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投資沒有時間期待 ,結果更能超期待

對投資沒有時間期待 ,結果更能超期待

前兩天看區塊鏈投資名人老貓的投資邏輯,他一直強調要投“有價值的資產”:“三年不看好的區塊鏈資產,我三分鐘都不持有。”

聯想到巴菲特也說過類似的話,如果一個資產你不打算持有20年,那麼你連持有20秒的必要都沒有。

然後就突然明白了李笑來一直強調的“要有場外賺錢能力”的另一層含義。

我原來一直以為“保持場外賺錢能力”是為了可以有持續投入,現在才反應過來,真正的意義或許是為了沒有時間期待。

投資賺錢的原因其實就一個,總結成公式就是收益率=無風險利率+流動性溢價+風險溢價。“流動性溢價”說的就是以時間換空間。

一筆錢被投資佔用的時候,投資人無法用來當期消費,投資要給予投資人一定的價值補償。理論上,時間越長,流動性溢價越高,從而收益越高。

如果你沒有場外賺錢的能力,你會寄希望於靠投資賺錢來維持生活(或發財),無形中就給了投資一個時間壓力--必須在某個時間段內賺回來錢,時間越短越好。

可是,投資是需要時間發酵的(即使是號稱瘋狂的比特幣,也是經過了7年才漲到3000美元),而這個時間沒人可以預測。畢竟,理論上的“時間越長,流動性溢價越高”實際上不是線性增長的。


有個朋友在我的建議下開始基金定投,才一個月就擔憂地找我:怎麼辦?還是虧著的。

我也是無奈。

貨幣基金(風險極低,歸到類固定收益產品)每天結息,固定收益產品也能隨著時間增長收益可預見地一點點疊加——可是,固定收益是沒法幫你賺錢的,只能幫你抗點通脹的壓力。

從長期來看,真正能讓人賺錢的一定是浮動收益類產品(股票、股權等)。

因為從產品設計角度看,固收產品是為浮動收益類產品作【槓桿】的。你想,金融的本質就是風險再分配,投資固定收益產品的人,你不承擔風險(或承擔很少的風險),憑什麼給你高收益呢?

以前跟客戶講資產配置的時候,會強調固定收益的配置一定要有,這是主食,但是如果想要吃得好,僅有主食是不夠的。固定收益產品會給你一個安全墊,當風險事件來臨時,不至於傾家蕩產。

但固定收益僅建議做配置的一部分,特別是年輕人,風險承受力高,浮動收益產品的配置比例可以往上走(有一個簡易參考,(100-你的年齡)*100%=浮動收益配置比例)。

而投資浮動收益產品很關鍵的一點,就在於“長期”。

還是以比特幣為例(沒辦法,比特幣比較極端,舉例容易)。有人問過老貓一個問題,一個比特幣現在就要2萬多了,現在買的人比起幾年前買的人,是不是不公平?

老貓是這麼答的:在比特幣10幾塊錢的時候買的人,能持有到1萬塊人民幣的,估計5%都不到;能繼續持有到現在2萬塊的人,更是少——而如果一個人能把一個10幾塊錢買的資產,漲了1000多倍後還能拿住,中間經歷無數次價格腰斬都不賣,那麼這錢是這個人該賺的——何來不公平?

畢竟,長期持有的耐心不是誰都有的。


當然,道理上都明白,但有一個矛盾點還是在:如果有場外賺錢能力,那我還投資幹嘛?

這問題一直掛在那兒,剛剛寫著寫著突然冒出了答案:

人的一生中,真正靠勞動賺錢的時間其實佔比大概只有五分之二。以80歲平均壽命為例,從25歲開始賺錢,到60歲退休,賺取勞動收入的時間是35年。退休後,大部分人是無勞動收入的。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投資收入(假設也無子女贍養),退休後到死亡的這20年所有的花銷,需要靠之前35年的勞動積蓄。

所以,設定投資的目標,比成為富翁更重要的,是先給自己的退休生活準備足夠的財務支撐——人還沒死,錢花完了是件悲傷的事——也就是說,我們之所以要投資理財的最終目的,是要在自己無勞動收入之後,還可以憑藉投資收入高質量地生活。

所以,投資是播種行為,追求長期結果,真正的收穫期是在退休之後,在此之前,需要有持續的場外賺錢能力。

而多久可以算長期呢?因人而異。不過可以推薦一個小辦法:現有資產翻一倍的時間算中期,現有資產翻倍再翻倍的時間算長期。

比如巴菲特,就認為10年算長期,因為巴菲特投資的目標年化收益率為15%,按照72法則,投資翻一倍所需時間約為4.8年,翻倍再翻倍的時間大約為9.6年。

這麼一想,人就可以淡定了。既然投資是為了長期結果,那麼短期的波動就可以忽略不計了。

投資總成績不理想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們總是高估了短期效果,而低估了長期結果。當投資的眼光放長遠,也就不會急於每個月都想收割一輪勝利果實了,會更有耐心去等待時光賦予投資以收益。

種子播下去之後,我們就,慢慢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