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授怒砸几个亿,将法式洋楼改造成了一座“瓷房子”


天津自古因漕运而兴起,明永乐年正式筑城,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由于天津地处沿海拱卫京城于是民间也称之为天津卫。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天津被迫开放,列强先后在天津设立租界修建洋房,这也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独特城市风貌。

在天津众多的洋房建筑中,位于天津市和平区赤峰道72号瓷房子堪称是一幢举世无双的建筑,它的前身是历经百年的法式老洋楼,它的今生是极尽奢华的“瓷美楼奇”。被人们称为:一座价值连城的“中国古瓷博物馆”。

瓷房子的前身是栋法式小洋楼,系20世纪20年代后期所建,为砖木结构的4层楼房,欧洲公馆式建筑,有意大利式外廊,为折中主义建筑风格,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

2002年9月,著名商人兼南开大学客座教授张连志斥资3000万元将这座百年小洋楼买下,并亲自设计改装。用他自己多年收藏的古瓷器、汉白玉石雕、水晶石与玛瑙,以及数以万计的瓷片等作为装修材料,让洋楼华丽“变身”,披上“中式外衣”,变得古色古香,珍贵的用料也让房子堪称价值连城。

2007年9月3日,瓷房子正式对外开放,马上成为天津市的地标建筑。开放后张连志一直还在对瓷房子做不停的补充,最近的一次是在2009年1月完成。

瓷房子用四千多件古瓷器、四百多件汉白玉石雕、四十多吨水晶石与玛瑙,七亿多古瓷片,把一座法式洋楼装饰成一座价值连城的瓷房子。

瓷器中有晋代青瓷,唐三彩,宋代钧瓷、龙泉瓷,元明青花,清代纷彩等,几乎官窑、民窑的所有门类都可以在墙上找到,而且都用水泥内部浇注,并用大理石胶粘连固定成为建筑的一部分。

张连志的这一创想,究竟是他长久收藏“毒瘾”的疯狂宣泄?还是他为世人营造的一个超级梦想?

这幢散发着欧洲风情的法式小洋楼经过张连志四年精心打磨,如今华丽“变身”,披上古瓷片织成的“中式外衣”,变得古色古香。引起英国BBC、英国路透社等海外媒体纷纷前来一探究竟。

目前很多到天津旅游的人,都喜欢到赤峰道上的 “瓷房子”前驻足观望。 摄影师:夏尔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