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轉鐵「後,百萬公路貨運將何去何從

“公轉鐵“後,百萬公路貨運將何去何從

首趟公轉鐵石料運輸

繼環保部2017年2月聯合各政府部門提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方案》,禁止汽運集疏港,汽運煤在天津港逐漸成為歷史,京津冀運輸結構進一步調整,陸續開始施行“公轉鐵”的物流改革。

近日,生態環境部再次提出“公轉鐵”“公轉水”的環保新政,政策明確規定,2018年9月底前,除山東、長三角地區沿海港口煤炭集疏港運輸全部改由鐵路,2019年底前,京津冀及周邊、長三角地區沿海港口的礦石、鋼鐵、焦炭等大宗貨物也全部改由鐵路運輸,禁止汽運集疏港。

“公轉鐵“後,百萬公路貨運將何去何從

貨運港口

7月2日,為配合國家環保新政,調整交通運輸結構,國家交通運輸部將在全國範圍內實行鐵路運能提升、水運系統升級、公路貨運治理、多式聯運提速、信信息資源整合、城市綠化配送等六大行動。至2020年,我國將實現全國鐵路貨運量比2017年增加11億噸,增長30%,全國水路運貨量比2017年增加5億噸,增長7.5%!

國家為何如此積極推行“公轉鐵,公轉水”物流政策?

“公轉鐵“後,百萬公路貨運將何去何從

公路貨過尾氣排放汙染

柴油貨車汙染

近年來,我國大氣汙染嚴重,空氣質量問題日趨明顯,據有關資料顯示,公路貨運車輛,特別是中重型柴油貨車尾氣排放,是主要的大氣汙染源之一。研究顯示,2017年柴油貨車保有量僅佔全國汽車保有量的7.8%,但氮氧化物排放佔了57.3%,顆粒物排放佔77.8%,而鐵路單位貨物週轉量的能耗和汙染物排放僅為公路的1/7和1/13。因此,“公轉鐵”是減少環境汙染、保衛藍天的必然趨勢。

“公轉鐵“後,百萬公路貨運將何去何從

公路貨運造成的擁堵

貨車擁堵

除了環保外,由於京津冀地區鐵運比例一直偏低,港口周邊重型柴油車卻高度密集。同時也因鐵路回程疏港運量不足,火車‘重去輕回’現象嚴重,致使大量鐵路運力被浪費。因此,“公轉鐵”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公路交通擁堵和鐵路運力被浪費的現象。

“公轉鐵、公轉水”進一步實施運行,會對傳統貨運造成哪些影響?

“公轉鐵、公轉水”一方面給鐵路運輸增加貨運帶來生機,另一方面,以往靠著來往港口和煤礦不斷髮展壯大的運輸企業們,就必須接受能量守恆定律,成為貨運量銳減的一方,大量的貨運卡車將被閒置,據不完全估計,在全面施行“公轉鐵公轉水”後,京津冀地區將有100多萬的卡車司機面臨失業或轉行的風險,大多數貨運企業也將回到源頭,或實行企業物流路線改革,在百公里範圍內謀生。又或是企業本身情況不好、徹底退出這個行業。

公路運輸仍有不可被撼動的地位

公轉鐵優勢明顯,但也有其短板,相比鐵路運輸單一、無法實行最後一公里、需要轉運的大宗物件運輸,公路運輸更具有靈活性、多樣性優勢,在短途運輸、快遞快運、冷鏈等細分領域,公路貨運仍舊有不可撼動的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