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只是一次市場的交易,我們的錢都去哪兒了?怎麼消失的無蹤影

股市中交易的本質是什麼?

今天我們聊一個比較大的話題,尋本找源,價格為什麼會波動?是因為有錢的介入!

為什麼錢會介入?是因為有人在操作?

所以交易的直接決定力量就是人,而信息,技術分析相對處於一個比較次要的地位。

在當下行情中,你能否知道這些:下一秒鐘會有多少人買進或是賣出股票?他們會介入多少資金量?會有多少人即使現在沒有進場,可他正站在場外,準備進場?

你如果買入500股股票,推動了價格上漲。可在任何一個地方,只要有一個人賣出500股票,就把你的推動抵消了。而什麼時間出手,是否已經出手,你知道不?

以上這些問題的答案你顯然都不知道

股市只是一次市場的交易,我們的錢都去哪兒了?怎麼消失的無蹤影

不知道的結果就是:客觀上你介入的市場任何可能都會發生!

此刻的交易與你上一次看到的交易技術形態看似相同,但實際上並不相同。

因為保證這個相同的前提是所有交易人、交易資金都完全一樣。但實際上並不可能!所以,每一筆交易都有其個性,都是不可代替的。

因此,交易的本質就是:拋硬幣,與猜大小沒什麼兩樣。

絕大多數人介入股票後,就期望它漲,這是典型的自期欺人。一旦交易,你就處於拔河中,而且雙方力量你也不知道,誰勝誰負都有可能,傳統技術的阻力與支撐,都是事後馬後炮。沒有一樣技術能保證後面的走勢,絕對沒有!但是我們可以預測即將啟動的板塊,狙擊板塊中的龍頭股,那下面就聊一下怎麼能夠預測後期即將啟動的板塊

股市只是一次市場的交易,我們的錢都去哪兒了?怎麼消失的無蹤影

最近軍工獨領風騷一枝獨秀,而其他板塊個股表現較差,在上證指數創出反彈新高之時,創業板以及次新股指數均反彈以來的調整新低。這其實是資金不斷的從小盤股轉向權重,即以改革為大類的概念板塊,這也將造成該板塊的快速衝頂分化,以及小盤股的快速趕底,甚至不排除後市指數下跌而小盤逆漲的現象發生。

由於這種不對稱的漲跌在市場中形成了週期的錯配,所以實際上我們在談論指數的時候,指導我們交易的不是上證指數能漲跌多少,而是市場的總體操作環境風險度高低。

股市只是一次市場的交易,我們的錢都去哪兒了?怎麼消失的無蹤影

交易最終取決於我們所交易的個股,比如互聯網軟件板塊,這是一個非常活躍且題材多樣具備成長力的板塊,但去年以來除了跌就是跌,這樣的板塊即便在指數調整時,其所下跌的空間也將有限,只是在等待有利的時機才能突破,軍工不也是如此嗎?長期的沉寂換來現在的繁榮。

軍工的下一個板塊很大可能就是互聯網軟件,更積極的可以採取進攻的模式,即在趨勢的力量下尋找短期上行的板塊個股。

股市交易“底”在哪裡

昨天翻看頭條,看到很多認為今天會反彈,但是並沒有像說的一樣,反而繼續下跌,從大環境來說,國債繼續下跌,還有重慶債作假,魯商債也隨之出現危機,這一切的出現都是由於貨幣緊縮導致的,到底還有多少債,慢慢都會出現。整個經濟環境都不好,雖然外圍股市紅紅火火,但是對於中國來說資金外流壓力帶來的困難剛開始顯現,如果才能不被刺破,只能繼續控制匯率。

很多交易者就喜歡討論現在跌的差不多了,應該是底了把,還記得以前發表的文章中提到,很多股票都會被打回原型。從昨天的反彈到下午的跳水殺跌,可以看出市場上的資金是多麼的想出逃。根本就看不出底到底在哪,但是市場當中永遠會存在到處亂喊底部即將出現的言論,這幾天QQ聊天碰到很多投資者說底部即將出現,但是賣單不減少,怎麼出現。觀望資金不理會怎麼出現。其實每位投資者都有一個分析交易的理論,個股下跌50%就會上漲,或者底部橫盤時間長就是築底,如果主觀分析市場的話,那麼底就在每位投資者的心中

股市只是一次市場的交易,我們的錢都去哪兒了?怎麼消失的無蹤影

可以看看跌幅72%,在下跌行情中有像樣的反彈嗎?沒有!

股市只是一次市場的交易,我們的錢都去哪兒了?怎麼消失的無蹤影

跌破某個支撐位都會有個心理共振,所以今天來說並不奇怪。

提示:要想在市場生存不是說你賺了多少,而是你規避了多少風險。還有一個來月又到2季度,資金面會越來越緊,不要去想著準確抄底,也不要想著準確挑頂,因為即便是底部形成也會給你買入機會。耐心等待環境明朗。

股市中什麼樣的交易才是成功的交易?

到底什麼才是成功的交易?總有新學員會為了沒有買到最低點和賣出在最高點而感到糾結,那是因為他們不知道什麼叫成功的交易!在股市裡,買和賣在一起才組成一個交易,而成功的交易應該是買在低點,賣在高點,這裡的低點和高點是相對自己的買賣點,而不是個股走勢的高低點。只要低買高賣的交易就是成功的交易!

回顧一下你這一年來的操作,有多少是成功的交易?有多少時候因為搞錯參照物,錯把個股的高低點作為自己交易高低點的,而認定自己的交易是錯誤的,讓自己的情緒隨之產生起伏波動,最後打亂了本應該堅持的操作策略!我最常跟大家說的就是,賺錢的操作就是正確的操作!如果把買賣在個股的最高和最低點作為目標,這樣的人在股市裡大概率會被自己的完美主義而迫害成精神病,最終抑鬱的離開股市!一定要清楚自己進入股市的目標:“保護本金的前提下,賺錢”!

今天的直播中,我給出了創業板選股的要領:歷史性大底,總市值不超過20億,業績竟然還預增,就是天上掉黃金,那些心態上沒有準備好的,怕砸著不敢要的人就是沒有財運了! 技術和心態兩手抓,兩手都要硬!跟隨我的直播一起看盤的學員都能從我的言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和思路,並通過努力的訓練逐漸形成自己的操作策略。

無論是指導大家炒股,還是教育孩子,教育的本質和核心目標就是讓大家有獨立炒股獲利的能力或者教育孩子有獨立照顧自己生活的能力。那些代客理財或者對孩子照顧無微不至的人都是“害”而不是“愛”!

大家都要調整思路,無論是自己學習的目的,還是自己指導教育別人的目的都要調整,學會自己有能力,教會別人有能力,而不是用自己的能力代替別人做事,這才是真正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愛!

一張漫畫告訴你在A股裡虧得錢去哪了?

今天又到了圖說學股的時間了,這次是我們譁仔團隊裡的有腹肌的漂亮妹子製作的。去年到今年大家虧損的錢去哪了呢?蒸發了?被誰賺了?這幅圖可以大家很清晰的瞭解。

股市只是一次市場的交易,我們的錢都去哪兒了?怎麼消失的無蹤影

市值蒸發,股票虧損的錢都去哪了?

股災發生,股價暴跌帶來的所謂市值蒸發,是虛無縹緲的。而你虧的錢是在市值蒸發那一刻實實在在虧出去的。我們可以從流動性和價格、價值這兩個角度來解釋。

1、流動性是市值和盈虧的基礎。

股票遵循“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成交原則,即你的價格或時間比別人更有優勢的話,你優先成交。價格優先:比如你5.5元買一隻股票,別人5.6元買和你相同的股票,在時間相同的情況下,別人先成交,你後成交;時間優先:你和別人以相同的價格買相同的股票,你比他手快下單,你先成交。

瞭解這個之後,流動性與市值、盈虧的關係就好理解了。市值的漲跌是虛的,舉個例子:像現在騰訊的股票400多塊,市值3.88萬億(截止5月21日)。但這說明所有持有騰訊股票的人賬戶裡的錢加起來有3.88萬億嗎?不一定!因為市值是按照當時的成交價格計算的,哪怕它在408元只成交了一股,那麼今天騰訊的市值就以408元來計算,可能它的市值漲了好幾百億,而賬戶裡可能只有幾億的股票。因此市值的漲跌取決於成交流動性,流動性越強,在“兩優先”成交原則下,成交價格會不斷變動,市值也會跟著漲跌。

至於盈虧,說白了就是隨著股價不斷變動,在成交的過程中你的錢進了對手方的口袋裡,或者對方的錢進了你這裡。但在股票市場,其實並不僅僅只是零和博弈,因為券商要佣金,國家要收稅,所以也有一部分進了它們的口袋。

2、價格決定市值,價值決定盈虧。分析股價的方法有很多,基本面、消息面、技術指標。但本質上還是由人的心理決定。假設騰訊股票400元,你持有一手。比如現在有一個利好,大家紛紛看好騰訊。這時有人願意花405元買騰訊,而你覺得差不多該獲利了結,止盈點也是405元。OK,一拍即合,成交!這時騰訊的市值就從3.8萬億(95億股本*400元成交價)漲到3.85萬億,因為股票已經值405元了。

那盈虧呢?你持有的400元騰訊股票,可能是上一家割肉賣的,也可能是獲利了結賣的,但無論怎樣你從他手中買過來,你的錢就進了他的口袋,即賣方。那麼當你準備405元賣出時,這時有人花錢買你的股票,你的差價盈利就來自於花錢買你股票的那位,即買方。

那為什麼說價值決定盈虧呢?因為股價不可能無限漲,也不可能無限跌,價格總是圍繞著價值上下波動,騰訊、茅臺再優秀,短期股價也不可能到1000、1w塊,當然也不會是個位數,所以如果你買得股價足夠高,市場覺得這家公司不值這個錢,那麼你可能找不到買家,手中的股票賣不掉;相反,如果這家公司很有潛力且股價足夠低,很多人都持股待漲,可能會有無股票可買的尷尬境地。當然,這些都是在不考慮流動性的情況下,而實際情況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市場中總有那些“傻子”。

為什麼會虧損,可能是你花的投研精力不夠,亦或是運氣不好等等。可市值,或者說財富為什麼會蒸發,那是因為其本身根本就不是什麼財富,只是人們對它的一種預期,鏡花水月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