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在汕头大学的寄语“建立自我,追求无我”——对教育的启示

此处引用李嘉诚的演讲稿

李嘉诚在汕头大学的寄语“建立自我,追求无我”——对教育的启示

李嘉诚:

我年轻时经历贫病战争,令我悟出有感恩之心的价值……

毕业的同学带着汕大创意自强的信念走进世界有越级打拼的勇气,冲破命运迷宫,把有限变无限,击退蔓延处处的平庸傲慢,建设希望,重塑世界。

环境不是牢笼,在各行各业,你有实践力──把科技、现代化及工业化的优势,揉合成新。 你有检视力,知道如何守常持变,厘清障碍;面临抉择,掌握进退,处变不惊。

李嘉诚在汕头大学的寄语“建立自我,追求无我”——对教育的启示

你们是有追梦能力的幸运儿,你们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模样的?汕头大学"建立自我、追求无我"的理念对你重要吗?在林林总总"做好人""做好事"的口号中,一个自我中心的人看世界,和真诚有本心的人看世界不同。超级出众的人会常常问自己:我是 Prince Charming 或是 Prince Harming?你是魅力、功效之星,还是滔滔大论、制造问题的人?

李嘉诚在汕头大学的寄语“建立自我,追求无我”——对教育的启示

现代环境的新挑战,因循难立新平庸是条死胡同,在平庸圈套的死胡同徘徊,徒然浪费资源事倍功半;要探求不一样的方法,才可寻找到有价值的量变

建立自我,关键态度是"谦卑、谦恭、谦虚"……

立志要改变世界的人,有实质良心和才华同样重要你的领导能力能否服务好理想?你的深度与宽度决定你是解决问题的人,还是问题本身……

李嘉诚在汕头大学的寄语“建立自我,追求无我”——对教育的启示

有人认为我这把年纪,时间不再没有方向,时间就是当下。

晚上仰望星空,让我了解人的渺小,在漫漫长路上,很多时候也感到沮丧无力,但为了明天,我依然披上战衣,去思考、去感受、去行动,永不言倦──继续为公益求变,寻找更好。

亲爱的同学们、校友们,38年前,这里原是一片荒芜田地,创办汕头大学,尽管被人嘲讽是愚公移山,但我坚信只有推动教育改革,初心的许诺才能实践我要感谢一直支持我的朋友,是你们令我这孤独激情路上不感孤独。每次来到汕大,同学们一张张笑脸和爱,是我永恒的鼓励。

李嘉诚在汕头大学的寄语“建立自我,追求无我”——对教育的启示

今天之后,我会退下汕头大学名誉主席的职务,在这心爱的大地上推动教育改革的使命,将交由小儿泽楷和基金会同仁接力。同理心和慷慨良心,是一种选择,个中满足感,难以言传。大家同心,可实现更大的梦想。

过往一切深烙心上,向前眺望,我总是对大家能成就的未来带着期盼,同学们, ARE YOU READY?一生以理智、道德和诚信,致力为世界带来尊严和机遇,"建立自我,追求无我",活出真正胜利的人生

让我再次为同学们送上鼓励:"今天你以汕大为荣,明天汕大以你为荣。"

演讲稿OVER

李嘉诚为何许人也?福布斯连续15年蝉联全球华人首富宝座。生于1928年的李嘉诚早年经历了贫困、疾病、战争和父亲早逝的痛苦,这个生于潮州的年轻人有着“犹太人”般的经商的眼光和魄力。

疾病往往伴随着贫困和战争,李嘉诚的父亲患上了肺结核,因为父亲的疾病,李嘉诚常常买些医学的旧书,希望对父亲的病有帮助,这在鲁迅少年的时候也同样经历过(鲁迅经常去比他高许多的柜台买药给父亲吃,后来父亲死了从了医),李嘉诚的父亲在他14岁的时候死于肺病。这对李嘉诚是个不小的打击,他有痛苦没有人倾诉,因为没钱上学经常买些旧书,父亲死后就辍学打工养活母亲和弟弟妹妹。

当时因为日本侵占中国,李嘉诚家搬到了香港,广东人喜欢喝早茶,李嘉诚第一份工作是在茶馆里当伙计。这里聚集着三教九流的人,每天谈论着人生百态、社会各种小道消息,丰富了李嘉诚的社会经验。

他还当过钟表店的修理工、推销员,20岁的时候(1948年)当上了塑胶花厂的经理,22岁(1950年)创业创造了长江塑胶厂,“长江”取意于“长江不择细流,故能浩荡万里”。长江塑胶厂是李嘉诚的创业的第一桶金,真正让他富裕起来还是房地产。

1967年,社会动荡,香港人抛售地产转向国外,地价暴跌,李嘉诚低价购入大量地产。1972年,“长江实业”上市,1979年战胜了老牌的英资商行——和记黄埔,挤兑走了英国商行,独占鳌头,眼光开始投向海外,购入海外的港口、石油、通讯。李嘉诚逐步走上了亚洲首富。

回过头来,看他的演讲稿,如此简洁朴实。靠着他一颗强大的内心走到今天,他成功的关键是强大的意志力、求知的欲望、勇于挑战的勇气、坚持不懈的奋斗、持之以恒的恒心、实现自我理想价值和超越自我惠及天下人为己任,简言之为“建立自我,追求无我”。

现代人的生活物质水平、教育、医疗比起过去好了很多,为什么现代中国的教育还是培养不出世界人才?

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中国以应试教育为体制,以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的方式,以考高分、进入名牌大学为目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中国过去的历史、国外的历史、社会的现状和变迁几乎从学校里屏蔽和隔离掉了,课外书不许看,凡是与考试无关的统统关掉,把学生限制在狭隘的空间里,塑造成了笼子里的怪物。

更为有害的是灌输式的教育压抑了人本身,不能启发人自身的兴趣,打开自我的钥匙,形成个性和独立的人格,教出的学生是个空心人

以至于进入了社会,毕业生不能适应于社会岗位,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才能,没有创新创造的意识,循规蹈矩,逐渐趋于平庸。

没有自我,没有自我理想,没有动力,没有社会经验,没有勇气敢于挑战创新,没有毅力和恒心,构成了平庸的死胡同。

教育的改革首先要回归于人,以人为本,建立起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哲学、教育体系和教育体制,开启自我,追求无我,以有限追求无限,启动人内心无限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