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出彩型”好干部刘官君——担当作为好支书,乡村振兴圆梦人

「头条」“出彩型”好干部刘官君——担当作为好支书,乡村振兴圆梦人

「头条」“出彩型”好干部刘官君——担当作为好支书,乡村振兴圆梦人

清晨的刘集村,总会看到这样一个身影:身材不高,体型微胖,佝偻着背,骑着一辆自行车,转了东西街转南北街,最后来到村委会大院,把大院桃树下生长的杂草拔掉,再认真地打扫一遍办公室,一天的工作就这样开始了,24年一如既往。这个人就是商河县龙桑寺镇刘集村党支部书记刘官君。

「头条」“出彩型”好干部刘官君——担当作为好支书,乡村振兴圆梦人

刘官君,先后荣获“济南市优秀共产党员”“济南市劳动模范”“商河县优秀党支部书记”“山东省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称号。他所带领的刘集村先后荣获“省级美丽宜居村庄”、“省级生态村”、“省级卫生先进村”、“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济南市十大美丽乡村”、“商河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商河县十大乡村旅游特色村”等称号,2017年11月被中央表彰为“全国文明村”。

「头条」“出彩型”好干部刘官君——担当作为好支书,乡村振兴圆梦人

强化党建引领 夯实基层基础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刘官君始终认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基础都建立在加强党的领导之上。他坚持把加强农村基层党建作为工作的的动力引擎,充分发挥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引领和带动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共同参与乡村治理与发展。该村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生活会等党内生活制度,通过“流动讲习所”、“ 夜间党课”、“田间地头话发展”等党员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党的理论知识从意义上讲透、内容上讲清、情理上讲明,真正使党的意识深入每个党员心中。每年组织部分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外出参观考察,切身感受外面世界的精彩,激发了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的热情。

「头条」“出彩型”好干部刘官君——担当作为好支书,乡村振兴圆梦人「头条」“出彩型”好干部刘官君——担当作为好支书,乡村振兴圆梦人

该村共有党员30名,30名党员,30面旗帜,刘官君牵头成立了党员先锋队,在环卫一体化、垂钓比赛、红白事等各项工作中,坚持以身作则、干在前面,以实际行动做给群众看、指导群众干,处处显示出党员的先进性。坚持把村级民主管理作为推动工作的重要举措来抓,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协商民主工作机制,村里的大小事情都做好群众提、群众议、群众监督,在重大事项、重大决策制定时,广泛倾听各方面的意见,重视发挥乡贤作用,赢得了各方群众的支持。在今年改造民宿过程中,该村3名在外党员主动把自己民房贡献出来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扛起责任重担 绘就乡村画卷

走进刘集村,宽阔的大街两旁是清一色的“制式”房屋,每家都是21米×25米的独家小院,面积相同,规格统一。但在2008年之前,刘集村还没有进行整体规划,整个村里乱七八糟一片,夏天接连下几场雨,刘集村就会出现“进不去村,出不来户”的局面。时任村支书的刘官君决定振兴刘集从改变村容村貌开始,提出“要改就要彻底改,要建就要高标准建”。下定决心后,刘官君开始四处奔波,跑镇上、县城、市里,一趟一趟的沟通协调,多次联系省市级设计院,终于拿出了村庄规划图和实施方案。但是重新规划村庄布局阻力很大,需要触及部分人的切身利益,村南一栋新建房屋,不符合规划需要全部拆除,村北的一户院落需要削减面积,涉及拆迁的村民抵触情绪强烈,指责他劳民伤财。

「头条」“出彩型”好干部刘官君——担当作为好支书,乡村振兴圆梦人

面对一桩桩的困难,刘官君挨家挨户劝说,一家一家解决问题,两个月的时间里,他脚上磨得生泡,满嘴也都是水泡。为了缓解村民宅基地矛盾,他让出了从曾祖父起家族四辈人辛辛苦苦积累下的3处宅基。村民们被他的热情、敬业、执着、无私打动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跟着他拆掉旧房,按照规划建设新屋。在他的带领下,刘集村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高标准规划建设,村民们住进了整齐划一的新居,成为全县乃至全市新农村建设的“样板工程”。

带头移风易俗 倡树文明正气

建好了新房,硬化了道路,栽上了树木,新建了广场,刘集村的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刘官君心目中的刘集村不仅仅要有颜值,更要有气质,他所建设的刘集不仅仅是硬件设施文明,更要风俗风尚文明。在原先刘集村的耕地上,曾有大大小小的坟头500多处,占据耕地近百亩,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丧事活动的大操大办也加重了群众经济负担。

「头条」“出彩型”好干部刘官君——担当作为好支书,乡村振兴圆梦人

2010年刘官君决定在全村平坟头、建祠堂,简化丧事活动,开展殡葬改革。但当刘官君将自己想法向村民征求意见时,村里“炸了锅”。有人说:“刘官君扒了我们的屋,还要扒祖宗的坟,把活人死人都折腾一遍!”甚至有人扬言:“谁动我祖坟,我就跟谁拼命!”个别称自己懂阴阳的人指责刘官君是蓄意破坏风水,对后人不利。刘官君带头平掉了自家坟头,并带着村“两委”成员将各大家族的负责人叫到一起,不厌其烦地做思想工作,召开村民会议,挨家挨户劝说。大家从刚开始的责备慢慢转变为对他的认可和敬佩,一家动,百家动,再到家家户户响应,刘集村在全县率先完成了殡葬改革。村里平坟后新增了土地90多亩,通过土地对外承包,大大增加了村集体收入。2011年,村里修建了占地660平米的祠堂,后人可随时到祠堂祭奠先人,寄托哀思。红事白事也全部改为一天,人情款不超50元、随礼不请客等新做法深入人心,在刘官君多年的坚持努力下,延续了数千年的传统思想被文明理念所替代。

发展集体经济 掘金乡村振兴

刘官君从上任村支部书记的第一天起就充分认识到,村集体没有收入,就没有为群众服务的物质基础,为人民服务就是空谈。他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提升村级党组织组织力、推动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主动担当、不等不靠,从整合资源、转变增收方式上求突破,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

「头条」“出彩型”好干部刘官君——担当作为好支书,乡村振兴圆梦人

积极争取光伏发电项目,目前已实现并网发电,每年村集体收入可增加4.5万元;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连续5年举办垂钓比赛,通过钓池承包、广告植入等办法,每年集体增收6万元;借助大沙河通航整治,整理出160亩河岸闲散土地,村集体承包给群众,每年集体增收5万元;街巷两侧发展边角经济,现已利用大街两侧边角种植国槐、冬青球等苗木2000余棵,苗木经济增加村集体收入5万元。同时,在他的带领下,该村正在规划建设乡村民宿、玫瑰种植等产业,进一步助大村集体经济。如今的刘集经济强、乡风正、村务明,村集体服务能力大幅提升。这就是刘官君,一名普通的农村党支部书记,一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一名乡村振兴的圆梦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