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過早寄宿是成長還是傷害?請家長們看後三思!

孩子過早寄宿是成長還是傷害?請家長們看後三思!

孩子過早寄宿是成長還是傷害?

家長提問:

我和丈夫的工作比較忙,孩子明年就上小學了,想把他送到一家寄宿的學校,這樣不耽誤我們做生意,孩子的自理能力還大大增強,我想問問專家孩子多大就讀寄宿學校比較合適呢?

專家解答:

教育專家尹建莉說,“孩子過早離開父母‘獨立’生活,會對其心靈造成一生難以彌補的創傷。這創傷程度,等同於成年人失去親人時所經歷的哀痛。我認為孩子在讀大學前都不應該寄宿。當然,這種否定程度是隨年齡增長而遞減的。”

“培養自理能力和集體意識”——且不說這樣的目標本身很自私很偽善,推論也很淺薄——把孩子和父母隔絕開來,就可以鍛煉出很強的自理能力;把孩子早早送入集體生活中,他就可以有很好的集體意識、善於和人合作——按照這樣的邏輯,孤兒院的孩子受到的早期教育應該是最好的。

寄宿真能培養自理能力和集體意識?

事實當然不是這樣。孤兒院的孩子從小過著集體生活,兒童期的自理能力可能確實比一般孩子強,但大多數人成年後的面貌並不出色。事實是在孤兒院長大的孩子大部分有較重的心理問題,自我意識和合作意識往往停留在較低水平層面——這樣說不是貶低這些孩子,只是陳述一種客觀事實——不是他們天賦不好,也不是保育員的工作不盡責,是命運不公,剝奪了他們早年正常的家庭生活和父母之愛。他們從小缺少家庭氣氛滋養,缺少和親人的情感及語言交流,生命起始階段性出現畸形,以至於成年後在心理及能力方面表現出永久的缺陷。

早年情感滋潤對生命十分重要

早年情感滋潤對一個有思維的生命到底有多重要,美國一位心理學家曾用獼猴做過一個著名的心理實驗。

他把一些幼小的獼猴和母親隔離開來,在小猴子的籠子裡安裝了兩個“假媽媽”。其中一個媽媽用硬邦邦的鋼絲做成,但胸口上有奶瓶,另一個媽媽用綿軟的絨布包裹,但沒有奶水。按照人們“有奶就是娘”的常理推斷,小猴子應該和有奶的“鋼絲媽媽”更親近。

事實則不然,小猴子只是在餓了的時候才靠近鋼絲做的媽媽,一吃完奶,就回到了絨布媽媽這裡。這個細節,可以讓我們看到嬰幼兒內心本能的嚮往和恐懼,他們對溫暖的依戀和需求甚至超越了食物。這個實驗到這裡還沒有完結,到這些獼猴成年後,基本上都表現出各種各樣的心理障礙。

實驗人員把它們和另外一些吃母乳、在母親懷抱正常長大的獼猴放在一起後,這些從小沒得到正常母愛的獼猴不能正常融入集體生活中,大多數性情冷漠,不會交配或拒絕交配。掃描它們的大腦發現,其皮質神經元連接稀疏,不但心理方面問題嚴重,走路也蹣跚不穩,甚至連叫聲都不正常,永遠處在猴子社會階層的最下端。

實驗人員通過人工辦法讓這些有心理創傷的母猴懷孕,待小獼猴出生後,這些母猴對小猴冷漠而無情,殘忍地虐待小獼猴,有的甚至咬死了自己的孩子。

獼猴和人的基因有94%是相似的,它們身上反映的正是人類最初始的情感狀態,所以“孤兒院現象”在它們身上也會發生。這個實驗說明,溫暖的懷抱、慈愛的眼神、溫柔的話語、肌膚相親,是一個有智力的生命能正常成長的不可或缺的東西。

呵護孩子的自然需求

孩子剛出生時只是個“小動物”,是個純粹的自然人。要成長為一個社會人,必須依循成長秩序漸次展開,宛如一粒種子必須依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的過程成長一樣。孩子首先要獲得溫飽、安全感、愛和親情等這些自然需求,然後才能發展出更高一級的自律、合作、利他等意識和能力。家庭的溫暖,尤其母愛,是一個兒童成長必不可少的心理營養品。

古今中外在教育問題上總是發生著太多反自然反天性的事。成人總是一再地無視兒童的自然需求,不斷把某種基於社會需求的設計強加到孩子頭上,面對兒童時,更多的是商業的、政治的或某種利益的計算,而不去顧及兒童作為一個“人”的最自然的需求,在孩子幼年時期就急於去發展他的社會屬性,拔苗助長,早早減少他和父母相處的時間,其原始的自然需求得不到滿足,那麼社會屬性也難正常成長、無法正常表達。

寄宿制下長大的孩子,是半個孤兒院兒童

我在一個週末聚餐中遇到一對父母,他們的兒子當時5歲。兩年前,即孩子3週歲時被送進北京市非常有名的一家幼兒園。那家幼兒園軟硬件都很好,收的大多是國家機關或演藝界明星的孩子,一般人很難把孩子送進去。這對父母都很能幹,中年得子,兩人工作都比較忙,就給孩子辦了全託,一週接一次或兩週接一次。他們看起來對幼兒園非常滿意,說孩子住在幼兒園比住在家裡強,孩子自己會洗襪子內褲、睡覺起床都很自覺等。

孩子看起來很聰慧、非常乖,坐在媽媽旁邊默默地吃著飯。媽媽不時地往他碗裡夾菜。正當大家杯觚交錯,酒酣耳熱之際,小男孩突然哇一聲大哭起來。原來是孩子一直想吃腰果炒蝦仁中的腰果,而媽媽每次在盤子轉過來時,總是給他夾個蝦仁,他認為媽媽故意不讓他吃腰果,就大哭起來。

眾人聽了,鬆口氣笑了,覺得小傢伙太矯情。待媽媽領著男孩回到包間後,大家趕快安慰男孩,讓他在叔叔阿姨面前不要拘束,想吃什麼自己去取。媽媽也一再地說,你想吃什麼跟媽媽說啊,你不說媽媽怎麼知道呢,或者你自己去夾,沒關係,這些叔叔阿姨都是媽媽爸爸的好朋友,你不用害怕。

眾人的話似乎對男孩子沒什麼用,男孩還是沉默不語,輕輕抽咽著,不動筷子,眼睛裡充滿委屈與憂傷。

那天一起吃飯的還另有兩個小朋友,都是五六歲的樣子,這兩個小朋友一會兒就混熟了,只在飯桌上吃了一小會兒,就跑到旁邊的沙發上玩去了。這位家長建議兒子也去和小朋友玩,但小男孩表示出拒絕,就那樣一臉不快地坐了一會兒後,爬到媽媽懷裡,摟著媽媽的脖子和媽媽纏綿,過一會兒爬到爸爸懷裡和爸爸纏綿,看起來十分憂鬱又煩躁,沒再吃飯,不說話,也始終不肯下地和小朋友去玩。看得出,孩子內心有強烈的委屈感和不安全感。

寄宿製造成情感疏離

兒童和父母感情的建立,僅有血緣還不夠,必須要有相處時間的長度和頻次,孩子越小,對父母之愛的要求越多,對相處時間和頻次也就要求越多,這是兒童獲取安全感的必需。長期寄宿的孩子,潛意識中既害怕被父母拋棄,又對父母有怨恨,所以經常會表現出委屈、拒絕、過度纏綿和不可理喻。

事實上,寄宿製造成的情感疏離,不僅僅發生在孩子心裡,也發生在父母心裡。缺少相處的長度和頻次,彼此間的情感聯結就會比較稀疏,愛的濃度和質量就不會高。雖然這個孩子是你在世界上最愛的孩子,但並不意味著你們的溝通和了解是最好的。許多父母不能夠很好地理解孩子,不能很好地與孩子溝通,這與他們在孩子小時候和孩子相處機會少,建立的感情聯結比較稀疏有關。

全託的唯一好處是解脫父母

我曾在一本書上看到這樣一段話,說得非常好:孩子過早離開父母“獨立”生活,會對其心靈造成一生難以彌補的創傷。這創傷程度,等同於成年人失去親人時所經歷的哀痛。事實上,全託的唯一好處是解脫父母,不必承擔每天照顧孩子的辛勞。全託不是基於孩子的需要,而是滿足家長的需要,是把家長的利益置於孩子的利益之上,是一種極端自私的選擇。這些家長,他們沒有一個是真正蹲下身,從孩子的視角看這個問題。這段話對一些父母有嚴厲的批評,但我認為它說得非常中肯,是一劑苦口良藥,令人警醒。

雜七雜八的信息越來越多,如何讓自己活得智慧,如何在兒童教育問題上不迷糊,其實有時不需要學富五車,只要讓心態迴歸自然,迴歸常識就可以了。想想我們的爺爺、爸爸甚至我們自己是如何長大的,如何學會和人相處的,就知道上寄宿制幼兒園並不是培養孩子合作和自理能力的必須之地,充其量只是個藉口而已。

寄宿制幼兒園非但不能讓孩子更好地學會和他人相處,學會自立,反而更削弱了孩子在這些方面的潛能。當一個孩子在親情體驗方面非常欠缺時,他只能出於緊張更多地索取愛,而不是學會施愛與他人;當他在幼兒園或學校統一管理下只知道服從時,他只能學會自我壓抑,失去個性,而不能學會合作與體諒。

小學是否就可以寄宿?

不上寄宿制幼兒園,到了上小學是否就可以寄宿呢?

孩子在讀高中前都不應該寄宿。當然,這種否定程度是隨年齡增長而遞減的。幼兒園和小學最不該寄宿,初中也不該,孩子到了高中階段,寄宿制對他的負面影響會小很多。

我女兒圓圓上初中時就讀的是一所寄宿制學校,當時選擇這所學校,一方面是客觀條件下的無奈,更主要的是我們自己作為家長對住宿存在的問題認識不清。把一個年僅10歲的孩子拋到學校,一週才回一次家,現在想來真是後悔。它的不良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儘管我女兒是個可以主動化解問題的孩子,可那三年是我在教育上感覺最力不從心、自己做得最糟糕且我女兒狀態最不佳的三年。

孩子成長中會發生許多大大小小的事情,如果他天天能見到父母,那麼他有什麼問題,有什麼想法,就可以及時被父母察覺,能和父母溝通,至少能在情感上得到及時的修復。不要指望孩子能把一個問題放一個星期,然後週末給你帶回來,對一些具體的事他們往往過後就忘了。事情雖然忘了,但由事情引起的思想問題卻會積攢起來,積攢得太多了,就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最好的寄宿學校也不能代替母親。”

家是最出色的學校

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反對讓孩子上寄宿制學校,他認為孩子長時間和父母分離會使家庭倫常和家庭幸福遭到最根本的破壞。任何東西,都不可能彌補寄宿制生活給孩子帶來的傷害。他說,家庭教育是自然之神設置的,完整的家庭教育才是培養智慧的途徑。

要培養一個出色的孩子,父母必須有這樣的意識和自信:父母是最好的老師,親情是最好的營養品,餐桌是最好的課桌,家是最出色的學校。

前面的論述似乎都是圍繞“教育功能”來說的。但是,生命中有許多事情本身不就是目的嗎?一個孩子真正屬於父母的時間只有十幾年,到孩子18歲,成人了,他不僅從心理上要自立,從空間上也要和父母分開了。如果不珍惜早期和孩子相處的時間長度,其實就是錯過了生命中許多最美妙的時刻。

延伸閱讀1:

寄宿:方便了家長傷害了孩子

近日,在北京舉辦的“中國幼教百年紀念大會”上,華東師範大學學前教育研究所朱家雄所長堅決反對把孩子送到寄宿制幼兒園,認為“寄宿”幼兒園是一件很糟糕的事。

寄宿影響孩子身心發展

做醫生的劉女士堅決不把二女兒送去寄宿,“送去寄宿,你原以為可以省事,結果更麻煩。”劉女士的大女兒兩歲零六個月就被送去“全託”,一直到小學畢業,而且上的是精心挑選的寄宿學校。現在劉女士一談到“寄宿”就後悔不已。“很多人因為沒有對比,感覺不到寄宿的問題”。

劉女士說,“論先天條件,老大比小的要好得多。懷老二時我還喝了酒,而且又是高齡,身體狀況也不是很好。但老大寄宿後,她一個月、半個月就生一次病,身體全垮了。”劉女士發現這個問題並不是個別情況,在老大班裡,上寄宿的孩子普遍身體不好,而且個子矮。“相比而言,老大小時候的獨立能力比妹妹強,智商也還行,但她就是隻管自己那攤事,好像是個局外人。而且兩個孩子的性格大不一樣。我們都是同樣的教育,但小的非常靈動,也會疼人,家裡什麼事都喜歡參與,但老大就顯得木然多了,也缺乏和家裡的互動,你關心不關心她好像都無所謂”。

孩子小的時候是非常需要身體接觸的,這對他們的身心發展都非常重要,但劉女士說,自己的大女兒根本不需要親密接觸。你想抱抱她,她甚至閃到一邊,還問“你幹什麼”。

孩子懂事自立可能是假象

有的父母對孩子上寄宿制幼兒園很滿意,一個原因是因為他的孩子很乖巧,學會了自立,平時上床睡覺都不用父母管。有的父母還到處誇耀自己孩子每天晚上睡覺前都會給媽媽端杯水,很懂事。

北京大學兒童心理博士易春麗尖銳地指出,這有可能是一種假象,是幼兒園老師要求的,孩子好像是在完成任務。這並不一定是一件好事情。“這麼小的孩子就不需要和父母的交流互動,不需要在睡覺前聽媽媽講故事,這本身就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從某種意義上說,用‘剷除’這樣的詞對待‘寄宿幼兒園’也許都不過份。”趙遠虹說,很多家長並沒有看到“寄宿”將有可能給孩子帶來的心靈上的傷害,還自認為“寄宿”對孩子有利,甚至是最好的方式。問到這些家長原因時,大都以“全託”能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儘早適應集體生活為理由。殊不知,家庭最大的作用是給孩子“根”的概念,如果“根”的概念形不成,孩子的所屬感就很淡漠,同時極易誤認為被父母拋棄。

父母與孩子親密關係的建立有時間限制

趙遠虹說,孩子在嬰幼兒階段(0歲至3歲)應以專人照顧為益,因為每個孩子身體發育的速度不盡相同。比如腸胃的發育,有的三餐飯過多,有的又太少,掌握對大小便的控制也不是依賴大人的意願,而取決於孩子內在的生理發育基因。有的父母只注意幼兒園的硬件設備的優劣,全然不顧這種全天候幼兒園有可能給孩子造成的情感發育遺憾。這種遺憾一旦形成,首先表現在對家庭成員的冷漠,對社會理解的模式化和單一化。

“如同自然界中春播秋收的四季,與孩子建立一種親密關係也是有時間限制的,最佳時間一旦錯過,終生難補。當孩子一旦與其他教育者建立依戀關係,父母與孩子的關係即刻被淡化。”

“還有的父母對自己教育孩子沒有信心,圖方便將孩子‘推’給別人。儘管家長也許可以選擇學校,但不能選擇照看者,甚至不知道照看者的教育背景、性格特點和自身情緒掌控問題等等,這些都是會時刻影響孩子成長的因素。此外,孩子在幼兒園一個星期5天,由於受語言表達能力的侷限性,到了週末往往不會主動向家長講述一週內身邊發生的事情。而天天與父母有交流的孩子才能得到及時的交流和指點。”趙遠虹說,做父母的責任是養和育,不能僅僅把為子女出錢就看作是教育的全部。

孩子得不到足夠的重視易心理失衡

在幼兒園裡,最容易被忽視的是中間一層,他們大多數既不屬於班上最漂亮的,也不屬於最出眾或者最調皮的一類,他們習慣準時吃飯睡覺,守紀律。有一個寄宿幼兒園的女老師說,有的孩子在幼兒園三年中沒跟老師講過一次話,因為隨大流而無人重視。刻板的一維生活缺乏刺激,遠離現實生活,使得“寄宿”孩子思維簡單,比同齡日託的孩子見識面窄。

趙遠虹在武漢幼兒園的調查中發現,上寄宿的孩子在口語中常使用文字語言,尤其在回答大人的問題時常有迎合的心理,這與長期得不到充分重視、心理失衡有關。

易春麗認為,很早就上全託的孩子與父母的依戀關係非常差,會給孩子造成長久的傷害,比如,孩子在長大後,可能會比較冷漠,不會人際交往,對別人無法信任等等。

在諮詢中,易春麗發現,上“寄宿”、長久與父母分離的孩子,常常會出現兩種狀態,一種是抑鬱型,孩子看起來很聽話,但沒有自己的思想。易春麗特別強調這種情況很容易被父母忽視,因而對孩子的成長也最危險。另一種是恐懼,沒有安全感,孩子常常處於焦慮的狀態,特別膽小,總是緊貼著父母,害怕和父母分離。一位寄宿小孩的父母在幼兒園發現孩子的這種症狀後,以為是幼兒園虐待過孩子,將孩子領了回來。易春麗說,實際上家長並沒有意識到寄宿本身對孩子就是一種傷害。“將孩子送到寄宿制幼兒園,父母是省事了,但也會喪失很多東西,比如和孩子接觸的機會,學會真正做父母的機會。”易春麗說,父母忙只是藉口,應該承擔做父母的責任。對於那些實在要將孩子送到寄宿制幼兒園的父母,她建議,要特別留心孩子的情緒是否受到影響,有沒有大的變化,是不是原來很活潑,突然變得不愛動了,這時父母應該儘快帶孩子進行諮詢。

據趙遠虹瞭解,在德國,乃至歐洲,根本沒有中國目前這種意義上的寄宿幼兒園和小學。德國現有的幼兒園大部分也是半天制,最長的從早上8點到晚上5點。一位從美國回來的朋友說,在美國只有幾種專門為特殊職業人員服務的寄宿幼兒園,如值夜班的醫生護士。按國際慣例,即便是寄宿大都從中學開始。

“我們的孩子在幼兒園的時間不是太短,而是太長了。”趙遠虹認為幼兒一天參加4—8小時的社會活動完全足夠了。

幼教問題需要整個社會的參與

在日本,幼教問題是全社會的重大事情。幼兒園裡發生的事通常放在報紙頭版頭條的位置。幼兒園老師的地位也相當高,他們的薪水與大學留校的助教不相上下。可以說,目前幼兒教育的質量決定著全社會20年後人的素質的高低。

在趙遠虹看來,如果父母非要選擇寄宿,那麼非常關鍵的要素是看孩子有沒有單獨和老師交流的機會,幼兒園或者學校是否創造了一些類似家庭的氛圍,孩子是否允許攜帶自己的玩具和私人用品等等。孩子的依戀物是他在集體生活中感到恐懼或者因分離焦慮時依託的一種安撫品,能起到緩解情緒度過危機的作用。有的幼兒園為了避免孩子想家,不許掛父母的照片,不讓從家裡帶自己的東西,人為地想讓孩子淡忘家庭,這些都是非常錯誤的。

諮詢中,趙遠虹發現,不少五六十歲的老寄宿學校的人,直到今天仍普遍地感到家庭生活繁瑣複雜,難以適應。

“寄宿制在前蘇聯、前東德、中國這樣的社會主義國家較為普遍。當時提出的口號是解放婦女,讓她們參加到革命和工作中去。中國50、60年代不少寄宿幼兒園和學校,大部分是為當時的幹部子弟辦的。這些家庭的孩子幾乎是在一種封閉的狀態下成長,極度缺乏社會知識,尤其是家庭觀念和情感知識方面。”趙遠虹特別指出,許多幼教問題不僅需要教育學家重新認識和反思,更需要整個社會參與。比如國際上普遍認同的,0歲到3歲的幼兒需要母親在家帶養,而在中國如何實現,中國婦女能否為了孩子再回到家庭中去,婦女的位置又如何定位和評價等等。這些問題都亟待各方人士關注和解決。

孩子過早寄宿是成長還是傷害?請家長們看後三思!

延伸閱讀2:

小升初:走讀,寄宿?

最近有幾位小升初家長留言諮詢:讓這麼小的孩子住校,合適不?

先說說我上初中時的住校情況。

那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我們學校有26個班大概有一千五百名左右的學生,學生全部來自於周邊各鄉村,除本村約二百左右的學生可以走讀外,全校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學生都住校。

那時候,要住宿沒住宿,儘管有宿舍,但沒有床,每個班一間男宿舍一間女宿舍,都是在地上打的通鋪,不到二十平米的宿舍,在地上一溜輔開,能睡二十多人。

那時候,要吃飯沒飯吃,都是週日下午到校時,從家裡背一袋蒸饃,帶一瓶鹹菜或者辣子,就是幾天的乾糧。學校能供應的,就是在吃飯時燒一鍋開水,娃們能有一碗開水喝。

等我1991年從師範畢業分配在另一所中學時,孩子們的生活條件還不如我上學時的學校。男生沒有宿舍,我帶初一班主任,三個班的男生合住一間大教室,劃出三塊,一個班一塊地方,大通鋪。

夏天還想有空調?

風扇都沒有!

想象一下夏天正熱時二十個娃一個挨著一個睡在一間房裡的情景。

冬天還想有暖氣?

家裡給準備個草墊子鋪在身下就是最好的取暖設備。

在那個年代,從農村走出來的家長,大都經歷過我描述的那種上學場景。那時候,沒有家長擔心孩子太小住校不好。

那是環境使然,只要能上學,別的都可以忽略。

現在在西安,能夠提供住宿的學校,大都是四人間或六人間,有衛生間,有陽臺,有暖氣,有空調。

宿舍窗明几淨,飯堂各式飯菜供應。

家長,卻在擔心孩子適應不適應了。

那時候,沒有網絡,沒有手機,社會環境不壞,孩子學壞的幾率要小很多。

現在,不說社會大環境,就這個網絡,就這個手機,隨時都有讓孩子學壞的可能。

其實,現在該擔心的,不應該是硬件,那裡的硬件都足夠好,都足可以放心。

現在該擔心的,是學校的校風,是住宿管理是否嚴格,是孩子的自控力,是同宿舍舍友的影響,是孩子是否能放下手機。

十多年前我上博時帶過一個初一家長自組十人班,都是某牛校重點班的孩子。

我上課愛給孩子講道理,教育他們要理解父母,要為自己負責,為家庭負責。告訴他們管理好自己,認真學習就是為自己的未來為家庭的未來負責。

這些話說了幾十年,說了幾十個班,絕大多數情況都是你在上邊說你的,我在下邊玩我的,嘻嘻哈哈完全不當一回事。但是,在這個小班,我卻說著說著不敢說了。當我說到“你們要理解父母的辛苦”時,眼看著有一個孩子的眼淚流了下來,長流不止。

後來,我和家長做過溝通,知道他們是從距西安近三百里的一個縣上來的,孩子住校,媽媽每週五晚上來西安,陪娃兩天,週日下午又回去。

家長還說,小地方管的松,孩子提前一年上的學,比班上的孩子要小一歲。

但這位孩子懂事,知道父母的辛苦,理解老師的辛苦,自我管理能力強,在班上、在年級,都一直是成績排在前列的孩子。後來考上了本校的高中,再後來上了北大。

他是比別人小一歲還能住校,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住校。

是的,這位孩子是在排名前三的某名校重點班。

儘管常有對應試教育的詬病評論,但是,根據考試成績所排序的學校,成績越好,校風越好,這是不爭的事實。

成績越好的學校,校風越好。成績越差的學校,校園暴力越多。

無論是小學,中學,還是大學,都是如此。

什麼意思?

成績越好的學校,讓孩子住宿就越可以信賴!

所以,考慮孩子是否適合住宿:

首先,考慮學校怎麼樣,只要是好學校,問題就不大。如果學校不好,就要慎重考慮。

第二,看學校的住宿管理是否嚴格,管理嚴格,就可以考慮。管理不嚴,就要慎重。這個可以嚮往屆的住宿生家長了解。

第三,學校,管理,只是一方面,還要看孩子的自控力。只要娃自身管理能力強,就可以考慮。如果娃管不住自己,就要慎重。

第四,還要看自己的家庭也就是家長對孩子是嚴格管理型還是隨意放任型,如果家長對娃管理嚴格,就可以考慮。如果家長慫管,總認為管娃是學校的責任,那最好不要把這個責任交給學校。

學校再好,管理再嚴,家長不嚴格教育,孩子再沒有自控力,也要慎重考慮讓孩子住校。

就拿手機這一件事來說,現在的學校大都失去了“不讓孩子帶手機”這一管理能力了,先不說孩子,抵制的家長太多,學校不讓孩子帶手機,讓別有心計的家長再扭曲下事實傳到網上,學校會招來一片惡意的評論,弄不好老師會招來懲罰,學校會招來問責。

有家長給我說,有孩子上課玩手機,老師收了。過幾天又發現在玩,老師有些生氣,因為是同一個手機,老師以為是孩子從辦公室偷拿走了,一調查,原來是孩子買的。過了幾天,上課時又發現在玩,還是同一款。深入調查,是孩子同時買了四個同款手機。

是不是隻買了四個,是孩子承認的。同時買四個手機,也得上萬元吧,家長是真的不知道還是就不管孩子?

如果孩子這樣處於和老師的逮貓貓中,有那個老師能天天盯著一個孩子?

有家長給我說,宿舍為了不讓孩子玩手機,在宿舍不裝插座,意思是讓你充不成電。可是,有位孩子,買了五個充電寶,每週離家前,在家裡把五個充電寶充滿帶上,就夠一週玩手機用了。

如果孩子這樣和老師玩逮貓貓,再嚴的管理,又怎麼去防這樣的學生?

小升初,是否適合住校?

硬件基本不用考慮,任何地方的硬件和三十年前相比都是天上和地下的區別。

要看學校,看管理,看孩子,看家長!

沒有統一的答案!

【編讀往來】

@老錢大哥:孩子寄宿並非不可,但必須滿足一個前提條件:“孩子的心靈不可寄宿”。孩子寄宿於學校本身不是問題所在,關鍵是眾多家長們把自己孩子的心靈也寄宿在了學校,不理不問不孵化,缺少了許多親子的心靈營養的供給,導致親子心理的長期隔離,代溝之隱患早早埋下,於是,親子之間的心靈區隔的斷橋效應不可避地會發生。家是孩子最初和最好的學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和最重要的老師。父母們在事業中的任何成就都不足以抵消對孩子教育的失敗!

@周卉:很多父母都沒有這樣的認識,人在成長期形成的心理傷害一生都難修復。我們很多人其實都是問題孩子,一生都走不出那陰影,所以才會有那麼多有問題的婚姻家庭,殃及子孫。做父母的當警醒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