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技的指路人——錢學森

2009.10.31這一天,並沒有發生驚天動地的大事,只是有一位老人離開了我們。他叫錢學森,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他在1955年回國,為國家奮鬥了54年,他曾說過:“我作為中國的科技工作者,目的就是為人民服務。如果人民最後對我的一生所做的各種工作滿意的話,那就是最高的獎賞。”他用一生實踐了這句話,他將自己的一生獻給了中國航天事業,獻給了中華民族復興,獻給了人民。

航天科技的指路人——錢學森

1911.12.11-2009.10.31這兩組數字,你可能會陌生,但對錢學森這個名字,很少會有人不知道。1911.12.11—2009.10.31這99年的時間正是他的一生。

1911年,是中國大地上不平靜的一年,因為這一年是辛亥年,是孫中山先生進行制度救國的關鍵一年,一場遍及祖國大地的戰火燃燒起來了,而正是在這一年,錢學森誕生了,他是吳越王錢鏐第33世孫,生於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臨安。航天科技的指路人——錢學森

美國受阻,科學明志

1949年,新中國成立,在外十餘年的錢學森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依然辭去美國所有職位,準備回國。1950年,錢學森上港口準備回國時,被美國官員攔住,並將其關進監獄,而當時美國海軍次長丹尼·金布爾聲稱:錢學森無論走到哪裡,都抵得上5 個師的兵力。後來事實證明,錢學森的價值遠遠比五個師還要大,這也讓以後的美國人為沒有留住錢學森而懊悔不已。

自1950年到回國前,錢學森在美國受到了非公正待遇,並時時遭到監視,甚至有人直接闖入家中搜查,每日在痛苦和回國中煎熬,為了轉移注意力,開始進行學術研究,錢學森將維納《控制論》的思想引入自己熟悉的航空航天系統的導航與制導系統,從而形成一門新學科:《工程控制論》。航天科技的指路人——錢學森

1954年,錢學森的《工程控制論》一書由美國McGraw-Hill圖書出版公司正式出版。《工程控制論》的問世,很快引起了美國科學界乃至世界科學界的關注。科學界認為,《工程控制論》是這一領域的奠基式的著作,是維納控制論之後的又一個輝煌的成就。

隨著《工程控制論》的出版,美國政府認為錢學森轉變了研究領域和內容,逐漸放鬆了對他的監視,這也成為了他回國的一大便利因素。航天科技的指路人——錢學森

五年煎熬,終換回國

1954年,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在報紙上看到陳叔通站在天安門城樓上,身份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他決定給這位父親的好朋友寫信求救。當週恩來總理看到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陳叔通給他的信,他拆開一看,署名“錢學森”,是請求祖國政府幫助他回國的信。

1954年6月5日中國代表團秘書長王炳南開始與美國代表、副國務卿約翰遜就兩國僑民問題進行初步商談。美方向中方提交了一份美國在華僑民和被中國拘禁的一些美國軍事人員名單,要求中國給他們以回國的機會。為了表示中國的誠意,周恩來指示王炳南在1954年6月15日舉行的中美第三次會談中,大度地作出讓步,同時也要求美國停止扣留錢學森等中國留美人員。航天科技的指路人——錢學森

然而,中方的正當要求被美方無理拒絕。

1955年,經過周恩來總理在與美國外交談判上的不斷努力——甚至包括了不惜釋放11名在朝鮮戰爭中俘獲的美軍飛行員作為交換,錢學森回國願望終於得以實現了。

驚世兩彈、沖霄一星

在錢學森回國的第五年,1960年11月5日,在他的參與和組織下,我國發射成功第一枚仿製的近程導彈,這成為中國新興火箭事業的轉折點。航天科技的指路人——錢學森

1964年6月29日第一枚東風2號中近程導彈發射試驗獲得成功。

錢學森回國後,主持完成了“噴氣和火箭技術的建立”規劃,參與了近程導彈、中近程導彈和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研製,直接領導了用中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兩彈結合”試驗,參與制定了中國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兩彈結合”試驗,參與制定了中國第一個星際航空的發展規劃,發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論和系統學等。航天科技的指路人——錢學森

1967年6月17日中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

航天科技的指路人——錢學森

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航天科技的指路人——錢學森

之後的洲際導彈,航空航天,都是在以錢學森為首的一大批科學家的思想和指導下實現的,沒有錢學森的努力和奉獻,我國導彈航天事業可能會比西方國家落後更多,而現在,中國以屹立世界民族之林,正在向著科技強國邁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