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叔和:《傷寒雜病論》的「救星」

王叔和:《傷寒雜病論》的“救星”

王叔和一生中最大的貢獻之一,就是把《傷寒雜病論》整理成《傷寒論》和《金匱玉函要略方》兩書流傳後世。正如宋代林億所說:“仲景之書及今八百餘年,不墜於地者,皆王叔和之力也。”

由於當時造紙術還沒推廣,竹簡很容易散失;被稱為“方書之祖”的《傷寒雜病論》雖然誕生才幾十年,但同樣面臨這種命運。太醫令為了恢復這部曠世奇書的面貌,四處收集老師的舊證,到各地尋找該書的原本,又通過親朋好友尋求舊醫書;資料到位後,他進行細心地整理和修復,歷時三年才完成了原書中的“傷寒論”部分。讓他傷心的是,原書中的“雜病論”部分分散在各種竹簡和帛書中,要完全編纂將是一個很繁瑣的工作,這就是他臨竹嗟嘆的主要原因。

王叔和:《傷寒雜病論》的“救星”

今版《傷寒雜病論》(網絡圖)

天道酬勤。太醫令花了幾年時間整理完成關於雜病的理論,並按老師的原意把此書取名為《金匱玉函要略方》。“金匱”意思是重要且珍貴,“要略”意思是簡明扼要;從取名中可以知道這本書內容精要,價值珍貴,絕非一般的市井醫書。的確,此書所述病證以內科雜病為主,兼有部分外科、婦產科等病證,為世之罕見。後來,《金匱玉函要略方》經北宋醫家進一步整理後,命名為《金匱要略》,並流傳至今。《金匱玉函要略方》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診治雜病的專著,為後世醫家處理棘手的醫學問題提供了相當大的幫助。

這位太醫令就是魏晉之際著名的醫學家、醫書編纂家王叔和。王叔和一生中最大的貢獻之一,就是把《傷寒雜病論》整理成《傷寒論》和《金匱玉函要略方》兩書流傳後世,正如宋代林億所說:“仲景之書及今八百餘年,不墜於地者,皆王叔和之力也。”

名顯三國

王叔和名熙,字叔和,以字行世。據後世專家推測(因為史書《三國志》、《晉書》都無其傳記,故生平、籍貫都是合理推測),王叔和祖籍高平(今山西省高平市),生於山陽郡高平上寺村(今山東省微山縣兩城鎮)。他從小勤奮好學,謙虛穩重。三國初期的高平因為地處要衝,所以戰爭頻發,兵禍連綿,民不聊生。王叔和目睹戰爭和瘟疫帶給人民的無盡災難後,心有不忍,便立志懸壺濟世,以解萬民之苦。王叔和開始行醫時,由於家境貧寒,衣衫破舊,為許多人都瞧不起。可是,他不管世人如何看待,自己默默地治病救人,同時“究研方脈,靜意診切,調識靜養之道”(唐代醫史學家甘伯宗《名醫傳》),於是聲名漸起。

王叔和年輕時,為避戰亂,便千里迢迢投奔荊州的遠房親戚王粲。當時,荊州依長江之險,在州牧劉表的治理下,堪稱亂世中的一塊淨土。在這裡,王叔和意外地碰到了多年前的朋友衛汛。衛汛本是河東(今山西省內)人,早年拜張仲景為師,得到真傳。王叔和目睹大師行醫和著書的風采,深受感染;經衛汛推薦,拜張仲景為師。從此,王、衛二人白天行醫,晚上或受恩師指點,或相互切磋醫術,進步很快。漸漸地,王叔和的醫名傳遍荊州。

亂世之中,世外桃源也難得寧靜。公元208年,曹操南下攻荊州,王叔和隨主公劉琮(劉表之子)投降朝廷。求賢若渴的曹操聘請王叔和為隨軍醫生。王叔和到北方後,一面受命治病救人,一面潛心研究關於切脈的理論,聲名漸漸傳遍許昌城和洛陽城。由於成績顯著,王叔和先後任魏王府侍醫、皇室御醫等職;公元222年,魏國建立後,他被任命為國家的太醫令,職涯達到頂峰。

編著《脈經》

脈學在我國起源很早,春秋時代的扁鵲所提出“望、聞、問、切”四大診斷手法中,切的就是脈。由於當時科技落後,人們比較迷信,醫生不重視脈學從而導致誤診——這種事情醫聖張仲景就在《傷寒雜病論》中屢有記載。基於此,王叔和經過幾十年的潛心研究,在吸收扁鵲、華佗等名醫所著醫學脈診理論的基礎上,結合自己多年的臨床經驗,終於於公元250年左右完成了我國第一部完整而系統的脈學專著——《脈經》。

王叔和:《傷寒雜病論》的“救星”

王叔和圖注難經脈訣 (網絡圖)

《脈經》10卷98篇,10多萬字,記錄了診脈的部位和方法,對24種脈象及其主病作了詳盡的描繪闡述,同時根據五臟六腑、陰陽營衛闡述了各種病理的變化。此書集魏晉以前醫學之大成,對後世脈學有重要指導意義,也對世界醫學的發展有推動作用。王叔和也因此被公認為中華脈祖,併名列鄂東五大名醫榜首(另四人為李時珍、龐安時、萬密齋、楊濟泰)。

值得一提的是,王叔和在養生方面也有一些精闢的見解,這些理論是我國早期對飲食制度養生的最早的較系統的論述。他提出,如要想長壽,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四個問題:飲食不能過雜,切忌貪食多飲;飲食有所禁忌,一年四季飲食要區分開;飲食要因人而異,進食前要有所選擇;飲食要去劣節優,即使好食物也不能吃得過量。

晚年王叔和辭官回到襄陽(今湖北省內),在一個美麗如畫的小山村結廬而居,濟世救人。由於他醫德高尚,醫術高明,被當地人稱為“神醫”,找到治病的人絡繹不絕。約公元270年,這位編纂“方書之祖”的大功臣,在偏僻的山村溘然而逝,享年80餘歲。王叔和的後人把他葬在藥王衝(今湖北省麻城市白果鎮老爺山上),另一些受其恩惠的村民則在峴山之麓(今湖北省襄樊市城南)建了衣冠冢以作紀念。一代名醫雖去,但被鄉人們稱為“藥王墳”的墓塋歷經1800年風雨洗禮,至今巍然長存!

註釋:

王叔和(201—280年),名熙,漢族,西晉高平(今山西省高平市)人,一說今山東鄒城東南人。魏晉之際的著名醫學家、醫書編纂家。在中醫學發展史上,他做出了兩大重要貢獻,一是整理《傷寒雜病論》,一是著述《脈經》。

名言:傷寒之病,逐日淺深,以施方治。今世人得傷寒,或始不早治,或治不對病,或日數久淹,困乃告醫。醫又不知次第而治之,則不中病。皆以臨時消息制方,無不效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