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本理財和3個月內理財驟減,下半年銀行理財該怎麼買?

保本理財和3個月內理財驟減,下半年銀行理財該怎麼買?

距離4月27日發佈的資管新規已經兩個月有餘,銀行理財市場發生了一些變化,其中最大的便是保本理財和3個月內短期理財明顯減少,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結構性存款的井噴式爆發。

去年11月資管新規意見稿出臺之時,保本理財的發行比例在32%-33%之間,而目前保本理財的發行比例在25%-27%之間,半年多的時間下降了6-7個百分點

由於結構性存款目前劃分在保本理財裡面,且基本上都是保本的,今年上半年結構性存款大增,實際上保本理財的下降幅度會更大。

與此同時,3個月內短期理財的發行比例由36%下降至22%左右,降幅為14個百分點,幅度更大。產品的平均期限由156天拉長至190天左右。

不過,在此期間淨值型產品發行比例仍然過低,目前淨值型理財的發行主體主要為國有銀行、大中型股份行及少部分城商行。

一方面,銀行發行淨值型理財需要投入一定的研發能力,並且需要進行團隊建設,而這些都需要一定的時間;

另一方面,投資者對淨值型產品的接受程度還比較低,與預期收益型產品相比,淨值型產品的收益率更低,而且收益是不確定的。

下半年,銀行理財市場改革會繼續穩步推進,投資者應該如何購買銀行理財呢?融360理財分析師提出以下建議:

1、保本理財、3個月以內理財可以繼續購買

改革是漸進式的,不可能一步到位,而且過渡期截止到2020年底,還有兩年半的時間,這期間保本理財和3個月內理財仍然會有發售,所以碰到這類產品投資者可以繼續買。

只不過保本理財和3個月以內理財的發行比例會逐漸壓縮,大家能買到的這兩類產品越來越少,未來理財產品將以非保本和中長期為主。

2、追求保本可以考慮結構性存款

目前人民幣結構性存款均是保本的,如果你追求資金的絕對保本,並且買不到保本理財,可以考慮結構性存款。

上週結構性存款的平均預期最高收益率為4.1%。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結構性存款存在收益上限和下限,但很多銀行在明面上只披露收益上限,讓投資者誤以為能100%達到,實際上結構性存款跟結構性理財一樣,預期的最高收益率是不一定能達到的。

不過即使收益率存在變數,整體來看,結構性存款的到期收益率仍然要遠高於同期定期存款。

3、對流動性要求高可考慮開放式淨值型理財

淨值型理財雖然收益率偏低,且是浮動的,但是並非沒有優勢。目前很多淨值型理財都是開放式的,流動性很強,可以有條件實時贖回,比如工作日的工作時段可以贖回,資金能實時到賬或是當天到賬。

如果你對流動性要求比較高,不確定未來資金什麼時候能用到,那麼購買開放式淨值型產品是再適合不過的了。而且在貨幣基金T+0快速提現限制為單日1萬元之後,有更大資金提現需求的投資者就可以考慮開放式淨值型理財了。

淨值型理財並沒有大家想象中那樣高風險,目前淨值型理財基本上都是不保本的,但是也劃分風險等級,以2級和3級為主,2級理財產品風險偏低,3級屬於中等風險,但實際上虧損的可能性很低。

現在很多銀行推出的淨值型產品公佈的並非產品淨值,而是七日年化收益率或業績基準,對投資者來說有一定參考性。

雖然銀行理財不保本了,但是相對於大多數其它理財產品來說,安全等級還是很高的。尤其在今年股票、基金市場一片慘淡,人民幣、黃金錶現差強人意,網貸行業不斷暴雷的環境下,銀行理財這類穩健型產品是非常值得購買的,而且下半年需要加大配置比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