元

一定有。我的理解是三個方向:

第一,互聯網金融。

另一方面,銀行大量裁撤物理網點,現在很多銀行在偏遠地方都不再設立分理處,最多弄一間小格子搞個ATM機。有的國有大銀行的前臺櫃員竟然是勞務派遣的,傳統部門人員流失率很高。

互聯網金融顯然是以後的方向。從我們個人來看,一年也去不了幾次銀行,ATM都用的少了,無現金社會正在快馬加鞭。

第二,大數據金融。

這一塊的應用主要是針對個人金融的。自從阿里巴巴提出“新零售”理念以來,不出意料的,騰訊以及其他金融機構蜂擁而上,紛紛開始大力推廣,搞得眼花繚亂;可笑的是,當這種瞎搞被質疑時,他們會吐出一個深沉的菸圈,抽象高深的回答一句“我在做的事,你們得過10年才能看懂”,給你投射一個教父般的鄙夷眼神。

所謂新零售,是對高頻消費場景的再深化和挖掘,利用大數據和雲計算的算力,來對每一個單個個體的行為模式進行分析,進而以多種消費場景和模式推薦代入,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也獲得更多的利潤。這個新零售,很可能成為未來連接一切的“物聯網”發展的先聲;其最終目標就是以移動互聯技術為基礎,把個人所有的消費需求實現大滿貫包圓!你想要什麼,它就給你提供什麼,而且一定是價格好的又滿足你需求的;甚至於你都不清楚你想要什麼的時候,它都會替你想到你需要什麼!客觀的說,在增加個人便利和福利的基礎上,也確實有一種悚然的感覺。

互聯網金融與新零售有著天然的結合點。根據客戶的消費提供合適的信貸產品,將成為今後發展的重點。

3.AI金融。

AI金融是指人工智能金融化,目前也在技術突破和商業應用的前夜。以後銀行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就是“智能投顧”,由電腦給你做投資顧問,選擇投資標的,進行投資決策。目前宇宙第一大投行美國高盛已經開始應用了。


一劍西來舞榭歌臺

大家好,我是白雨山前。從事銀行信貸工作多年。

未來幾年銀行業肯定是會有大變革的。

傳統銀行業的收入來源主要在於存款和貸款之間的利差,鑑於壓力和競爭,傳統銀行業必須通過轉型保證收入來維持巨大的開支。

網商銀行

馬雲的又一傑作。它作為首批民營銀行在2015年6月正式營業。螞蟻金服作為網商銀行的最大股東基於雲計算架構的商業銀行。

運用阿里巴巴的大數據系統平臺獲客,大大的降低了人工成本,基本就不需要營銷人員,而一個金融服務行業,面對巨大的市場競爭,節約掉了營銷人員相當於間接增加了收入,同時又降低了操作風險。網商銀行成立初期僅有400名員工,而其中近70%都是負責風控和數據的。

電子貨幣

央行於2016年1月20日召開發布了數字貨幣研討會,在會上多位專家研討了針對發行數字貨幣的課題。電子貨幣一旦出現得到推廣勢必對銀行業的經營發起挑戰,甚至影響到生存。首先電子貨幣的出現讓網絡銀行更加游魚得水,其次電子貨幣的出現導致傳統的支付方式發生改變,屆時,你的借記卡、信用卡,包括什麼超市購物卡、儲值卡,所有能夠承載金額的載體通通受到影響。

如果現有的傳統銀行不及時轉型,不接入大數據獲客,不參與研發電子貨幣,在搶佔市場份額上根本沒有話語權。

以上個人觀點,如有不同意見,歡迎補充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