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里,爲什麼沈一石的家產只能賣給胡宗憲的親誼?

《大明王朝1566》中,沈一石因為打著織造局的招牌借糧賑災,得罪了整個利益集團。最終落得個引火自焚的下場。沈一石死後,他的家產本來要上交國庫的,但是楊金水卻偏偏將其賤賣給徽商,而趙貞吉也默許了。

《大明王朝1566》裡,為什麼沈一石的家產只能賣給胡宗憲的親誼?

國庫虧空,戰事緊急,急需軍餉這些都是面子上拿給天下人看的理由。根本原因在於國產與宮產的差別。沈一石的家產若走正常程序,奉旨查辦,則那麼多財務都要從戶部走賬,全全充入國庫,嘉靖以後再想用這筆產業可就難了。

而織造局私下將其賣了,則仍是織造局的產業,所不同的是之前總經理是沈一石一人,而現在成了徽商五人。但是每年上繳宮裡的棉紗綢緞,一切照舊。

楊金水敢這麼做,是有宮裡的旨意。趙貞吉同意這麼做,是其揣摩聖意,逢迎皇上的結果。胡宗憲詰問“那個給我講陽明心學的趙貞吉哪去了?”海瑞給出了答案“官做大了便沒有書生,趙貞吉貪名,乾的就是沒有鄭泌昌的鄭泌昌那一套。”

《大明王朝1566》裡,為什麼沈一石的家產只能賣給胡宗憲的親誼?

至於為什麼沈一石的財產只能賣給胡宗憲的親誼?一向機敏聰慧的趙貞吉開始也是疑惑不解。不過經楊金水一字點撥之後,趙貞吉立刻明白了,因為上面要“倒嚴”。我們來看看劇中是怎麼說的:

楊金水看著他,好久才說道:“沈一石的家產只能賣給胡部堂的親誼!”

趙貞吉有些激憤了:“為什麼!”

楊金水看著他這幅神態不敢接言,而是用左手揭開了身邊的茶碗蓋,伸出中指在茶水裡蘸了蘸,然後在案桌上寫了一個大大的“嚴”字!

楊金水:“趙大人,最近內閣的變動你也知道了。皇上把內閣的實權交給了徐閣老。你可是徐閣老的學生,何必要為了別人牽上這個字呢?”

《大明王朝1566》裡,為什麼沈一石的家產只能賣給胡宗憲的親誼?

趙貞吉何等精明,經楊此點撥立時明白了:為甚麼沈一石的財產只能賣給胡宗憲的親誼,因為朝廷要倒嚴,準確說是為日後倒嚴做準備。

楊金水提醒趙貞吉,內閣的變動,是指由於浙江貪墨一案牽涉到嚴家,故嚴世藩被逐出內閣,嚴嵩被架空實權。而嘉靖則命徐階以次輔之身暫行首揆之權。這在呂芳、楊金水等一干明眼人眼裡是明顯的“倒嚴”的信號。嚴黨勢必要倒,只不過是時間問題。

回頭來看,將這些財產轉賣給徽商一是解了眼下燃眉之困:國庫空虛,軍餉匱乏。二來為將來倒嚴做準備:嚴黨之所以能屹立朝局二十餘年,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有胡宗憲這樣公忠體國的人才實心用事、扶撐危局。而這些人才也成了將來倒嚴的最大障礙。

《大明王朝1566》裡,為什麼沈一石的家產只能賣給胡宗憲的親誼?

劇中提到浙江二十餘年來三任總督、五任巡撫唯胡宗憲一人與沈一石無賬目往來。胡宗憲清廉如此,幾乎沒有把柄。而這次將徽商牽扯進來,則授人以柄,為將來倒嚴去除嚴黨的大將提供口實。

可為什麼沒有立即倒嚴?因為時局。嚴嵩現在還不能倒,虧空的國庫尚需嚴黨填補,東南的大局還需要嚴嵩舉薦的國士胡宗憲扶撐。

“國不可一日無東南,東南不可一日無胡宗憲”,胡宗憲倘若不倒則嚴黨很難倒下。可一旦胡宗憲掃除倭寇,靖清東南則兔死狗烹,鳥盡弓藏之事即將上演。可憐可嘆!公忠體國的國之干城,殫精竭慮,如履薄冰,可最終還是成了朝局鬥爭的棋子與棄子。而更加令人唏噓的是,即使胡宗憲看穿了這一切,卻仍然選擇儘快蕩平倭患,而沒有像嚴閣老後來信中所要求的那樣養寇自保,徐殲自衛。

《大明王朝1566》裡,為什麼沈一石的家產只能賣給胡宗憲的親誼?

這讓我想起了胡宗憲在教導馬寧遠時所說的“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是聖人教導我們做事不問可不能可能,但為應不應該。”這也是對胡宗憲一生最好的寫照。

《大明王朝1566》裡,為什麼沈一石的家產只能賣給胡宗憲的親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