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打了三年,赵国失败对五国不利,为什么都不肯援助?

230年的战国是一段动乱的时期,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一是魏国独霸时代,二是齐秦楚三强时代,三是齐秦赵三强时代,四是秦赵两强时代,五是秦国独霸时代。这段时间发生过许多次战役,但是最重要的要数长平之战。此战之后,秦国进入独霸时代。

长平之战打了三年,赵国失败对五国不利,为什么都不肯援助?

回顾这段历史,长平之战后,赵国战败,秦国从此一枝独秀,为侵吞六国奠定了基础。因此,许多人会疑惑,其他五国为什么不援助赵国呢?要知道,这场战争打了三年之久,足够有时间做出反应。其实,问题并非像表面看上去的那么简单,五国也有难处,表现如下。

长平之战打了三年,赵国失败对五国不利,为什么都不肯援助?

1.韩国。曾经的三晋盟国,因为地理原因,最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原本想要支援赵国,却被白起攻克缑氏、蔺两地,已经自身难保,没有能力插手长平之战的战事了。

2.魏国。也是三晋之国,却被秦国欺负得最惨。秦国的霸主之路,就是魏国的衰亡之旅。魏昭王怕了,不同意支援赵国,所以才有了窃符救赵的故事。

3.燕国。地处东北,远离中原,一直保持低调。秦国与燕国相隔遥远,暂时没有危险感。因此燕国不仅不帮赵国,战后还偷袭赵国之地,被廉颇打败。

长平之战打了三年,赵国失败对五国不利,为什么都不肯援助?

4.齐国。经过五国伐齐之后,齐国的第一任务是恢复国力。长平之战时,齐国也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曾举棋不定。然而赵王派人向秦国讲和,彻底打消了援助赵国的打算。

5.楚国。战国中期,被秦国揍了多次,国都鄢郢斗丢了。这还不是关键,楚国政权的特殊性不同其他六国,总是无法调动全部力量。

长平之战打了三年,赵国失败对五国不利,为什么都不肯援助?

除了五国内部的原因外,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那段时期处于秦赵两强时代,赵国军事力量不弱于秦国,只是经济差一些。因此,在五国眼里,如果秦国是虎,赵国便是狼,都不是好相处的。最好的结果是秦赵两国火并,他们渔翁得利。事实也是这样,秦赵举国斗了三年,赵国虽然失败,损失了45万人,作为胜利方的秦国,也伤亡了30万人。

长平之战打了三年,赵国失败对五国不利,为什么都不肯援助?

虽然在长平之战中,五国没有援助赵国,但是在一年之后的邯郸保卫战中,五国却不希望赵国灭亡,果断派兵支援,自此秦国兼并天下的步伐得以停止。然而,经过长平之战后,秦国已经一家独大,吞并天下之势已成,之后的四十年,不过是六国的苟延残喘。

参考文献:《史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