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把四合院建在地下,冬天脱棉衣夏天盖被子,防风防雨防地震


民居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三门峡陕县、山西运城、甘肃垅东的庆阳及陕西的部分地区有一种民居,在世界上属于独一无二。当地居民把四合院建在10多米深的地下,至今已有约4000多年的历史了。图为陕州区张汴乡地下四合院局部。

建设地下四合院费工费时,要在平坦的土地上向下挖7米左右深,长15米左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土坑做为院子,然后在坑的四壁挖10—14个窑洞,窑洞高3米左右,深8米左右,宽4米左右。

这种地下四合院在陕县高台平原地带保存比较完好,许多村民仍居住在地下四合院里,共有100多个地下村落、近万座地下四合院。现存最早还住人的院子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已住过六代人以上。图为郏县的地下村落,显然已经经过改造了。

从上往下看,整个地下四合院为方形,站在院内看天空,天似穹窿,是天地之合的缩影,体现出方园之美,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反应。

地下四合院院窑为圆拱形,坚固耐压,院洞深,冬暖夏凉,挡风隔音,安全可靠,冬季窑内温度不会低于摄氏l0度左右,进入窑内要脱棉衣;夏天也在20度左右,既使中午也要盖上被子休息,人们称它是“天然空调,恒温住宅”,最适宜人居住。图为保存完好的地下四合院。

地下四合院设计十分科学,为了防止下雨时水灌入窑洞,在院中间挖有供存渗雨水之用的渗井;为了防止院四周的积水流入院内,四周都砌有拦马墙和青瓦房檐;为了防止雨水渗漏,窑顶还要在雨天后碾压平整。

地下四合院建造十分巧妙,颇具匠心,窑洞与大地相通,卧于大地之中,随大地脉膊跳动,具有防震功能。其防风效果最为明显,因其设施均在地下,再大的风也刮不进院内。

如何进出地下四合院?原来把一个窑洞凿成斜坡,形成阶梯形孤行甬道拐个斜向直角通向地面,这就是人们出行的通道,称为门洞,是地下四合院的入口。

在以前,窑洞内多用土坯垒成火炕,一般另有单独的窑洞做厨房、粮仓及鸡舍、牛棚。院内可以圈养牛、羊、鸡、狗等,人畜共居。而如今很多功能都消减了,以宜居养生健康为主。

作为民居文化的符号,这种窑洞式地下四合院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实的科学内涵。至今,其冬天脱棉衣,夏天穿长袖,防风防雨防地震的宜居环境,还吸引着人们追崇,甚至远道而来进行体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