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茅台酒爲什麼1800一瓶!貴州茅台還要多久突破1000元!

上次和投資圈子裡的朋友在廣州一聚,臨別前賴總不止一次對我說:“小黃,回去好好研究一下茅臺,特別是它歷年的每次產品提價,對營收、利潤有重大的影響,你好好看看吧!”

深度解析,茅臺酒為什麼1800一瓶!貴州茅臺還要多久突破1000元!

先說明兩點:

1.本表格列舉的“茅臺酒營業收入”之前的幾項,是排除了“系列酒”之後的茅臺酒數據。

2.“營業利潤”之後的幾項,是整體數據。因茅臺酒的營收和利潤幾乎就是全部,茅臺酒的變化幾乎就是全局的變化。

如圖,茅臺從上市以來,18年裡提價10次,由此直接帶來了第一個好處:產品的毛利率直線上升。銷量卻不降反升,居然在2001~2017年裡漲了7.44倍,(同期酒價只漲了4.44倍而已)。在過去十多年裡,同時做到“產品提價”、“毛利率提升”、“銷量拔高”這三項,簡直就是企業界的“不可能三角”,茅臺做到了,在過了最困難的2013~2016年,再次三項全部攀升。

毛利率上升後,營業利潤率也在不斷攀升。這又是高毛利率、同時得益於精細化管理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良性循環。小黃還看到了很多其他數據(在此不一一列出),茅臺過去十多年的期間費用率在逐年下降,這部分的貢獻對利潤的攀升也起到了很大幫助,進而使得茅臺的淨利潤攀升比營業收入、營業利潤的攀升都要大(下面還會詳細展示)

除此之外,茅臺酒的淨利潤率也在2001年的20%左右,提升到2017年的近50%。這說明了毛利率和銷量的雙升,以及費用率下降,都對茅臺的淨利潤率提升起到重要作用。至於投資人最關心的利潤規模,更多則要靠營業收入是上升推動,這是一個企業的“源頭活水”,小黃一直都重點關注這些。而營業收入的增長倍數基本上呈現這個規律:

營收增長的倍數 ≈ 產品提價的倍數 × 銷量提升的倍數

由此得到了一個企業增長的”戴維斯雙擊“規律。如果毛利率在此過程裡不變、甚至提升,企業的增長將會相當恐怖,現把更直觀的圖獻上:

深度解析,茅臺酒為什麼1800一瓶!貴州茅臺還要多久突破1000元!

這下子更直觀了!

為了在數字上足夠直觀,我把價、量、配合毛利率的部分歸結為企業增長的“因”,把營收增長、利潤增長歸結為“果”,茅臺這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似乎要呼之欲出:

1. 在2001~2005年裡,茅臺的強勢增長主要靠銷量的攀升。雖然那幾年也一直在提價,但觀察其毛利率,一直停留在83%附近,由此可見當時“提價“並沒提高毛利率,原因在於當時的茅臺酒成本也同步提升了(確實如此,小黃還有數據,在此不一一展示)。

但是千萬不要以為此時毛利率沒提升,企業就不會增長,答案在於:銷量保持穩步,甚至上升,這樣一樣能促進企業快速成長。

2. 2006~2009年,茅臺開始進入了以提價為主導的階段。這時價、量都有提升,但價格的提升對利潤貢獻更為權重一些。此階段,高端茅臺酒的毛利率開始站上90%的口上,越站越高。在價、量都提升的年份,茅臺的業績是洶湧噴發的,簡直就是所向披靡。

3.在2013~2016年,由於大家都熟知的背景原因,茅臺的成長開始受到限制,出廠價提不起來。但是,此階段數據顯示茅臺本身的出貨量並沒有下降,但經銷商面臨的零售端降價壓力很大(後面再附上一表供大夥探討)。

4.進入2017年,白酒行業剛甦醒不久,茅臺再次展現了久違的“價、量配合”的絕技,2017年業績大增。觀察到茅臺過去的表現,其實這種攀升一旦隨著整個行業的復甦之後,茅臺——酒中之王的增長必定勢不可擋。同期的股價漲幅,也確實印證了人們對茅臺的信心開始恢復。小黃想說一句,那些認為2017年茅臺的大漲是”泡沫“的人們,應該仔細觀察一下茅臺的前世今生再下結論也不遲,如果不知道從哪裡看,各位看官您們可以把此文推送給他們看一看,茅臺倘若能在茅臺酒的銷售上做到“價、量齊升”,其經營成就該是多麼的了不起,令所有企業望塵莫及的“不可能三角”,在茅臺身上卻是另一番何等出色的演繹!結合上表,一點就明。

5. 2018年提價,對於今年的業績影響如何?

首先,提價要牢牢扣住銷量,這是關鍵,其次關注毛利率。小黃做了個簡單的推導:(1)漲價18%,銷量不變,營收增加18%,毛利率不變,利潤也大概增加18%。(2)銷量不變,營收增加18%,毛利率增加,利潤增加超過18%。(3)銷量不變,營收增加18%,毛利率減少,利潤仍維持在增幅18%左右。(4)銷量提升,·····遠遠超過18%。········只有在這種情況下,2018年會原地踏步:銷量下降超過16%,產品成本也同步上升18%(這種情況幾乎不可能),哈哈。

注意到2018年的成品酒,應該跟2013、2014年的基酒數量密切相關。小黃摘取兩個數據在這裡再扒一扒:13年、14年茅臺基酒在3.8萬噸左右,15年的基酒則下滑到了3.2萬左右,16年茅基酒開始進入4萬關口。但是,由於在2014~2016年間,銷量不佳,由此累積了一定數量的基酒,但到底有多少,小黃暫時還沒找到相關數據。所以推導2020年之前,茅臺酒的銷售量不會有太大的增速,應該主要權重是提價幅度。

6. 茅臺的重點關注應該著眼於產能、基酒產量,這才是影響未來5年的關鍵因素。茅臺酒的暢銷已不用多說,有多少貨要多少貨,所以(未來幾年)銷量基本都是由最近幾年的基酒數量決定了,所以未來5年茅臺要重點看:能提價多少。新建產能多少。這是一家卓越的企業,業務及其簡單的企業,寫到末尾,越發感受到它成了我至今第一家可以忘掉財報的企業。

附上手稿:

深度解析,茅臺酒為什麼1800一瓶!貴州茅臺還要多久突破1000元!

茅臺經銷商的生意也不錯滴~

提價幅度>成本漲幅時,毛利率增加。銷量不變,利潤增加超出漲價幅度。

提價幅度=成本漲幅,毛利率不變。銷量不變,利潤增加一樣。

提價幅度<成本漲幅,毛利率降低(只會降一丟丟而已)。銷量不變,結果利潤還是會增加。

一定要看銷量!

明天寫:探茅臺(二)。跟大家好好展示、分析茅臺歷年的產能(固定資產、在建工程、折舊、資本性支出都會涉及),茅臺酒產量,存量,銷量,渾然一體、一氣呵成,自上市以來的所有年份的輪廓,敬請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