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高≠盈利,你所认为那些巨头其实一直在亏损!

我们经常会听到某某互联网平台估值多少亿,像美团大众点评合并后的估值为180亿美金,滴滴估值338亿,京东估值162亿美元。这些数字虽然会有点骇人听闻,你的第一反应是这些平台如此赚钱,但你知道这高估值背后隐藏了多少真相吗?

补贴一停 谁来买单

众所周知,像美团和滴滴这种平台,是靠烧钱来获取大量用户的体验,日活数量一增,忽悠投资人以获得高估值上市自然水到渠成。但高估值的背后平台究竟是盈利还是亏损,只有冷暖自知。像新美大估值将下降到120亿美元,滴滴估值也将减半。事实上,这些平台一直在亏损,滴滴在2015年至少亏损了100亿美元,这也印证了靠烧钱来获取市场占有率只是平台华丽的外套,但平台本身已经喘不过气,而且这些陋习一旦形成,就必然奠定了这种模式最终只会死路一条。

自从王兴宣布进入互联网下半场开始盈利模式,滴滴优步合并后垄断市场,使得平台许多老用户纷纷开始抱怨外卖红包金额少的可怜,网约车比出租车还贵,使得这些APP濒临在被卸载的边缘。胜在烧钱,败也在烧钱,靠这种模式吸引来的用户,一旦没有甜头可尝,自然会迅速流失,这时候忠诚度已经毫无意义,就好比你点了20元外卖时,平台减了15,你会觉得这个平台很不错,有优惠,但如果下次点外卖时,只减了2元甚至不减,你自然会考虑有没有其他平台优惠力度更大,曾经的那些大幅度优惠在此刻已经变得一文不值。

停止烧钱 用户从何而来

难道一个平台不靠烧钱,就不能吸引用户吗?当然不是,首先一个平台能否真正获得用户,是要看所提供的服务是否能得以服务于最基本的需求、真正的需求,不然即使烧钱也会烧错了钱,免费的东西谁都想尝试,哪怕自己并不需求。

就像你之前每天做公交或者地铁出行需要7元,但如果网约车费用只要5元,你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网约车,但如果当网约车价格升至30元时,你可能又会回归到公交。这意味着靠烧钱培养的用户习惯并非是真的习惯,换而言之,消费者只是习惯了有打折,而且更倾向于原本消费行为上的打折。在这一点上,美团和优店生活更占有优势,但美团目前更偏向于生活服务中的外卖领域,而优店生活将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吃喝玩可进行结合,与消费者建立广泛连接。

此外,在满足消费者真正的需求后如何提高成交率是重点,如果平台不靠烧钱补贴,而且在同质化严重的状态下吸引用户是一个很大的难题。然而这个难题并不是无解之谜,如果一个平台从消费者本身需求出发的同时,又将消费者所习惯并青睐的折扣进行统一化,打造一个循环消费体系,用户忠诚度自然就会上升。就比如优店生活始终将平台、商家和用户处在一个平衡互利的状态,而异于美团靠补贴缩水或者提高商家扣点来盈利。

烧钱大战逐渐将成为历史,未来的商业模式既要出发于用户需求,同时也要维持用户的需求,野蛮生长最终只会残延苛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