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1 通讀《黃帝內經》之121:受谷者濁,受氣者清,清注陰,濁注陽

《黃帝內經》一起讀第121天,一起繼續哦……今天是論述人體氣血清與濁的——

《靈樞 陰陽清濁篇》

通讀《黃帝內經》之121:受谷者濁,受氣者清,清注陰,濁注陽

原文:黃帝曰:餘聞十二經脈,以應十二經水者,其五色各異,清濁不同,人之血氣若一,應之奈何?

歧伯曰:人之血氣,苟能若一,則天下為一矣,惡有亂者乎。

黃帝曰:餘問一人,非問天下之眾。

歧伯曰:夫一人者,亦有亂氣,天下之眾,亦有亂人,其合為一耳。

黃帝曰:願聞人氣之清濁。

歧伯曰:受谷者濁,受氣者清。清者注陰,濁者注陽。濁而清者,上出於咽;清而濁者,則下行。清濁相干,命曰亂氣。

黃帝曰:夫陰清而陽濁,濁者有清,清者有濁,清濁別之奈何?

歧伯曰:氣之大別,清者上注於肺,濁者下走於胃。胃之清氣,上出於口;肺之濁氣,下注於經,內積於海。

黃帝曰:諸陽皆濁,何陽濁甚乎?

歧伯曰:手太陽獨受陽之濁,手太陰獨受陰之清,其清者上走空竅,其濁者下行諸經。諸陰皆清,足太陰獨受其濁。

黃帝曰:治之奈何?

歧伯曰:清者其氣滑,濁者其氣澀,此氣之常也。故刺陰者,深而留之;刺陽者,淺而疾之;清濁相干者,以數調之也。

通讀《黃帝內經》之121:受谷者濁,受氣者清,清注陰,濁注陽

翻譯如下:

黃帝問(岐伯):我聽聞人體的十二經脈,與地上的十二條河流相應,各條河水的水色不相同,清濁程度也不同,但人體內的氣血卻是一樣的,經脈與河流之間又如何相應呢?

岐伯說:人體內的氣血,如果能夠一樣,那麼天下都是一樣的了,哪還有紊亂的事情呢。

黃帝說:我是問某一個人體內的情況,不是問天下眾人的情況。

岐伯說:一個人體內也會有紊亂不正之邪氣,天下眾人中也會有作惡不正的奸邪之人,這兩者的道理是一樣的。

黃帝說:我希望聽一聽人體之氣的清與濁。

岐伯說:人體之氣,稟受於飲食水谷的是重濁之氣,稟受於天地之間氣體的是輕清之氣。輕清之氣灌注於肺,重濁之氣進入於胃。水谷重濁之氣中相對輕清的那部分,向上出於咽喉;稟受天地間氣體的輕清之氣中相對重濁的那部分,則向下而行。如果清氣與濁氣,或清中之濁與濁中之清相互擾動,就叫做亂氣。

黃帝問:灌注於肺的是輕清之氣,進入到胃的是重濁之氣,重濁之氣中也有相對輕清的部分,輕清之氣中也有相對重濁的部分,然而如何分辨氣是清還是濁呢?

岐伯說:氣的最大差別,在於輕清之氣向上灌注於肺,重濁之氣向下行走於胃。胃中所化生出的清氣,向上出於口;肺中所產生的濁氣,向下輸注於經脈,向內蓄積於胸中的氣海。

通讀《黃帝內經》之121:受谷者濁,受氣者清,清注陰,濁注陽

黃帝問:人體各條陽經中所灌注的都是重濁之氣,那麼哪條陽經中的濁氣最重呢?

岐伯說:在人體的各條陽經中,只有手太陽小腸經之腑單獨稟受胃腑所傳化的飲食水谷,重濁之氣最重;在人體各條陰經中,只有手太陰肺經之髒單獨稟受人所呼吸的輕清之氣,清氣匯聚最多。飲食水谷所化的重濁之氣中較輕清的部分,上行進入腦竅中,呼吸所帶來的輕清之氣中較重濁的部分,下行在各條經脈中。輸注到各條陰經中的都是輕清之氣,只有足太陰脾經所稟受的氣較為重濁。

黃帝問:如果清、濁之氣相互擾動,又如何治療呢?

岐伯說:稟受輕清之氣的陰經,氣機運行滑利;稟受重濁之氣的陽經,氣機運行澀弛,這是氣機運行的正常規律。所以如果陰經運行變得澀弛,是重濁之氣向內擾動,刺治進針宜深並且要留針;如果陽經運行變得滑利,這是輕清之氣外溢擾動,刺治時進針宜淺並且要快速出針;如果清氣、濁氣相互擾動,就要用常規的治療方法來調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