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警惕2种肝炎“病从口入”

我们为病人做了常见急性肝炎的病原检查,发现老人的戊型肝炎病毒IgM抗体阳性,而少年的甲型肝炎病毒IgM抗体阳性。追问近期就餐情况发现,少年因暑假外出游玩,经常在大排档吃午饭;老人虽然从没出门吃饭,但因为那段时间子女工作比较忙,老人的午饭大都是从超市买来的熟食。至此,两位病人的肝病得到确诊。

甲肝、戊肝经消化道传播,大多可治愈

夏季,警惕2种肝炎“病从口入”

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都是经消化道传播的急性肝炎,临床表现也大致相同。初期常见低热,病人常常以为自己得了“感冒”。1~2天后,体温就正常了,但紧接着会感到浑身没有力气,吃饭没有胃口,看到油腻食物会恶心,大多数人会以为是胃肠炎,于是就去消化科看病。再过3~5天,多数病人会出现黄疸表现,眼睛发黄,尿色如浓茶样(也有的年轻病人会说像橙汁),这时候所有的医生都会意识到原来是得肝炎了。

夏季,警惕2种肝炎“病从口入”

打疫苗、重卫生,预防甲肝、戊肝

对于甲型肝炎、戊型肝炎这两种肝炎的预防,主要措施有以下两点。

1.接种疫苗

甲型肝炎疫苗的应用十分广泛,而且效果也很确切,适用于儿童、医务工作者、食品行业从业人员以及职业性质具有接触甲肝病毒的人,儿童初次接种时间为满一周岁,成人无年龄限制。

戊型肝炎疫苗还是个新生事物,全球首个戊型肝炎疫苗是由我国厦门大学生命科学院夏宁邵教授团队研发的,2012年上市使用。该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众多国际流行病学家的认可,目前唯一不能确定的是其能够提供多长时间的持久保护。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产品说明书上,该疫苗的接种对象为16岁及以上易感人群。

2.注意饮食卫生

甲型肝炎病毒随患者粪便排出体外,通过被其污染的水源、食物、海产品(如毛蚶等)、食具等传播,可造成散发性流行或大流行。1988年上海市民由于食用受粪便所污染的毛蚶而引起建国以来最大一次甲型肝炎流行,在4个月内共发生31万例。食物在生产过程中被污染也是甲型肝炎传播的原因,如三明治、橙汁、沙拉和肉类等成品食物,是发达国家甲型肝炎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

夏季,警惕2种肝炎“病从口入”

戊型肝炎也曾出现过水源污染引起的大流行,但目前较为多见的还是食物污染所致的散发病例。

对于个人而言,预防这两种肝炎应该做到:

①勤洗手,尤其是幼儿园和学校集体生活的儿童。

②安全就餐,防止病从口入。夏季应少在外进餐,少吃成品熟食;食用易携带致病菌的食物如螺蛳、贝壳、螃蟹等,一定要煮熟蒸透,杜绝生吃、半生吃以及腌制后直接食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