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定地價將突破城鄉二元模式 讓土地發揮其真正價值

今年3月1日,我國首部《標定地價規程》(簡稱《規程》)正式實施。而就在近日,重慶市江津區標定地價成果通過區政府門戶網站公示。這是我國首例標定地價公示。

江津區共組織編制125宗標準宗地信息,並先行選取25宗進行公示,同時根據公示效果和供地計劃進行滾動更新。標定地價公示範圍分佈在江津中心城區和旅遊地產開發區,具有典型代表性,標定地價將對國有建設用地供應地價起到更強的指導作用。

江津區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一成果將進一步完善當地城鄉土地價格監測體系,在全國形成首個真正以基準地價、標定地價為核心的公示地價體系,為全國標定地價的開展探索出一整套標準建設體系,形成示範效應。

标定地价将突破城乡二元模式 让土地发挥其真正价值

制定《標定地價規程》有何意義呢?

(1)此舉明確了標定區域劃定、標準宗地選取與佈設等各環節技術要點,填補了我國標定地價體系建設領域的空白,對完善我國地價體系,更好地發揮市場在土地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政府的調控引導作用。

(2)與基準地價、監測地價各司其職

近年來,隨著地價管理體系的日益豐富和完善,不同類型地價間的關係在一些地方出現了混淆。

基準地價、標定地價、監測地價三者雖然同為行政管理部門部署推進的評估地價體系,但其內涵與定位並不相同。

标定地价将突破城乡二元模式 让土地发挥其真正价值

從空間特徵來看,基準地價是區域平均價,具有宏觀、中觀特徵;標定地價與監測地價均為具體宗地的價格,具有微觀表徵性。從價值定位和作用來看,基準地價、標定地價均為公示地價,具有引導市場健康運行的職能,故其價格定位為各類價值影響因素作用下的理性價值;而監測地價旨在及時反映土地市場客觀走勢,支撐科學決策,故其價格應儘量反映市場供需關係調整下的價格水平。從更新頻率來看,為體現穩定價值,基準地價通常不宜頻繁調整,每2~3年更新一次為宜;標定地價則要求每年度更新。

标定地价将突破城乡二元模式 让土地发挥其真正价值

(3)把握確定標定地價的關鍵環節

相關負責人表示,制定標定地價需要把握幾個關鍵環節:一是標定地價公示範圍的確定,二是標定區域的劃分,三是標準宗地的設立,四是標定地價的評估與確定。

此次標定地價公示範圍雖然較小,標準宗地數量不多,但作為全國首個按照規範的技術要求建立起來的公示地價體系,其運行具有突破性意義,而之後的持續更新與應用探索也更加令人期待。

未來持續更多的土地消息,金土地陪您持續關注。

2018年4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