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人从未负国”,这个说法怎么来的?一片赤之子心换来的,致敬!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各地的同胞伸出了援助之手。自此流传出了这样一种说法,

“川人从未负国,国人决不负川!”为什么会说川人从不负国呢?翻开历史的长河,发现确实是这样,每当国家遭受灾难的时候,川人都是冲在前头,浴血奋战,精忠报国!

蒙古入侵

“川人从未负国”,这个说法怎么来的?一片赤之子心换来的,致敬!

在蒙古铁骑入侵南宋时,钓鱼城是它唯一一个败绩,抵抗了蒙古军队40余年,最后全身而退。蒙哥率领十万铁骑攻城最后却毙命钓鱼城下。死前遗言破城要屠城。一直坚守到南宋朝廷灭亡,在得到忽必烈不动城中一人一物的承诺下,守军才开城献降。守城将领在安顿好城中百姓后,全部在城头自尽,以此殉国。蒙古入侵南宋的45年,四川大约死亡1240万左右!仅仅是成都城里就有140万遗骸。经此之后,四川人口凋零,动物都比人多,还是明初湖广填四川的政策才慢慢好转。

清兵入关

“川人从未负国”,这个说法怎么来的?一片赤之子心换来的,致敬!

清兵入关的时候,经过几百年修养的四川,人口大约有800万,但是在誓死抵抗清兵的时候,被杀的之剩下13万!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和李自成凭借四川和清军反复大战长达13年,四川又一次千里无人,堪称举省殉国。殉的是大明。

抗日战争

“川人从未负国”,这个说法怎么来的?一片赤之子心换来的,致敬!

素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四川,周围都是崇山峻岭,中间那一大片却平坦如砥。出产非常丰富,是鱼米之乡。抗战最困难的时候,八年抗战民国财政总计支出14640亿元法币,四川大概负担了4400亿元法币。不光是出钱还出粮,就1941到1945年间,四川征收了稻谷8228.6万市石,占全国稻谷总量的38.75%,稻麦总量的31.63%。

“川人从未负国”,这个说法怎么来的?一片赤之子心换来的,致敬!

抗战8年中,四川为前线提供了近300万人的兵源,当时全国大约征集了1405万壮丁,四川占了五分之一还多!有句话是这样说的:

“每14个四川人中就有一个参加了抗战,全国每五个抗战士兵中就有一个是四川人。”四川出川将士伤亡人数约为全国抗日军队的五分之一,共计64万人,阵亡263991人,负伤356267人,失踪26025人。位居当时全国各省之首。抗日战争初期,四川士兵被认为是最糟糕的军队,因为他们穿的是麻草编的鞋,枪支弹药严重不足,待遇与国民党的中央军相比差了很多。但是凭借赤子之心和好勇顽强的精神,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之后,得到了所有人的敬佩与肯定。日本人从未踏入过四川的土地,川渝人毅然出川抗日。四川人性子里很恋家,为了国家民族,不得不抛头颅洒热血。当四川的军阀放弃内斗,刘湘率领川人出川抗日的时候,成都全城飘扬的是“一日不逐倭寇,一日不回川”之类的旌旗。

泱泱中华五千年历史,在世界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是有一大批赤子之心的付出,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