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考试的制度是怎样的?

白天看星星8410

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一直延续到清朝末期,科举制在我国一共持续了一千三百多年,旨在为国家选拔人才,使很多底层的人民能够进入国家管理层,并且使读书人能快速进入上层社会,从而施展自己的才华抱负。科举制也打破了以前人们依靠门阀氏族当官的特殊方式,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

一般情况下考试要经历乡试、会试、殿试。他们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只有参加了乡试成为举人才有资格参见会试,而会试中会录取前三百名,被称作贡士,所有贡士有资格参加皇帝主持的殿试。

但是要参加乡试之前您必须要有秀才的身份,在古代这个身份的得来极为不易,有些人终其一生也不能获得一个秀才的身份,一方面秀才是一个读书人进入仕途的起点,只有获得秀才身份才能参加更高一级的乡试,从而真正进入自己的仕途之旅,另一方面成为秀才在古代可以拥有不同于平民的特殊地位。秀才不用服徭役;秀才可以免费在官办的县学里面读书;秀才可以穿长衫;秀才也不用给当地官员行跪拜礼,仅需作揖即可。

要成为秀才需要参加童生考试,而童生考试,依次又需要县试、府试、院试三级,院试合格者成为秀才。成为秀才参加乡试,在省城举行,三年一次,考中者称为举人,第一名就是我们熟知的解元。成为举人可以参加会试,考中的成为贡士,第一名被称为会元。最后就是这些贡士参加殿试,考中的被称为进士,而进士的前三名就是大名鼎鼎的状元、榜眼、探花。自此这些进士成为天子门生。


环球网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因为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对我国古代专制社会中后期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观念和社会风尚有重大影响。

初立

在隋朝以前,我国的官吏选拔制度各代不同,但荐举任官制一直占据主流,汉朝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的权力落入世家大族手中,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

隋朝建立后,隋文帝和隋炀帝相继进行改革,废除九品中正制,创建科举考试,以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将取士选拔官员的权力收归中央。

隋朝的科举考试还不成熟,是地方荐举与中央考试的结合体,开皇七年(587)定制,开皇十八年(598)分科考试,此时仅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

隋炀帝即位后,增设至文才、武艺、品德、治能等方面十科,依然由文武五品官以上荐举。同时还设立了进士科,用诗赋、试策进行考试,这是科举制确立的重要标志。

完善和发展

唐宋两朝沿用并完善了科举考试,使其制度化。

唐朝科举分两种:每年一次的常科和皇帝临时举行的制科。常科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科,其中秀才科被唐高宗废除,明法、明书、明算考的显然不是治国之才,所以不被重视,因此明经和进士成为常科主要应试科目。

制科名目繁多,较常见的有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博学宏词、才堪经邦、武足安边等科。不同的科难度和录取情况大相径庭,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

唐朝已经出现比较正规的考试程序,考中者的去向安排也比较明确,逐渐形成制度。

唐朝科举还有两个大的变革,一是武则天于长安二年(702年)设立了武科考试,由兵部主考,选拔可为统帅者,进入军队统战。二是武则天开创了殿试,相当于对考生们来一场面试。

宋朝科举继承唐朝,但更为完备。进士科进一步成为重中之重,并且殿试也成为常设,由皇帝亲自考察这些考生。

宋朝在考试内容方面转向以经义为主,考试规则进一步完善,极力保证公正阅卷以及防止舞弊。

强化和固定

明清科举仅设进士一科,而且考试内容及形式完全固化。朝廷规定试卷应"代圣人之言",以程朱理学观点指导作文,并且试卷只能用八股文体写作,考试程序也更繁琐,增加各级预考,形成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一环扣一环的考试顺序,将学子扣在了考试里。

从明朝中叶起,科举地位日重,不是进士出身在朝廷上很难走远。

武举方面,明末崇祯四年(1631年)开始武科殿试,设武状元。

八股文的思想固化弊端在明末已经暴露无疑,清初有大臣建议改革,但清统治者为推行文化专制主义,除了分满人、汉人两榜录取以优待八旗子弟外,其余照搬明朝。

消亡

清末我国遭逢五千年未有之变局,革新政治、发展科学文化已成必须,然而僵硬的科举考试成为它的重大障碍。同样,随着旧式作战方式和技能的过时,武科考试内容也已陈旧。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武科考试正式废止。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廷下令"停科举以广学校",废除了行之千年的科举考试制度。


平沙趣说历史

科举制度从隋朝创立,唐朝开始正式实行,结束于清朝光绪年间,为历代王朝选拔了无数优秀的人才,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一直紧紧伴随着中华文明史。

科举制度是指朝廷允许普通民众自愿向官府报名,然后经过分级分科考试,依照成绩从中选取人才和授给官职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得名科举。

一千多年来,科举制度也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步地改进和完善,但也有一些基本的制度是一直保留的。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但在这之前还得先经过童试

童试

童试又分三级:县试、府试和院试。参加考试的人,不论年龄大小,一律称为“童生”,有的一直没考过,须发皆白了依然称为童生。县试由知县主持,考期多半在每年的二月,参加考试的童生在报名时必须填写姓名、籍贯和三代履历。府试由知府主持,院试由朝廷派遣的“学政”(负责一省的教育官员)主持。院试合格,就称为生员,也就是一般所叫的秀才

秀才也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禀生”,可以免赋税,还由政府按月发给粮食;二等的叫“增生”,不供给粮食,禀生”和“增生”都是有一定名额的;三等的是“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成为了秀才这就具备了参加上一级考试也就是乡试的资格。

乡试

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由于是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闱。主考官由皇帝亲自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通称举人,其中第一名叫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乡试中举,就可以成为“老爷”了。考中了举人,可以做官(得看有没空缺),也可以继续参加会试。

会试

一般乡试后的第二年在京城举行,因在春季,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官员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皆可应考,一般录取几百名不等,统称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

科考的终极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参加殿试的是会试通过的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共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

考完宣布名次后,所有进士都去出席由礼部举办的“琼林宴”,到孔庙参拜孔子,而后由礼部将进士的名字刻碑立在国子监,称为“进士题名碑”。殿试之后,除状元、榜眼、探花三名可以直接授予官职外,其余进士还要再进行一次朝考,朝廷综合会试、殿试、朝考三项成绩分别授予不同的官职。

考试内容

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八股文。八股文主要测试的内容是经义,从《诗》《书》《礼》《易》《春秋》,五经里选择一定的题目来进行写作。题目和写作的方式都是有固定的格式的。


惯与长夜

谢问!科举即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它与学校培养官员制度等组成了古代选拔、举荐官员制度,统称"选举制度"。选举制度与世袭制度对立,主要途径有九条:

(一)征召:天子仰慕某人的才德,特地指名並聘礼至京。

(二)辟举:汉代相府等机关的僚属多自行任用,谓之"辟",所辟之人,均无资格限制,或任过高官或布衣均可,唯才是辟。

(三)荐举:此途径广泛,官员对自己下属只要深知其才,都可以荐举为官。布衣也可荐举能人,能人还可身荐。事实上布荐和自荐者很少。

(四)吏员升官:须先在衙门服役,由官员推荐而升为官员。但因时代不同有所差异。

(五)任子或称荫子:高级别官员或重大贡献官员,其子中可由一人得到一个出身,或荫为入监读书等。是一种国家恩典。

(六)专业技术人员:有一技之长的如天文、历法、医术等可为专业官。起源很古老,《王制》::"凡执技以事上者,不贰事,不移官"。

(七)捐纳:即出钱买官,古称(此贝)选。汉景帝时即有规定实行捐纳作官。以上七条途径仅为选拔通常之才,得非常之才,则需下列二条途径:

(八)学校:学校在夏代即出现,《孟子》:"夏曰校,教也。"另有"序",分东、西序。东序为大学,居王宫之东,培养贵族子弟。西序为小学,为平民之学。古代统称为"成均",今韩国仍有此旧名。在殷商甲骨文中已出现。西周分为国学与小学。国学专供贵族子弟,乡学分散各地,为平民学习之所。因区域大小分为庠、序、校三种。小学优异者可升入国学。后期又有私塾之学,孔子所办即私塾一类。(余略)

总之,古代学校教育为培养官员的一种途径。

(九)科举:科举又分为(甲)乡贡、(乙)制科。科举制度起于隋,成熟于唐。宋代比较完善。明代开始进入鼎盛。隋打破九品中正法选官,以考试择优选拔官员,虽然科举制度较后世简约,但总是大创举之始。唐宋逐渐完善。

明、清科举考试制度规定,为简化文字,采用吕思勉示意图和我2001年《编志手册》中的简表代替。

附明清科举表





左说春秋

隋文帝在605年正式建立科举考试制度。距今天1400年。隋朝建立科考制度之后,历朝历代都延续下来,直到1905年科举考试制度废除。

科考给朝廷带来的好处很多。选拔官吏,笼络知识分子。它能让天下的士子抱着几本书读,而不去造反。有利于社会安定。

科考制度每个朝代都有区别,但大概都差不多。以下以清朝为例。

科举考试分成两大类,童子试和正试。童子试还分成,县试、府试、院试三种。童子试过关之后才能考正试。正试还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种。

县试,每年二月由县令主持考试。四类人不能参加县试,第一类,文艺工作者,当时叫戏子。第二类,罪犯。第三类,丁忧,父母死亡三年之内不能参加科考,百善孝为先。第四类,主考官的儿子。县试的话就是县令的儿子不能在本地参加科考。报名的时候要有保人,得有人证明你是良民百姓。保人最少5人,四个普通人,村里人就行:另一个是至少有秀才资格的文人。县试共考五场,第一二场都考八股文,第三场考诗和赋,第四五场考对于四书五经的理解。

府试,每年四月举行。有知府主持。考试的内容和县试一样。不一样的是,保人最少6人:四个村里人和两个秀才。

院试,由中央派来的学部官员主持。考两场,第一场考八股文,考两天。第二场还是考八股文,写一首诗,考一天。所有的考试都要默写一篇文章:圣谕广训,就是皇帝说过的最要紧的话,每年都得默写下来。每次考试这是必考的,后面就不在说了。

院试考试合格的叫“生员”,俗称秀才。有秀才资格就可以参加正试了。

乡试,每年的八月开考,初九一场,十二一场,十五一场,共三场。初八晚上进考场,一人一屋,门上锁。屋内有一煤油灯,一个人在里边吃喝拉撒三天(每场考完可回家,下一场考试的前一天晚上再回来)。有一小窗户,饭就在这个小窗户每天送进来。第一场考八股文七篇,第二场考一篇论文,第三场考实时测验五道题。考中的叫举人。第一名:解元。

会试,也叫春闱,每年春天开考。流程和规格和乡试一样。就是考试的具体题目不一样。考中的叫贡生。第一名:会元。

殿试,由皇帝主持。内阁拟题,皇帝选题。除此之外,考试内容还包括测问,就是我问你答。每篇文章要在一千字以上。所有试卷都由皇帝亲判。1761年之后,大臣判卷,前十名皇帝亲判。最后由皇帝给这十人做出排名。之后,四月二十六发榜,榜单贴在皇宫墙外。前十名取一甲三名。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

如果乡试、会试、殿试,都考中第一名,也就是说,解元会元状元于一身,叫做连中三元。但是中国历史上,连中三元的不超过五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