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正是"冬病夏治」的好時機,那什麼病適合「夏治」呢

三伏天,是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謂的"六邪"中的暑邪。

所謂的"伏天兒",就是指農曆"三伏天",即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時間。 可以這樣理解:"伏"就是天氣太熱了,宜伏不宜動。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稱之為"伏",是因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內。三伏是中原地區在一年中最熱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農曆計算的,大約處在陽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之間。

三伏天,正是

三伏天 - 冬病夏治

冬病指某些好發於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變,如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風溼與類風溼性關節炎、老年畏寒症以及屬於中醫脾胃虛寒類疾病。

夏治指夏季這些病情有所緩解,趁其發作緩解季節,辯證施治,適當地內服和外用一些方藥,以預防冬季舊病復發,或減輕其症狀。

三伏天,正是

夏天人體陽氣旺盛,抵抗力較強,選擇這個季節對慢性疾病進行防治,可以在冬季到來之前全面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有效防止冬季常見疾病的復發,並有利於徹底根治。

什麼病適合冬病夏治?

適合進行“夏治”的“冬病”主要包括三類,即: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等慢性呼吸道疾病,慢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腸潰瘍、慢性結腸炎等慢性胃腸病,以及類風溼性關節炎等頑固的脊椎關節性疾病。

三伏天,正是

冬病夏治的手段有哪些?

冬病夏治期間,應注意夏季特點,從飲食、藥物及起居方面綜合調養。

首先是慎用辛燥之品,以防傷陰。夏季氣候炎熱,易傷陰液,而辛溫香燥之品容易導致燥熱內盛,暗耗津精,所以應慎食肉桂、花椒、大茴香、小茴香、狗肉、羊肉和新鮮桂圓或荔枝等等。

三伏天,正是

其次是忌大量服用寒涼之品。夏季炎熱,往往易貪涼飲冷,若大量進食寒涼之品,則易致中陽受損,脾胃虛弱,甚至損及一身之陽氣,輕則洩瀉腹痛、噁心嘔吐,重則造成陽虛宿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