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京畿路,當時的首都轄區,除了開封,還有哪裡?

北宋,為我國繼唐朝之後的又一王朝,基本結束了五代十國的混亂局面。北宋建立於公元960年,定都東京開封府,是我國封建經濟格外繁榮的朝代之一。兩宋時期,“路”取代州、道等為一級行政區劃,相當於現在的省,到北宋末,全國共劃分為24路,其中開封府所在的路稱為“京畿路”。

北宋京畿路,當時的首都轄區,除了開封,還有哪裡?

開封府,唐時稱汴州,後梁朱溫建國後升汴州為開封府,名東京,此後後漢、後晉、後周先後在此定都,趙匡胤建立宋朝後也建都於此。北宋建立之初,施行道、路並行的行政制度,至公元997年正式改道為路,全國分為15路,至北宋末年,共有24路。

北宋京畿路,當時的首都轄區,除了開封,還有哪裡?

京畿路,為都城開封府所在的路,始設於公元1053年置,轄開封府及原京東西路曹州,原京西北路陳州、鄭州、許州、滑州等,共一府五州,1055年京畿路廢,五州仍歸原屬。

北宋京畿路,當時的首都轄區,除了開封,還有哪裡?

公元1105年,京畿路復設,以開封府府界為界,同年,京西北路鄭州、潁昌府及河北東路澶州來屬,同時以鄭州為西輔,潁昌府為南輔,澶州為北輔,並改原開封府襄邑縣設拱州為東輔,公元1107年改澶州為開德府,仍為北輔。

大觀四年(公元1110年),廢四輔,鄭州、潁昌府、開德府仍歸原屬,廢拱州仍為襄邑縣屬開封府,京畿路仍僅轄開封一府。公元1113年,復設四輔,仍設拱州,鄭州、潁昌府、開德府來屬,仍為東、西、南、北四輔。

北宋京畿路,當時的首都轄區,除了開封,還有哪裡?

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罷四輔,鄭州、潁昌府、開德府仍歸原屬,拱州改屬京東西路,京畿路只轄開封府。靖康二年(1127年),京畿路被金軍所佔,之後雖曾短時間歸宋,但清明上河圖中的開封府與京畿路永不復在。

北宋京畿路,當時的首都轄區,除了開封,還有哪裡?

京畿路,作為北宋首路,區劃變遷非常頻繁,但開封府始終是京畿路的主要部分,鄭州、潁昌府(原陳州)、開德府、拱州隸屬於京畿路時間也較長,陳州、滑州、曹州隸屬於京畿路時間僅有兩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