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你吃的虧,都是銀行占的便宜

銀行理財你吃的虧,都是銀行佔的便宜

作為普通的銀行用戶,也許無法看懂發改委官方對於銀行業亂收費行為高大上的定義,但是,我們每一個人,在實際與銀行打交道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吃過銀行亂收費的虧。

銀行,或許不是當今用戶最親密的金融夥伴,卻無疑是人們最熟悉的金融業“一哥”,然而,這個“一哥”並沒有令大多數人滿意。根據近期融360《維度》的調查顯示,77.68%用戶對銀行整體服務不滿意,其中超過20%的用戶表示非常不滿意,僅22%的人對銀行整體服務給出了“滿意”的評價。

招財貓理財師認為,造成用戶對銀行滿意度低的原因多種多樣,比如銀行排隊等候時間長、收費不合理、開放服務窗口少等等。

其中,銀行違規收費的現象一直飽受詬病。

發改委界定銀行多種違規收費

7月1日,國家發改委官網公佈《商業銀行違規收費典型案例》,明確認定商業銀行多種收費行為違規,列舉了只收費不服務、超出價目表收費、違規收取委託貸款手續費、轉嫁成本、強制服務並收費、不執行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等6大類17個典型案例,將銀行業亂收費的行為公之於眾。

作為普通的銀行用戶,也許無法看懂發改委官方對於銀行業亂收費行為高大上的定義,但是,我們每一個人,在實際與銀行打交道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吃過銀行亂收費的虧。

銀行卡年費 早就免了就是不說

早在2014年2月,國家發改委和銀監會發布了《關於印發商業銀行服務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目錄的通知》,對於銀行客戶賬戶中(不含信用卡)沒有享受免收賬戶管理費(含小額賬戶管理費)和年費的,商業銀行應根據客戶申請,為其提供一個免收賬戶管理費(含小額賬戶管理費)和年費的賬戶(不含信用卡、貴賓賬戶)。

也就是說客戶在每個商業銀行都可以擁有一張免年費和賬戶管理費的銀行卡。不過,想要免去這筆費用,需要客戶主動申請。然而,大多數銀行並不會主動提醒,許多儲戶現在還在被銀行“悶聲收錢”。

跨行轉賬失敗 手續費照扣

曾經有媒體統計發現,跨行轉賬失敗銀行照收手續費成為市民投訴最多的不合理收費之一,然而跨行轉賬失敗手續費照扣已成了行規。客戶轉賬交納轉賬費用,就應該得到相應服務的價值,但銀行卻表示,不管轉賬成功與否服務已產生。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如果是客戶原因導致轉賬失敗的,銀行是可以收費的。但如果是因為銀行的交易系統問題、技術故障、服務存在問題導致轉賬不成功,則不應該收費”。

“趁火打劫”的掛失費

比如信用卡不慎丟失,或者卡片受損了想換張新卡,那麼掛失卡片或補辦卡片也會產生額外費用。通常掛失卡片或補辦卡片的費用在20-60元不等,此外有的銀行還會收取20元/封的補卡快遞費。

“為用戶著想”的短信提醒費

每個月只要花上2元到3元錢,“只要賬戶資金有變動,立馬就會短信通知你,從而保證你的資金安全”。不少人都辦理了此類服務,然而,保證資金安全本是銀行分內的事,難道不辦理該服務,資金就不安全了?

銀行還有多少待清理的亂收費?

除此之外,銀行還“默默”地收取了我們多少費用?我們作為普通的老百姓對此根本不瞭解。

2014年2月,發改委、銀監會等部門為此專門頒佈了《商業銀行服務價格管理辦法》,而且監管部門還先後多次開展專項清理檢查,但銀行亂收費的現象卻依然屢禁不止!

銀監會曾表示,商業銀行服務收費要合法合規合理,不能亂收費。可以通過四個原則來監督銀行。這四條原則分別是:目錄原則、透明度原則、質價相符原則、服務績效原則。

“不符合這四項原則的就是亂收費,老百姓可以投訴。”雖說該爭取的權利就要爭取,不吃啞巴虧。但是,對於被命令禁止的行為,難道不應該銀行主動遵守,反而要靠銀行用戶的監督和投訴嗎?

很多人記得馬雲在2008年末的那句豪言壯語:如果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不過短短几年,互金行業以新鮮便捷的產品設計奪走了帥哥美女,又用人為爭取和高息誘惑在廣場舞池裡搞定了大叔大媽,現在就連一部分前衛的爺爺奶奶都紛紛取出在銀行安放數十年的定期存款,拋進大投機市場去錢生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