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隱士孟浩然,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岳陽樓屹立在洞庭湖畔,是我國古建築中的瑰寶,自古就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

”之美譽。

半生隱士孟浩然,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岳陽樓所處的位置極好。立於岳陽古城之上,背靠岳陽城,俯瞰洞庭湖,遙對君山島,北依長江,南通湘江,“湖水連天,天連水,秋來分澄清。”

岳陽樓是什麼時候建的,說法不一。一般人都認為是它始建於唐朝,後毀於戰火,北宋年間重建和擴建。

半生隱士孟浩然,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岳陽的出名,先得之於城,後得之於樓。城起於唐詩,樓立於宋文,堪稱中華文化的兩件瑰寶。

為什麼說“城起於唐詩”呢?這就要先從對比十分鮮明的兩位唐代詩人說起。

他們一個是丞相張九齡,一個是隱士孟浩然,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年),憑著詩的緣分走到了一起。

張九齡(678—740),一名博物,字子壽,韶州曲江(今廣東省韶關市)人,唐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名相。唐中宗初年進士,唐玄宗開元時歷官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中書令,唐代有名的賢相。

半生隱士孟浩然,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張九齡/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現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

半生隱士孟浩然,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孟浩然

當然他們並不是在岳陽認識的,初次相逢還要再往前推四年。那時張九齡已經有50歲了,進士及第後,已經做了二十多年的官,而孟浩然才四十一歲,剛過了四十年的隱逸生活,想有所作為,於是赴京趕考,卻落榜了。

他們一個身居高位,做了大半輩子的官,一個隱居鄉野當了半生的隱士,身份相當懸殊。不過,張九齡雖然達官顯貴,卻頗好隱逸之道【仕中戀隱】,熱衷於結交當時唐朝最著名的兩大隱逸詩人-------王維,孟浩然

半生隱士孟浩然,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孟浩然不過是落第秀才,卻能得如此看重,難免與張九齡推心置腹,樂談隱逸之道。

分別後,張九齡繼續仕途,先後擔任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中書令【唐朝施行三省六部制,中書令是最高官職之一】,而孟浩然則繼續做他的隱士,廣遊吳越等地後,再次回到了長安。四年後【公元733】舊友重逢之際,孟浩然遞上了一首干謁詩-----《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八月湖水平 ,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 ,波撼岳陽城 。

欲濟無舟楫 ,端居恥聖明 。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

半生隱士孟浩然,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所謂干謁,就是希望得到引薦,求得一官半職,就是“我想當你的跟班,請你收留我”的意思。

干謁詩是時代和歷史相互作用的產物。在唐代,門閥制度是很森嚴的,一般的知識分子很難得有機會登上政治舞臺。要想在政治上尋找出路,知識分子須向有權有勢的達官貴人求助,寫些詩文呈送上去,希望得到賞識,引薦提拔。

詩中對洞庭湖,進行了潑墨山水般的大筆渲繪,呈現出八百里洞庭的闊大境象與壯偉景觀,取得撼人心魄的藝術效果,亦稱得山水傑作。全詩以望洞庭湖起興,由“欲濟無舟楫”過度,婉轉地表達了想做官無人引薦的苦衷,和不能在天下太平盛世出仕為官、為民謀利而深感慚愧的心情。

半生隱士孟浩然,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這首干謁詩寫得十分委婉,但對於頗為仰慕隱士風骨的張九齡看來,猶如九天仙人落入凡俗泥潭,實在難以接受。臨別之際,一番長談,深囑孟浩然仕途險惡,暗藏殺機,步步兇險。

半生隱士孟浩然,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這首干謁詩的結果便是沒有結果,孟浩然依然沒有機會踏上仕途,在現實中實現自己的抱負。好友再次相聚又是四年後了,開元二十五年(737年),張九齡遭人陷害,相位不保,被貶為荊州大都督府長史。他深知自己仕途到此為止,一生的理想與心血,就此付之東流。

半生隱士孟浩然,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孟浩然得知消息,立刻快馬加鞭趕赴荊州,願在好友最困難之際,隨侍左右,朝夕論詩文。孟有《和張丞相春朝對雪》,張有《立春日晨起對積雪》,時開元二十六年正月立春,孟浩然在荊州長史張九齡幕。

三年後【唐開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兩人好友同年病逝,張逝於曲江,孟終於南園。

國學ll詩詞ll文化常識

歷史名人故事

頭條:今人還對落花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