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朱公范蠡寫給文種的一封信,雖然只有98個字,卻被後人時常傳誦

范蠡,春秋末政治家,與文種同為越國大夫。他苦心戮力,與勾踐深謀二十餘年。越為吳所敗時,曾赴吳為質兩年。回越後助越王勾踐刻苦圖強,滅亡吳國,稱上將軍。他認為勾踐為人“可與共患難,難與同安樂”,感到自己名氣太重,難以久居, 所以告辭還鄉,吏名改姓,遂去了齊國,改名為鴟夷子皮,被任為相,後又到陶(今山東定陶西北),改為陶朱公,以經商致富。范蠡走後,文種仍留在勾踐身邊。出於對朋友的安全考慮,他曾口頭規勸文種離開越國,但文種不聽,於是文寫了這封信,再次進行勸說。信的原文如下:

陶朱公范蠡寫給文種的一封信,雖然只有98個字,卻被後人時常傳誦

范蠡與西施

吾聞天有四時,春生冬伐;人有盛衰,泰終必否。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惟賢人乎!蠡雖不才,明知進退,高鳥已散,良弓將藏;狡兔已盡,良犬就烹。夫越王為人,長頸鳥喙,鷹視狼步,可與共患難,而不可共處樂;可與履危,不可與安。子若不去,將害於子明矣。

書信以四季變化有生有伐,人的盛衰有泰有否,比喻為官出化要知進退存亡之道這樣才會“不失其正”,以此為鋪墊來勸說文種及時隱退。信中提出一句名言,為世人所傳誦,它就是“高鳥已散,良弓將藏;狡兔己盡,良犬就烹”。後來這句話演變為“兔死狗烹”的成語,比喻為昏庸的統治者效勞盡力的人,事成後往往被拋棄或殺害。這些規勸,一針見血,直擊要害。後來,事態發展果如其言,勾踐聽信讒言,殺害了文種,成為歷史的悲劇。

陶朱公范蠡寫給文種的一封信,雖然只有98個字,卻被後人時常傳誦

范蠡與西施

這封信很有預見也很有文采,代表了中國早期書信風格。首先是信中語言感情真切。范蠡和文種既是同事,又是朋友,信中關切之情溢於言表,值得細細品味。其二,觀點明確。信中極力勸說文種掌握出仕、隱退的時機,像自己一樣早點離開是非之地,指出只有這樣才是賢能的人若不然必受其害。其三,比喻形象。以鳥散、兔盡來比喻功成名就,用弓藏、犬烹來比喻要極時隱退,這些均十分貼切自然。但形容勾踐“長頸鳥喙,鷹視狼步”雖然形象深刻,但是以貌取人,不應提倡。

陶朱公范蠡寫給文種的一封信,雖然只有98個字,卻被後人時常傳誦

范蠡

這封信在寫作上,採取先做鋪墊,層層遞進,最後提出自己觀點的手法,給人一種自然流暢的感覺。信雖不長,但充滿智慧和哲理,使人讀後難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