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可在華建設和經營電網,配電網有望成突破口

電網是一項事關國計民生的重大公共事業,長期以來,中國在電網投資方面對外資一直有所限制。不過,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力度不斷加強,外資若在華建設、經營電網,將不再需要中方控股。

6月28日,國家發改委、商務部聯合發佈《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宣佈取消建設、經營電網須由中方控股的限制。

中國電力企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已經有目共睹。由中國人民大學等單位共同編寫的《能源企業全球競爭力評估報告2017》顯示,在“電力企業全球競爭力排名100強”中,中國上榜企業位居全球第二,有21家。中美兩國企業合計佔據半壁江山。前20強中,中國企業佔據絕對優勢,共佔有8席,美國緊隨其後,佔5席。

李俊峰同時分析稱,外資進入之後,首先是擴大了電網建設的投融資渠道,其次是增加了電網企業投資回報或者投資成本的透明度,再就是將有利於形成合理的輸配電價,減少電力體制改革的阻力。

電力體制改革是中國過去十餘年來最重大的改革之一。2015年3月,國務院發佈《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揭開了新一輪電改序幕。

從整個《意見》來看,無論是“放開兩頭”還是“管住中間”,其目的都在於建立獨立的輸配電價,理順價格形成機制,通過市場競爭確定發、售電價,形成完整的電價傳導機制,讓電價反映資源稀缺程度和市場供求關係,從根本上還原價格機制在電力市場中的作用。

外資將會採用哪種方式參與中國電網市場?對此,李俊峰認為最有可能的方式有三種:外資企業與地方國有企業以及大型民營企業聯手參與地方增量配網的改革與建設;外資企業參股電網企業跨區域輸電通道的建設;獨立投資分佈式微網的建設。

其中,增量配電投資業務放開,是此輪電改最受關注的環節之一。新電改以來,國家發改委審批通過三批292家增量配電網試點,以工業園區為主,很多優質園區遠期負荷可觀。本次電網外商投資准入放開,必將激發市場活力,為國內配電網的建設帶來了技術、資金支持,也為社會資本參與增量配電改革提供了新的探索模式——引進外資進行合作經營、合資經營,甚至外商獨資經營。業內普遍認為,增量配電投資業務可以帶來數千億市場規模。

外資聯手中國企業進軍電力市場已有跡象。比如,2017年7月,重慶長興電力與葡萄牙電力公司開展技術合作與知識共享,雙方有意將合作成果應用到中國市場化零售供用電、增量配電網建設、分佈式能源發展等領域。

再比如,2018年1月,法國電力國際電網公司到重慶能投售電有限公司渝南售電子公司進行實地踏勘,雙方就下一步如何打造存量型增量配網示範、處理好增量配電網與主幹電網的關係、如何運營配網及開展業務合作模式等問題進行了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