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卷默默
霍光是著名将领霍去病的同父异母的弟弟。后来霍去病发迹后,霍光也因为“裙带关系”而发迹。
汉武帝时霍光是个有担当的忠臣。霍去病因在对匈奴的战场上封王封侯后,便将“小弟弟”霍光带至京都长安,把他安置自己帐下任郎官,后升为诸曹侍中,参谋军事。两年后,霍去病去世,霍光做了汉武帝的奉车都尉,享受光禄大夫待遇,负责保卫汉武帝的安全。他工作尽职尽责,任劳任怨,汉武帝对其敬业极为赞赏。
同时霍光有智慧。霍光长期混迹官场,在错综复杂的宫廷斗争中得到了极大的锻炼,为他以后主持政务奠定了基础。霍光在朝中为官二十余年,他极为谨慎小心,没有任何过失,受到汉武帝的极大信任。
也正是因为这样,汉武帝晚年太子刘据死后,给六岁的刘弗陵找个托孤辅政大臣首先想到的就是霍光,为了试探其心,汉武帝命人画了一幅画送给霍光,画的大致内容是:成王坐在周公的背上朝见天下诸侯。意思是太子刘弗陵年幼,你要承担周公的责任,辅佐少主的事就交给你了。从此踏上了二十年的权力顶峰。历经汉昭帝,昌邑王刘贺,汉宣帝三朝。期间朝纲独断(朝廷上事先过霍光再承于帝),铲除异己(同为辅政大臣的上官桀,桑弘羊被杀),妄自废立(汉昭帝早亡立刘贺,刘贺做了28天被废立刘洵)
汉宣帝是被杀太子刘据逃亡民间的儿子,继位时年已十九,深有城府。眼看霍氏家族权势滔天从不正面相接。甚至霍光继室毒杀了许皇后他仍然又立霍光女儿为皇后,他在等待机会。没有多少天霍光病逝,霍光家族随后也被灭族。
有司马光评价:孝宣十九即位,聪明刚毅,知民疾苦,而光久专大柄,不知避去,多置亲党,充塞朝廷,使人主蓄愤于上,吏民积怨于下,切齿侧目,待时而发,其得免于身幸矣,况子孙以骄侈趣之哉!
但是霍光对汉朝始终是个忠臣,在权利滔天时从没有“挟天子以令诸侯”虽妄自废帝却不敢称帝。对历史也是有功的,改革了法度制令,使武帝时穷兵黩武时代迎来了汉朝又一次中兴。所以汉宣帝在霍光死后“以王礼葬之,陪葬皇陵。”晚年建麒麟阁记载有功之臣霍光依然排首位。
孤独玖贱
一.自身方面 霍光,字子孟,汉武帝的托孤重臣之一,公元前80年,一举浇灭上官桀等人与燕王刘旦的叛乱,从此以后独揽大权,把持朝政,党羽遍及朝野,主宰皇帝废立,使皇帝成为傀儡,让皇帝如芒在背,怀恨在心,想除之而后快,但当时汉宣帝还是知道霍光的势力还是不好惹,所以在霍光生前,始终对他客客气气。
如果霍光想身后避免被灭族
1.那他要么从一开始就不要从政,更别说独揽大权.
2.改变心里复杂的想法(既想忠于汉室,又贪恋权力),彻彻底底的的做一个“坏人”,自古历史属于胜利者,说不定又是一段“佳话”
二、家族方面 霍光一天忙于朝政,可能疏于治家,妻子霍显不仅害死汉宣帝的许皇后,还教唆女儿毒害太子,儿子霍禹和一干人等,更是仗着霍光权势胡作非为,使汉宣帝有了“秋后算账”的打算。霍光死后,汉宣帝开始亲政,慢慢把兵权掌握在自己手中,霍家不懂政治,没有远见,被“温水煮青蛙”,架空了一切实权。最终,反叛与否,都难逃灭族。 如果想避免被灭族 1.从小从娃娃抓起,对儿子和家族后人言传身教 2.看穿汉宣帝“示弱”的阴谋,或废之,或使其成为“扶不起的阿斗” 最后,欢迎大家关注、补充、交流
闲摆历史
无解!
首先,霍光当时权利已达巅峰,属于尾大不掉之势。
他扶宣帝上位时,皇帝已经成年,而且也尝过人间疾苦,不是政治小白。
他亲政后,必须把霍光集团的政治架构解体才能重建自己的政治格局。
不说霍家专横跋扈,就说霍光涉嫌毒杀许后,宣帝也饶不了他们家。
除非他在世时退步抽身,早早归隐,并且有自己的武装力量……
现在说这些,不是马后炮吗?
李子哲01
霍光本人在辅政过程中逐步飞扬跋扈。
刘弗陵之死都是可疑的。更明确的是霍光妻霍显毒杀宣帝元后许平君,这个罪无可赦免。而且霍显后面又策划废宣帝,迎立外藩,这注定了就是霍光灭门。
霍光要么废黜宣帝,可惜那更加落实霍光专权跋扈的罪行,后面皇帝依旧会追究。
要么就是大义灭亲,自己追究霍显,可惜这又涉及到霍显的女儿,皇后霍成君。这个手无论如何都下不去。
所以,霍光放纵了家人,就无法自斩毒瘤,最终只能是身死族灭。
张勇達州
很简单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曹操。
霍光僭越已久,唯一能够避免被诛杀全族的方法就是篡位,否则一定会被追究僭越之罪,这个罪可不是一般人承受的起,也不是什么皇帝容忍的了的。自己篡位或者培养一位有能力的儿子持续把控中央权力。
只是从霍光的表现看仍然忠心于汉室,所以全族被诛杀的下场看上去也是注定的。
自古权臣的下场都不是很好,集权于一身亦是集怨于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