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故事」鄭氏兄妹

鄭大妹不缺錢,雖然她的月度退休金還不到兩千元,但她的還在機關上班的丈夫收入不菲,因此她不覺得開支緊張。鄭大妹閒來也去炒股,但沒什麼經濟頭腦的她,常常是輸得稀里嘩啦。看到有比自己聰明的女友——在電視臺上班的姚老師頗有理財思路,鄭大妹主動提示:“大姐啊,你的聰明才智不炒股實在可惜。你說你沒有本錢?這有啥關係?我給你兩萬,你拿著去炒股吧,賺了你就還我本金,賠了就算我們一起倒黴。”姚老師當然不會自得其樂地拿了別人的鈔票買了炮仗自己胡亂瞎放。但鄭大妹可不是嘴上說說而已的主兒,有一次見著好友許某炒股炒得不錯卻苦於本金有限,她毫不猶豫資助現金十萬支持許某豪賭一把。待許某賺的盆滿缽滿,她才頗感羞澀地收回了十萬本金。鑑此,大妹的同事給了她一個雅號——戇妹。話說這戇妹的戇只在於她不知道利己,而她卻懂得在親情、友情、愛情中對他人的付出。就說她炒股光賠不賺吧,其實她也有所心疼的,心疼得她晚上翻來覆去地老也無法入睡。這咋好呢?影響了老公的睡眠可不是好玩的!戇妹於是夜間乾脆就打地鋪,她甚至說(那是說給知心朋友的悄悄話):“只要一天不退出股市,她就一天不上床鋪!”她是認定了自己炒股就好似孔夫子搬家——盡是書(輸)了。戇妹上有兩位兄長——鄭大哥、鄭二哥,下有一位妹妹——鄭小妹。原本這兄妹四人相處和睦、相安無事。可自打他們父母老房子拆遷並得了好幾十萬元的拆遷費後,情況就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逆轉。大嫂是個頗有心計的主兒,大嫂鼓動丈夫說:“叫父母把拆遷款交給我們,我們買個二手房,將父母接過來一起住。”老父親老觀念,他認定長子就是他的老有所依,於是就將所有拆遷補償統統交給了長子(其實是由大媳婦掌控)。為了獲得這二手房的產權,鄭大哥按照媳婦意見,說是動用父母拆遷款二十萬元,自己出資三十萬元,過戶過來的二手房產權人自然而然就登記為鄭大哥夫妻。而剩餘的父母拆遷款呢,大嫂說:“留給老人家孫子結婚購房!”實際還不是留給了他們的兒子。戇妹沒有太多心機,她恨不得父母隨了她安度晚年。只是老父親只喜歡長子,無論戇妹多麼孝順,他也不肯領情。鄭二哥就不同了,他和鄭小妹一樣,他們認為自家沒有得到父母一分錢的拆遷款,他們以此為由毅然決然中斷了與父母的一切往來。他們甚至還理由十足:“權力與義務對等,就讓老傢伙(父母)與大哥一家歡天喜地好了,我們麼也只能老死不相往來了!”老母親由重症糖尿病併發腎衰竭,幾度住院幾度被醫生髮出病危通知,而鄭二哥、鄭小妹就跟沒事人似的根本不聞不問。實在憋不住的戇妹就想方設法要聯繫二哥和小妹,又苦於自己文筆不夠利索,她就請在電視臺上班的姚老師代筆:“大姐啊,你幫我編好短信發到我手機上,我再轉給他倆(二哥及小妹)。”也許是姚老師短信寫得動人吧,也許是出於其它原因。鄭二哥及鄭小妹終於到病房裡看望老母親來了。二哥坐到母親病榻前,他只是靜靜地坐著而一言不發,好像他就在等著母親言語。可是,時間一分一秒過去,老母親也是一言不發。二哥終於奈不住寂寞,他一下子爆發出撕心裂肺的嚎啕大哭,直哭得母親承受不住也陪著他一起哭泣。哭得差不多了,二哥這才說出告別辭:“有什麼話,母親請說。現在不說的話,如果你回到家裡,我還是與以前一樣,絕不會再去看望你了!”鄭二哥說到做到,待母親病情稍稍穩定回家後,他再也沒去探視問候過。鄭小妹也是接到短信後趕往醫院看望母親的,她在醫院的一來二往中,從母親口裡得到一個重要消息,即父母的退休工資卡以及母親的金項鍊、金耳環、金戒指等首飾,都由母親交給戇妹保管著。待母親出院回家,小妹當著姐姐的面對母親說:“金器能夠辟邪的,那些黃金首飾母親應該戴上!”聽了這話,戇妹不假思索就拿來母親的首飾並給母親戴了上去。待戇妹不在跟前時,小妹煞有介事地對母親說:“你要是感覺帶著首飾不舒服,你可以將這些老貨賣給我。一方面這些老貨的式樣市場上沒人喜歡、賣不出好價錢的,倒不如我買了,還興許能把母親的病根給帶走了也未可知。”“你既然都這樣說了,”老母親甚覺無奈:“那就都送給你吧!”小妹也不客套,心安理得就一股腦兒笑納了。至於父母的工資卡還在戇妹那保管著,小妹也許還未及想出妙招來對付,暫時也就仍由戇妹繼續充當受託人。就在首飾都被小妹拿走不久,一向比較喜歡戇妹的母親給出了一個意外的消息:“大妹啊,你大哥大嫂最近對我說,要將當初購買這套二手房時我和你爸出資的二十萬元退回給我們老倆口,然後請我們另擇住處。這是在下逐客令啊!”“這怎麼可以呢?”戇妹自知腦子不夠靈活,於是就找好朋友支招。經過朋友調教,戇妹向大哥反饋意見:“讓爸媽退回你們當初出資的三十萬元,請你們搬出去住!”“什麼、什麼?”大嫂立即接過話頭殺回馬槍道:“如今這房價升值了一倍,就退回我們原先出資的三十萬?虧你想得出來!你說啥?父母出資的二十萬也升值了?你也不想想,他們兩個老傢伙在我家吃住十好幾年了,我們對他們飲食起居的照料難道還抵充不了二十萬元的升值?你還別說什麼當時還有幾十萬元拆遷費結餘在我們手裡,那些剩餘的拆遷費都用於了我兒子結婚購房了。要知道,我兒子可是跟你們家姓鄭的,又不是隨了我姓、是我外姓人用了你們鄭家的鈔票!”直說得戇妹喘不過氣來。其實,戇妹早就知道,老父母從一開始與大哥大嫂吃在一起都是交了伙食費的。起初老倆口每月從退休金裡拿出一千八百元交伙食費,後來隨著退休金不斷增加,又按照鄭大哥夫婦要求,老人們提高了繳納伙食標準至每月兩千元整。然而,老父母受到的待遇又是怎樣的呢?每每大媳婦做了紅燒肉、油爆蝦等老父母愛吃的菜餚,當老母親伸出筷子要夾,大媳婦立馬出手阻斷說:“都是放了糖的,你糖尿病人敢吃?不要命了?!”鄭大哥看不下去,夾一塊紅燒肉送到父親碗裡,啪嗒!大媳婦手起筷落,紅燒肉就被打落掉到父親碗中:“你不給他夾肉,你會吃不下這頓飯啊?!”大媳婦如此責罵,大哥就只有唯唯諾諾再不吭聲。老爸也就只敢扒拉著碗裡的白米飯,直至吃完所有米粒,那塊不爭氣的紅燒肉還是剩在了碗裡。有一次,戇妹親眼所見,好端端的大嫂就會對著老父親突然無名火冒:“現在誰還用這髒兮兮的手絹啊!”說著就把老爸洗淨後剛剛收回來的手絹扔出窗外任其自由飄落到樓下地面……實在吃不到一塊兒了,母親就說請戇妹接管老倆口工資卡,再由戇妹負責採購、燒製老父母的一日三餐。因為老父親就是不喜歡戇妹,因此戇妹只能每天從家裡出去到菜場,在採購自家食材的同時,也採購父母的食品。有時候,戇妹請糧店老闆為父母送米,只要是戇妹到父母處稍稍晚了些,那米老闆送來的大米就會在樓道走廊裡無人問津,只能等戇妹到來後才會替父母拿回房中。戇妹還是那個戇妹啊,戇妹為父母採購並下廚、伺候也無意算計著從父母工資卡里及時提款報銷。戇妹自覺不缺錢,她覺得缺少的是兄妹手足之情和父母與晚輩的怡享天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