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中的六大天規,指引中華五千年!

《周易》是中華上古天書,是公認的儒道兩家思想的源頭。也是影響中國人最大的一部經典。

一、亢龍,有悔

亢:至高的;悔:災禍。意為居高位的人要戒驕,否則會失敗而後悔。後也形容倨傲者不免招禍。亦指要懂得進退。

《易經》中的六大天規,指引中華五千年!

二、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意思是說:風雷相助,象徵增益。君子因此看見善行就傾心向往,有了過失就迅速改正。人生正是一個不斷修正的過程。英雄的長成、君子的養成,都是在必然的錯誤中修正錯誤、在艱難的進取中始終進取的過程。讓我們把過錯封留在過去、讓善美成長在未來,見善則遷,有過則改,以新的形象迎接新的挑戰。

三、蹇,君子以反身修德

蹇(jiǎn)是《易經》第三十九卦,原義為跛,引申為困難、艱險,行動不便。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每個人都會經歷“時運不齊,命途多舛”的時候。面對蹇塞的道路,《易經》告訴我們,要學會“反身修德”。

《易經》中的六大天規,指引中華五千年!

四、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鼎者,中華之神器、金甌之象徵也。正位,就是外柔內剛,自強不息、和平發展;凝命,就是集中精神,牢記歷史、不忘使命。擺正位置,凝聚力量,完成使命,君子正位凝命,一言九鼎。

五、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藝,也不會到處炫耀、賣弄。而是在必要的時刻把才能或技藝施展出來。隱藏,作為提升生命境界的技能和手段,所追求的是和這個生命境界相應的輝煌。

《易經》中的六大天規,指引中華五千年!

六、天道虧盈益謙,地道變盈流謙,鬼神害盈福謙,人道惡盈好謙。

“盈”為滿而將外溢;“謙”為不滿而能接受。天道是要使盈者虧損而補償不滿者;地道也是要使盈者溢出而流向不盈的一方;鬼神的本性也是損害盈滿者而福廕那些空虛者;而人的本性也是討厭滿盈者而喜好不滿者。

保持謙和的心態,對我們在為人處世中大有裨益,退能明哲保身,進能感化他人。修得謙和在,則能不煩不躁,一生都是幸福自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