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流域良渚人被黃帝征服,如何在春秋時期重新崛起?

長江流域良渚人被黃帝征服,如何在春秋時期重新崛起?

這個“良渚人被黃帝征服”到底是從哪看到的結論,我不知道,而“良渚人在春秋重新崛起”卻比較有意思,牽引出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惟四月辰在丁未,王省武王、成王伐商圖,遂省東或(國)圖。王卜於宜口土南。王令虞侯夨曰:〔遷侯於宜。錫〔賜〕鬯一卣、商瓚一口,彤弓一,彤矢百,旅弓十,旅矢千。錫土:厥川三百……,厥……百又……,厥宅邑三十又五,〔厥〕……百又四十。錫在宜王人〔十〕又七裡。錫奠七伯,厥〔廬〕〔千〕又五十夫。錫宜庶人六百又……六夫。宜侯夨揚王休,作虞公父丁尊。”
(注:省略號為不可釋讀)

這段銘文來自下面的出土青銅器:
長江流域良渚人被黃帝征服,如何在春秋時期重新崛起?

「宜侯夨(cè)簋」出土於江蘇鎮江市丹徒區大港鎮煙墩山,從今天的浙江杭州良渚遺址到江蘇鎮江大約就是200公里左右,看起來似乎和良渚古國有密切關係,但是年代上看,卻相差得很遠——康王時約2900多年前,而良渚文化最晚的年代也有4000年前。

然而,有意思的是,這個叫“夨”且被分封到了“宜”國的諸侯,他的本名是“虞候”——和近幾年被認為可能存在的「虞朝」同名。

說道「虞朝」的話,先秦史籍大量記載著這個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朝代,特別是荀子的記述“虞、夏曆兩千餘歲”——可以說,很明確的表示了虞朝的地位和歷史

古代「虞」「吳」又同音,因此,近年來越來越多人將璀璨的良渚遺址稱為“虞朝”/虞國。
長江流域良渚人被黃帝征服,如何在春秋時期重新崛起?

對於《宜侯夨簋》的考據,郭沫若、唐蘭二先生認為:

“夨就是周章,也認為“夨”可能是周章的弟弟——虞仲。總而言之,都對銘文中提及的高級別賞賜予以肯定(酒一卣、圭瓚一陳,紅色弓一張,紅色矢一百,黑色弓十張,黑色矢一千。賜給你土地,包括川、田地和宅邑。賜給你人口,包括王人、和庶人。超過了後來為周室立大功而被封諸侯伯長的晉文公),認為被封者的身份很高,推測應為周王室成員”
又有云:“康侯改封在衛而稱衛侯,叔虞封在唐而稱唐侯也。因此宜侯與虞仲的關係很明確。是宗子轉封外地的關係”。

“宜國”的所在之地,曾經是吳國的都城範圍,關於吳國,正史的記載是:

《史記·吳太伯世家》:“吳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歷之兄也。季歷賢,而有聖子昌,太王欲立季歷以及昌,於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荊蠻,文身斷髮,示不可用,以避季歷。季歷果立,是為王季,而昌為文王。太伯之奔荊蠻,自號句吳。荊蠻義之,從而歸之千餘家,立為吳太伯。 太伯卒,無子,弟仲雍立,是為吳仲雍。仲雍卒,子季簡立。季簡卒,子叔達立。叔達卒,子周章立。是時周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後,得周章。周章已君吳,因而封之。乃封周章弟虞仲於周之北故夏虛,是為虞仲,列為諸侯——歷史上著名的“泰伯奔吳”。

如果按照《史記》的記載,吳國的開國國君應該是奔吳的周太公之子太(泰)伯,而且他的身份是在武王伐紂後才被追認的,那個時候的吳國國君已經是他的後代周章(或是周章的弟弟虞仲)——也就是郭、唐二位大家疑為這“宜侯夨”的這個人。

但是,根據銘文來看,這個原本是“虞侯夨”的“宜侯夨”他本身就是諸侯,並不是一開始就在江蘇丹徒的,而是被改封的。
這樣一來,就牽引出一個問題,那就是“夨”的故國“虞”到底在哪?

依答主看來,“夨”的故國“虞”毫無疑問就是原“虞朝”——也就是良渚古國的某一個地方。

“王省武王、成王伐商圖,遂省東或(國)圖。王卜於宜口土南。王令虞侯夨曰:〔遷侯於宜。”

“武王、成王伐商圖”——武王伐紂的路線這裡可以不用理會,成王那一次才是重點,是次伐商毫無疑問指的就是周初新立後紂王之子武庚與周朝宗室管叔、蔡叔、霍叔勾結策動的“三監之亂”。

在這次的平叛中,周公率領周師精銳從成王二年開始足足打到成王五年,滅了數十國才平息叛亂,其主戰場就在山東半島與蘇州北部——這就是《宜侯夨簋》的“成王伐商圖”。

康王把“虞侯”改封到“宜”國,應該是從浙江調他北上去幫忙鎮守“三監之亂”後還存在的“殷頑”——也就是直到康王與穆王時期還能威脅西周王朝統治的“東夷”(史書記載,成王后,西周王朝與東夷及“殷頑”的戰爭還在繼續,反反覆覆打了幾十年):

因此,“虞侯夨”才會得到這麼高的賞賜,不僅賞賜了他豐厚的物品,還給了武器(弓)以及“王人(文臣武將)”、“庶人”(勞動力)——等於幫他重新打造了一個國家!

周天子對“虞侯夨”如此委以重任,可想而知他的地位與周王室的關係絕非一般,側面印證《史記·泰伯奔吳》的可能性。
“宜國”一直到公元前589年(東周定王時期),才為吳王壽夢所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