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紧棚改资金,为楼市降温

近日,全国各地,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的楼市持续火爆,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为了遏制快速上涨的房价,管理部门不得不多次出手。除了各地政府加码限购力度,住建部也分别约谈了12个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同时对导致房地产乱象的行为展开专项检查整顿。

收紧棚改资金,为楼市降温

但是,更让房地产市场感到震惊的消息是棚改资金有可能要收紧了。

我国棚户区改造工程由来已久,早期的棚改基本以实物安置为主,也即对拆迁户给予相应面积的住房进行补偿。

到2015年,由于房地产市场出现了库存增加的压力,为了推动楼市“去库存”的进程,管理部门提出了由实物安置为主转变为货币补偿为主的做法。

也就是给你钱作为补贴,然后你拿着这笔钱自己去买房。因此,货币化安置下很多资金流入楼市,大家买房需求也会旺盛,这给楼市升温了不少。

目前,在一二线城市,依然保留实物安置为主、货币补偿为辅的棚改模式,但在库存压力较大的三四线城市,货币补偿为主、实物安置为辅的模式很快就占据了主流。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6年和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有“提高货币化安置比例”的明确提法。

收紧棚改资金,为楼市降温

棚改货币化安置下,加大力去库存,房子的价格也逐渐攀高。不过,想要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的发展,收紧棚改资金,是势在必行的,不然楼市虚火会越烧越旺。就是因为炒房客涌入棚改区内买房,三四线城市房价上涨,就是这么来的。

虽然国开行对棚改资金断供的消息予以了否认,但管理层对棚改货币化模式的担忧增加却是事实,“提高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的提法也不见了踪影。这预示着过去几年依靠棚改资金推动楼市的模式就此要终结,房地产市场将重新回归到理性发展的轨道。

收紧棚改资金,为楼市降温

当然,棚户区改造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就此终止是不可能的事情。只不过在资金的筹集和使用方面,还需更多的探索和创新。唯此,才能在保障民众居住质量提高的同时,实现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