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創業風雲人物張葉|站在世界之巔,放「飛」夢想

“如果技術不被尊重,不去沉澱而走捷徑,今天去抄明天去仿,人家做什麼就去追風,那永遠不可能做出馳騁世界舞臺的民族品牌!”

本期向大家介紹的深圳創業風雲人物,是來自深圳一電航空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AEE)的董事長——張葉。帶領著一支年輕有為、勇於突破的團隊不斷挑戰、創新無人機等高精尖科技,張葉讓AEE成為了“中國智造”的代名詞。

深圳創業風雲人物張葉|站在世界之巔,放“飛”夢想

在她看來,科學技術不是冰冷的而是有溫度的,“因為它們是有‘靈魂’的,更要用持之以恆的態度去堅持。”民族精神、企業家精神、工匠精神……也許,正是這些堅定的“精氣神兒”才讓張葉和AEE能夠一路披荊斬棘、砥礪前行。

民族精神

抱負與創新,歷久彌新

如果不是在當年成功研發四旋翼一體航拍器後按了“暫停鍵”,也許,當今大家普遍概念中的無人機早在2009年就能“飛”入尋常百姓家了。

在常人看來,這一行為很難被理解。張葉與其他創始人卻認為:“我們要做裝備級別的無人機,想要成就一個偉大持續的事業,就必須耐得住寂寞。”在理想和賺錢面前,他們義無返顧地選擇了前者。

深圳創業風雲人物張葉|站在世界之巔,放“飛”夢想

好在,理想中的裝備級無人機沒有讓他們等太久。兩年後的2011年,AEE在華盛頓無人航空飛行器展上推出四旋翼一體無人機系統F50,當時《華爾街日報》就大篇幅報道:無人機行業,中國人來了!

2016年,第二屆軍民融合發展高技術成果展於北京開幕,AEE也迎來了國內的第一次“大爆發”。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等領導紛紛蒞臨參觀AEE一電航空的展臺產品,並聽取了張葉的介紹。

深圳創業風雲人物張葉|站在世界之巔,放“飛”夢想

當所有人都以為無人機是航拍器的時候,AEE做的是專業級一體無人機系統,當大家都準備做專業無人機時,AEE已經開始做載人旋翼機了。“不創新,毋寧死”,在無人機領域,AEE似乎已經把這句格言展現得淋漓盡致。

企業家精神

格局與魄力,以愛之名

軍民融合作為支持戰略新興產業發展的政策和手段,既是興國之舉,又是強軍之策。AEE在初創之時就以“軍工科技,自主創新”為使命,在張葉看來,“AEE雖是一家民營企業,但同樣具有這種責任感和使命感,這是一種精神,也是我們所有AEE人的中國夢。”

深圳創業風雲人物張葉|站在世界之巔,放“飛”夢想

當初在無人機領域還不明朗的情況下,張葉和另一位創始人就已排除難“走”在專業級無人機道路上,抱著產業報國的理想開發軍警無人機,那時所有的魄力基本用在“即使燒錢,也要做出來”。將自己所熱愛的事業將國家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張葉讓大家看到了什麼是真正的企業家精神。

深圳創業風雲人物張葉|站在世界之巔,放“飛”夢想

為了確保“安全”,AEE在測試無人機和設備時砸掉了不下幾十萬臺。為此“燒”了多少錢,“大概十幾億是有了”。這對科研經費不設上限又不“心疼”的態度與對產品要求幾乎“變態”的較真形成了強烈反差。

深圳創業風雲人物張葉|站在世界之巔,放“飛”夢想

用張葉的話說,我們的裝備不僅關係著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還關係到國家安全。“所以我們必須更加嚴謹。”必須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因為“在任何生命面前都不能開玩笑”。

工匠精神

堅守與共享,以人為本

與大眾的認知一樣,所有企業成功背後都離不開“千難險阻”。AEE自然也不例外。1999年,張葉和創始人在廣州創業,當時他們租住的還是鐵皮房。後來到了深圳,從租住華強北的房子慢慢發展到租了華僑城的工業園。

“白天我們在地板上研發,晚上就在地板上睡覺,有時我們還開玩笑說沒有睡過地板就不要當老闆”。

深圳創業風雲人物張葉|站在世界之巔,放“飛”夢想

張葉至今仍記得,為了研發無人機給員工發工資、發獎金,他們賣車、賣房,“那時我媽媽的錢、身邊親戚的錢能借的都借了。”為了招聘人才、組建團隊、留住團隊他們也曾徹夜難眠。

把企業當“孩子”養,張葉一直信奉“分享和共享精神”,“我希望企業越來越好,員工越來越好,每個人都比我強。”所以,她願意把知道的思想、精神和技術最大限度分享給員工,幫助到他們。張葉常跟員工說的一句話就是:“你們一定要把我身上的資源用足了。”

深圳創業風雲人物張葉|站在世界之巔,放“飛”夢想

在這個“商人精神”橫行的年代,似乎所有事情都以“利益”為導向,而像AEE這樣,沉得下心來只為技術創新、利國又利民的企業實為難得。張葉說,打造‘工匠精神’的企業,其實是從另一方面滿足了自己的精神需求。”

回想一路走來遇到的困難與挫折,張葉說,“當時看來,這就是一座高山”,可越是難翻越的高山才越要挑戰。就像臺灣知名作家劉墉所說,你可以一輩子不登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座山,它使你總往高處爬,它使你任何一刻抬起頭,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