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派此人剿匪,此人却给匪徒发粮食,攻入敌寨后士兵们恍然大悟

善战者,无赫赫之战功。

宋代有个小书生,十年寒窗苦读终于一朝得中,忽然老家传来噩耗,书生的父亲在家病重身亡。若是回家,便不会再受到录用,若是不回,又于孝道有亏。

书生沉默良久,拜别了师父,毅然选择离京回乡。

此时的书生怎么也不会想到,本以为自己终生再与仕途无缘的他,未来会成为名震一方的儒将。这个书生就是——宋慈。

朝廷派此人剿匪,此人却给匪徒发粮食,攻入敌寨后士兵们恍然大悟

九年之后,朝廷南方发生饥民暴乱,遍地悍匪,谁敢去南方上任?于是当地行政系统出现空缺,便有人举荐这个书生,书生欣然领命,从容上任。

到任后的第十天,宋慈的第一次出兵就让朝廷大跌眼镜,他竟然派遣300名士兵拉着100车粮食,跑到悍匪安营扎寨之处,搭起了粥棚开仓放粮!随即就有当地留守的官员上奏弹劾宋慈对悍匪绥靖妥协,可是奏折还没等送出去,官员就把自己写的弹劾文书给烧了!

朝廷派此人剿匪,此人却给匪徒发粮食,攻入敌寨后士兵们恍然大悟

原来,宋慈之所以给匪徒发粮食,是因为他知道匪徒为什么要落草为寇,说白了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一口饭吃,只要是能吃饱,谁还会用命造反呢?于是在宋慈开仓放粮给土匪之后不久,当地的匪军兵力就下降了8成。

此时宋慈看准了时机,判断剩下来的匪徒都是顽固不化的叛乱骨干,于是还是带着手下这300兵士,趁夜偷袭匪寨,一举剿灭了剩余的盗匪,还斩首了匪军头目。。。

朝廷派此人剿匪,此人却给匪徒发粮食,攻入敌寨后士兵们恍然大悟

当时还有一个领兵的将军,本来畏惧匪军人数众多不敢出战,看到宋慈一战功成,此将也立功心切,结果贸然出击,被杀的大败而归。盗匪因此战士气大振,人数又恢复到了之前的数量。

朝廷此时按捺不住了,派遣了一名战将魏大友前来总领剿匪事物,战将听闻宋慈的智勇双全,便想要和宋慈联手,要求他停止放粮,好一举歼灭大量的匪军,以此向朝廷邀战功。没想到宋慈怒目圆睁:人命大如天,匪本饥民,岂可尽戮之?

朝廷派此人剿匪,此人却给匪徒发粮食,攻入敌寨后士兵们恍然大悟

从那之后,宋慈依旧是开仓放粮,挽回更多的饥民,同时每次作战都是三五百人的小规模战役,就是靠着这一救一杀,接连平定了附近15个县城的盗匪。

可惜功成之后,当地的主官因功升迁,魏大友也因战功成为了宋词的顶头上司,而宋慈,则依然是一个小小的主簿之职。

魏大友每每见到宋慈都是嗤之以鼻,可是宋慈满不在乎,他一直贯彻着人命大于天的理念,相信善战者,无赫赫战功。

朝廷派此人剿匪,此人却给匪徒发粮食,攻入敌寨后士兵们恍然大悟

没错,这个宋慈,就是《大宋提刑官》的原型,而历史上真正的宋慈,最终的官职,也只是一个提点刑狱官,他因为给匪徒放粮,被官员上书弹劾,朝廷认为此举不宜入史,其人功劳又太小,所以终身未能再展军事才能。

自古战阵之上,杀人最易,活人最难,朝廷总是以杀敌多少轮功勋,却不知真正的将才,两军对阵从来都是下下之策。真真的个功劳永远都是表面功夫做得好的人,真正办实事的,往往终其一生都是屈居低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