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期的满清八旗军为什么这么弱,被几千农民军追着打,原因不复杂

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事件,在这场起义中,满清政府的正规军面对太平军屡战屡败,简直不堪一击,最后不得不依靠汉族地主的民团镇压起义。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都说“辫子兵”厉害,什么“辫子兵不满万,满万不可敌”,那么为什么清朝末年的满洲兵如此窝囊?当时满清正规军堕落糜烂到什么程度呢?

后期的满清八旗军为什么这么弱,被几千农民军追着打,原因不复杂

满清建国初年,八旗入关,几乎所向披靡,明朝正规军要么投降要么被击败,李自成起义军也惨败,所以当时的八旗军可以说是打遍天下无敌手,后世人戏言“明末就是满洲八旗的乐园”。

但是,满洲八旗仅仅过了一代人其实就不行了,康熙年间爆发的三藩之乱,为了平定这场叛乱康熙已经开始依靠汉军作战。

吴三桂就曾嘲讽八旗军:当年入关时的精兵猛将都去哪了?

满洲八旗军的蜕化是情理之中的,当年在关外满洲人过着近乎渔猎的生活,战斗是他们发家致富的唯一手段,整个民族都是以战斗为主。

但是入关后,满清政府将十几万满洲八旗养了起来,这些八旗军享受最好的待遇,拥有良田豪宅,妻妾成群,美食佳肴,绫罗绸缎,安逸的生活让他们失去了昔日的武勇,短短十几年就已经不再是曾经骁勇善战的八旗军了。

康熙被迫重用汉族绿营兵镇压了三藩之乱。

后期的满清八旗军为什么这么弱,被几千农民军追着打,原因不复杂

后世的满清经历雍正乾隆数朝,绿营兵也开始逐渐腐化堕落,乾隆朝就已经出现士兵不会骑马不会射箭的情况。

到了道光年间,随着鸦片的输入,无论是八旗军还是绿营兵都有“两杆枪”的情况,国家军队彻底腐败,丧失了战斗力。

另外,满清国防的重点在京畿,在北方,南方留守的军队多是二流甚至三流部队,更兼山高皇帝远常年无战事,充其量只是保安大队,根本不具备真正国家军队的战斗力。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随着太平军的勃兴,清军腐败堕落战斗力低下的情况彻底暴露,初期面对人数不多的起义军,竟然屡战屡败,失地千里。

后期的满清八旗军为什么这么弱,被几千农民军追着打,原因不复杂

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一旦承平日久就会出现军队战斗力严重下滑的情况,满清也不例外。

满清自1644年入主中原,到1851年太平军兴,两百年的时间早就磨灭了八旗军的锐气,汉军部队也不复当年之勇,因此被朝气蓬勃的太平军从广西一路打到南京。

最终,清政府被迫用江忠源的“楚勇”曾国藩“湘军”李鸿章“淮军”之类的汉族地主武装镇压农民起义。

汉族民兵对起义军厮杀十几年,起义军被镇压,满清政府得以苟延残喘,但是这一招直接抽空了满清的元气。

汉族地主势力开始控制大清帝国的命脉,最后,淮军后裔袁世凯逼迫清帝逊位,满清灭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