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鳌拜这个人物,想必大家的第一印象,应该就是由周星驰主演的电影《鹿鼎记》中,那个长着满脸胡须的满清第一勇士鳌拜了,在影片里面,鳌拜被描述成一个嚣张跋扈的形象,不仅只手遮天,还狂傲嚣张,面目狰狞,十分变态。
但是历史上真正的鳌拜,真的就像许多影视作品上面所描述的那样?也不尽然,鳌拜是被历史黑化的一个人物,其实他也有优点。
在皇太极还在位的时候,鳌拜就早早地跟随着皇太极四处征战,上战杀敌立功无数。等到皇太驾崩后,还联合正黄镶黄两旗,反抗多尔衮,可以说是三朝元老。后来,大清成功入关,各种反清势力又极力反抗,鳌拜带领着军队,将这些势力一一铲除,大清才得以稳坐江山。
可以说,鳌拜作为满清第一勇士的称号,是毫无疑问的,无数次出生入死,创下赫赫军功。这时候的鳌拜,对大清的忠心,可是有目共睹的,要不然皇帝也不会丧心病狂给鳌拜这么高的位置,以至于最终给他辅政大臣的权力。帝王对功臣的赏赐是有分寸的,不是胡乱赏赐的,足以见鳌拜起码在那个时候,是赢得了皇帝的信任的。
鳌拜也由于战功显著,获得了许多奖赏,手上大权在握。
权力,在男人身上可是一种好东西,一旦得到足够的权力,人就会膨胀,本性就会发生偏移。鳌拜同样如此。
鳌拜仗着军功显赫,心里也开始有了一点小九九,打起了自己的算盘。“老子出生入死,打了无数场战,凭什么就得将功劳让给那个高高在上的幼帝,就算是不能得到全部,我也要做到人臣之极。”鳌拜这时候的心里开始不平衡了,野心也逐渐大了起来。
顺治帝死后,传位给玄烨。由于皇帝年纪尚小,于是命鳌拜、索尼、遏必隆、苏克萨为四大辅臣。这四个人都是满清的功臣,其中又以索尼为首,大清让这四人一起,不仅可以互相牵制,以防一方独大,还可以继续利用他们辅佐幼主。四人之中最有想法的就是鳌拜了,他在四人之中排名最后,一直都很不满。
而首辅索尼因为年岁已高,本心只想熬到退休颐养天年;位于第二的苏克萨哈,早年追随多尔衮,多尔衮败了后,他又转投顺治,这个行为简直就是卖主求荣,十足十汉奸模样,被其他几人不屑入眼;遏必隆排名第三位,但事事都靠鳌拜撑腰,自然无法对鳌拜造成威胁。所以鳌拜一直在等待。
索尼病死之后,首辅的位置总算空了下来,鳌拜的机会来了。但是,排第二的苏克萨哈顺位成为首辅,这让鳌拜感到非常尴尬。于是,他打算除掉苏克萨哈。康熙力图阻止,但因手中无实权,无奈苏克萨哈最后还是被鳌拜处以绞刑。
因为这件事,孝庄太后着急了,立马决定跟索尼的孙女联姻,让玄烨早点结婚,然后开始准备亲政。
鳌拜在这时候,已经顺利铲除了路上的石头,成为辅臣之首。康熙帝亲政后,对鳌拜越来越不放心,因为年龄尚轻发言力不强,在朝中的大臣们压根都听不进去。而且,两人因为苏克萨哈一事,也有了矛盾,康熙已经察觉到鳌拜对他的威胁了。
康熙亲政后,大权在握的鳌拜却并不想将权力还给他。康熙面对鳌拜,敢怒不敢言,始终下不了决心。
很多跟随鳌拜的部下,也开始对皇帝的意思有所察觉,准备密谋造反,还准备先下手为强。而鳌拜毕竟是跟随大清多年的人,大清毕竟对自己不薄,该有的东西也都有了,让他起兵造反的话,又觉得以后对不起先帝,更对不起自己,于是他的心也软了下来。从这来看,鳌拜其实还是忠心于大清的。
其实孝庄太后一早就看出康熙的想法,她对皇帝说:“如果鳌拜不死,你永远不能独揽朝政,更不可能是一个真正的皇帝”,而正值年少轻狂时的康熙被这么一训肯定受不了,最后还是设法把鳌拜关于牢狱困死。
鳌拜到底有没有打算造反,只有他自己知道。但我们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是谁,只要挡住统治者的路,造成威胁的,统统都会被除掉。
因为只有死去的人,才能永远的对大清表示忠心。
閱讀更多 靜說歷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