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爲和,或是氤氳交感呢?

我國的傳統觀點認為“精為萬物之本”、“精為身之本”,即宇宙到處都充滿著稱之為精微物質的微小顆粒,世界的萬物,包括人體,都是由這些精微物質構成的。

  • 所謂精微物質的精,是指這一物質所含有的能量(我國傳統稱精為真氣,氣即能量,屬性為陽);
  • 所謂精微物質的微,是指這一物質的形體極小(我國傳統稱形體為形,屬性為陰)。

因而這一精微物質就是含有能量的極小顆粒。 這一精微物質,因為它在正常狀態下,其所含能量是與其形體相等,即所謂“陰陽平衡”,或稱之為“陰含陽”的“無極”狀態。

什麼是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或是氤氳交感呢?

(如圖1所示位於圓心的無動態的一點)

所以它是無動象的。我國傳統觀點還認為“天運當以目光明”(《黃帝內經》),即存在於自然界的物質自然的運動,是太陽的光輻射能所引起的作用。就是說處於無極狀態的精微物質,當受到太陽光輻射能的衝擊時,由於其原來處於陰陽平衡(如圖1所示中心的一點,將它放大成圖2之一所示)的狀態,吸收了太陽光輻射的能量,使其能場(陽)變成大於其形體(陰,如圖2之二所示),又由於其變得大於其形體的能場,佔據了較前為大的空間位置,因而它就受其周圍的排斥力作用,使之呈現出向上升(或作外展――以下皆同,不再註釋)的運動。

什麼是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或是氤氳交感呢?

對於這一向上升的運動,是由於其能場(陽)大於其形體(陰)而形成的,因而傳統稱這一能場拖著其形體向上升騰的運動姿態為“陽負陰而上”,或簡稱為“陽”和“負陰而上”。

而這一呈向上升運動的精微物質,在往上升動的過程中,其所得到的外能,經過消耗散失,又使其能場隨之變小,這能場變小的精微物質,又由於受其周圍大於排斥力的吸引力作用而使之往下降落(或作往內返歸-以下皆同,不再註釋)。

對於這一往下降的運動,是因為其形體(陰)大於其能場(陽),所以稱這一往下降落的運動姿態為“陰抱陽而下”;或簡稱為“陰”和“抱陽而下”。

當處於無極狀態的精微物質,剛剛受到微量太陽光輻射能的衝擊時,由於所得到的外能極少,在其往上稍微一升,使所得的外能便消失掉,從而其能場隨之變小而又下降。

處於這樣極其微小的上升而又下降的運動狀態,由於其忽而升騰,忽而又降落這一極其微弱動象的既負陰而上、又抱陽而下狀態,傳統就稱它為“負陰而抱陽”。

這一負陰而抱陽的狀態,由於它是處於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在生陽、陽在生陰的陰陽混化,動中有靜、靜中有動,靜在變動、動在變靜的動靜難辨的狀態,故而道家學派便稱它為“一”,由於它所處的是運動最初始的極點,故而儒家學派稱它為“太極”

什麼是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或是氤氳交感呢?

太極圖

(如圖3所示)。

當太極狀態的精微物質再受到微量的外能,由於其運動幅度又大了些,於是就可以分辨出其所處向上升騰和往下降落的兩種運動姿態。古人稱姿態為“儀”,稱上升的運動姿態為“陽儀”,稱下降的運動姿態為“陰儀”,所以儒家學派稱這向上升騰和往下降落的兩種運動姿態為“兩儀”;由於這兩儀是由太極分出來的,因而稱它是“太極生兩儀”。

道家學派稱這陰和陽兩種運動狀態的精微物質為“二”,由於它是由“一”分成的,因而稱它為“一生二”(圖4所示)。

什麼是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或是氤氳交感呢?

太極生兩儀圖

處於剛剛由太極狀態而分成兩儀的物質,雖然可以分辨出它們是處在上升姿態和下降姿態,但是由於其運動幅度仍然很微小,而精微物質又處在相聚密度較大的環境中,因而所形成的狀態,就好象是由很多水分子所形成的雲、霧、水蒸氣那樣,即所謂“氤氳”的狀態。

處於這種環境而又處於這樣微小運動狀態的精微物質,又由於持動態的精微物質所持大於形體的能場的媒介作用,極易與持靜態的精微物質發生交合感應,即所謂“氤氳交感”。

而這種任其自然的交感是千變萬化的,所以由此而形成數以萬計的物體,也是有著千差萬別的。這就是儒家學派所講的生物過程。而道家學派對這一生物過程描述得更為具體了。他們講精微物質在其氤氳的運動過程中,由於陰和陽兩儀狀態的相互衝撞,和陽儀大於形體的能場的媒介,使兩者形成既相虛又相連的、稱之為“和”氣的新型物質,從而使無生命的精微物質變化成為有生命的基本物質了。

古師張紫陽在《悟真篇》中所作,“道是虛空生一炁,便是一炁產陰陽,陰陽再合成三體,三體重生萬物昌。”的描述,就是具體地描述了以上由無生命的物質構成了有生命的物質,而後又構成有生命物體的過程。

即由太陽光的陽和精微物質的陰所構成的客觀事物發展變化自然規律(即陰陽一道也),從現象上看它是虛空的,而由於它們的作用便出現了太極這種陰陽難分的一炁(道生一),從這一炁中又出現了精微物質的陰陽兩種運動姿態(一生二),這兩種運動姿態的精微物質再次相合又形成“和”氣而變成陰、陽、和三種物體(二生三),經過這三種物體重複出現,世界上各種有生命的物體便從此不斷出現而旺盛起來(三生萬物)。

這就是說,不論是道家還是儒家,即我國傳統的觀點,都認為這數以萬計物體的產生,都是由負陰而抱陽的陰陽渾化狀態和存在於恍恍惚惚的動象與窈窈冥冥的靜象之間的動靜轉換過程,使陰陽二氣形成淡泊空虛狀態的和氣所起的作用;都認為在這一萬物之生的過程中,其負陰而抱陽的衝氣以為和或稱之為氤氳交感,是形成萬物的關鍵,是構成其生命體的前提,是生命活力的源泉。

對於我國傳統對構成生命體的決定因素和生命活力源泉的古老認識,與現代科學研究認為“各種化學元素在構成生命體的基本物質時,所改變的只是核外電子分佈、能量狀態和它們的運動形式,以及相互作用關係。生命的微妙現象、蛋白體的活性,我們認為很可能就是由於這些電子雲的特定形態和變化規律所決定的。”的認識,看來很近似或很一致。

什麼是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或是氤氳交感呢?

現代科學認為在宇宙間充滿了稱為各種化學元素的原子,

認為世界萬物包括人體都是由原子構成的。認為原子層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原子核是帶陽電荷的,它穩定在原子的中心,呈相對靜止的狀態,核外電子帶陰電荷,是沿著圍繞在原子核外的空間軌道旋轉,呈運動狀態。認為原子的正常態是處在它所處環境的最底部,當它受到光能的衝擊時,它的電子便從原來的軌道躍遷到遠於原子核的,更高一級的能級軌道,從而它的運動範圍就佔據了較原來為大的空間,從而也使它所處的位置向上升了一段,當它所受外能消失時,它又恢復了原狀,也回到了原位。

以上這些現代科學研究的結論,除對基本粒子以及其動靜屬性的命名有所不同外,而其基本論點,與我國傳統對精微物質、它的結構,天運當以日光明和負陰而上、抱陽而下的論點,極為近似和一致。現代科學研究對由無生命的各種化學元素在構成生命體基本物質過程的認識,所產生的蛋白體的活性、生命的微妙現象,是由於這些化學元素核外的電子分佈、能量狀態和它們的運動形式的改變以及相互作用關係,所形成的這些電子雲的特定形態和變化規律決定的,也與我國傳統的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或者氤氳交感的論點,極為近似和一致。因而我國傳統對生命的由來及其奧秘的論斷,可以說是相當科學的,是靠得住的。

人之所以為萬物之靈,是因為他能“知道”,即認識客觀事物發展變化的自然規律,並且還能“法於陰陽”,即可以主觀能動地效法客觀事物發展變化的自然規律,尤其更能“和於術數”,即可以準確地做到客觀規律在某一發展變化階段所持的狀態,從而得到與客觀規律所起作用的同樣效果。

所以我國傳統依所認識到陰陽虛沖以為和,或是陰陽交合感應是使精微物質從無生命狀態過渡到產生生命現象的前提和動力,便千方百計、想方設法地讓機體內環境也處在這一狀態,使已經停止了生命生機的機體,再恢復其生命生機。通過實踐也完全證實,通過運用這些方法確能使人的機體恢復生命的生機。

如元末定宗二年(公元1247年)出生的張三丰,他74歲聞道後,即依之修煉,使之活到明初天順未年(公元1465年)的218歲,才忽隱忽現的不知所終。

鑑於這種作為生命活力的源泉,構成生命體的前提和形成萬物的關鍵能量,由於它既出現在生命現象之先,又是一種無不見、聽不到、摸不著,並且還是不能辨認出它的陰陽屬性的動力,所以我國傳統便稱它是“先天虛無真一之炁”。

又鑑於這一能量,它不同存在後天機體作為生理功能的氣,為了標明它是生命活力的來源和構成生命活力的能量,它在生物體內所起的作用,就好象是太陽光對地球上生命現象所起的作用那樣,地球得到了這一恰到好處而處於陰陽轉化的太陽光,地球上才會有生機;地球一旦失去了這樣的太陽光,地球上的生機便立即止息,因而就稱它是太陽氣的“炁”。

什麼是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或是氤氳交感呢?

同時還利用這一“炁”字的字形,用上邊的“旡”字,標示它近似無,下邊的四個點是火字的變體,用來表明它是萬物都要隨著它起變化的能量。我們的祖先認識到這一“先天虛無真一之炁”的形成條件、功能作用以及其獨特狀態,便運用一定的方法,使後天的機體處在形成“先天虛無真一之炁”所需條件以及其獨特狀態之中,當後天機體具備了這些條件和這種狀態,先天虛無真一之炁便同樣能夠形成,使已經停止了生命生機的機體再次獲得生命的生機,這就是我國傳統人體生命再生工程的基本理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