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國內外醫患一體化的發展,保險機構、藥企、醫生等各方如何協同?

在現代醫學愈發注重全流程、系統性和人文關懷的今天,醫生、患者等醫療主體需求開始變得多樣化、定製化,醫生的技術水平不再是唯一的評判標準。

患者的參與感、醫生的服務意識開始變得愈發重要。此外,藥品流通及支付手段的革新,皆成為醫療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在這樣的行業趨勢下,如何讓醫療和服務更可及、可負擔和可信賴,讓患者以科學的價格獲得對症、高質量的藥品和服務,醫療服務方如何整合拉動市場、銷售、IT 甚至監管部門合作,實現商業創新,已成為行業裡的共同話題。

在近日舉辦的2018 Digital Healthcare China 峰會(以下簡稱DHC)上,“醫患一體化”的概念被廣泛提及。

醫患一體化,是可以把醫生、患者、政府、醫療機構、保險、製藥企業等行業上下游產業串聯起來協同合作的商業模式,在美國已經有非常成熟的機制,比如 DXC Technology ,這是一家全球領先的IT服務公司,旗下業務涵蓋多個領域,而在醫療方面,其專注於通過數字化護理轉型解決方案,提升臨床護理和運營效率。

而在中國,與DXC一字之差的DXY(丁香園)近年來也在“醫患一體化”方面進行了佈局,這被認為是一套全價值鏈的解決方案,也是丁香園未來的核心戰略。

互聯網醫療健康興起,提出“醫患一體化”核心戰略

隨著互聯網醫療健康興起,定位於醫療行業價值連接者的丁香園,與醫療機構、醫生集團、製藥企業、保險公司等均構建了緊密的合作關係。

此外,近年來丁香園籌建互聯網醫院、發力在線問診、打造醫生IP、佈局醫療人工智能等一系列動作背後,其由服務醫生開始全面向患者端轉型的決心可見一斑。

因此,“醫患一體化”核心戰略的提出,可謂是恰逢其時。“完整的醫患一體化平臺,包含四個方面的主要內容:醫生教育、醫醫互動、醫患互動、患者管理。”丁香園副總裁、企業事業部負責人張偉介紹。

第一是醫生教育,這是整個醫療核心的根基;

第二是醫醫互動,醫學是一門需要終身學習的學科,醫生跟醫生之間的互動非常有必要,年輕醫生如果能夠跟資深的醫學專家進行一些定製化的交流學習,將大有裨益;

第三是醫患互動,通過互聯網的技術讓醫生和患者互動,不僅僅是物理空間裡,也在互聯網上;

第四是患者管理,患者入院前和離院後的環節,在公立的醫療機構裡目前做的還很不夠,但可以通過互聯網的方式做得更好,尤其是應用在很多慢病或重病上。

醫生IP的崛起,張強、段濤、於鶯、崔玉濤等一批優秀醫生,通過在互聯網平臺的耕耘,形成了不弱於醫院的醫生品牌。為了更好地服務醫生,幫助醫生打造IP價值,丁香園推出了一款醫醫、醫患直播互動工具——丁香播咖,自上線的短短7個月時間裡,吸引了數百位專家在這裡進行直播,他們來自數十個城市近兩百個醫院和科室,直播內容涉及心血管、內分泌、腫瘤等19個治療領域,上百個醫學話題在這裡被直播和討論,28萬多名醫生瀏覽觀看或參與互動。

丁香園醫患一體化戰略的成績單彙總

自丁香園明確了醫患一體化戰略後,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為了鼓勵醫療行業的發展與創新,共同為醫生和患者帶來更高價值的服務,每年的DHC上,丁香園都會評選出行業裡的優秀案例,頒發“MedDigital 創新獎”。

今年共有來自百時美施貴寶、東陽光藥、葛蘭素史克、輝瑞、利奧製藥、禮來、默克、雀巢健康、羅氏診斷、賽諾菲、雅培、住友製藥12 家制藥企業的 14 個項目獲得這一殊榮。

獲獎的14個項目分佈中,涉及醫生教育的有10個,患者教育有2個,平臺創業有2個。具體如下:

解读国内外医患一体化的发展,保险机构、药企、医生等各方如何协同?

不難看出,相比患者服務來說,醫生教育仍佔據絕大多數,這也與丁香園多年來在醫生端的沉澱積累是分不開的。

依託平臺上超過200萬的醫生資源,丁香園成為了製藥企業商業合作伙伴,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醫生教育,傳播製藥企業的影響力和品牌美譽度。

同時,患者服務、平臺創新,也為醫療企業及相關利益方注入了數字化創新活力,提升醫患服務能力。

搭建醫患一體化的核心之一是數據

丁香園取得耀眼成績的背後,核心是數據驅動。尤其是在醫患一體化應用方面,數據的作用更加不可忽視。丁香園創始人李天天認為數據有四大作用,分別是測量、連接、指導和過濾,指引行業內各方進行協同。

基於此,丁香園在服務醫生這一核心要義下分別構建了面向醫院、醫療機構、商業客戶以及大眾患者端多條業務線。在多年的積累中,丁香園掌握了醫患兩端大量核心數據,驅動各項業務長期高速健康發展,不斷為社會創造價值。

談及科大訊飛與丁香園當前正在開展的 AI 在醫學教育領域應用合作,張偉認為,將丁香園的專業學術內容與科大訊飛的先進人工智能技術結合,能幫助中國的醫生創造出更為便捷的醫學信息獲取方式,從而進一步實現對當前的數字化學術教育和互動模式的升級。

以丁香播咖為例,彙集了越來越多不同疾病領域頂級專家的專業知識和臨床實踐分享,它正成為中國醫生所偏愛的互動平臺和模式。在此過程中,通過與科大訊飛的合作,節約醫生手寫病例的時間,通過人工智能語音識別技術,為醫生創造更大的價值。

目前雙方的合作已經成功實現了第一個關鍵里程碑。“在後面的合作中,我們也將整合更多的行業力量,加快這一創新模式的不斷髮展。”張偉坦言。

在醫患互動方面,今年4月27日,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丁香園、睿琪軟件合作的國內首個皮膚病人工智能輔助診療綜合平臺,利用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輔助醫生,正式向臨床醫生開放使用。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尹恆表示,智能皮膚目前是面向醫生開放,能輔助診斷的病種約為85種,未來1-2年之內會擴大到300種,基本上覆蓋常見病、復發病。當準確度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也會面向大眾開放端口,目的是為了輔助皮膚病患者方便就醫。

要是AI出現醫療差錯怎麼辦?尹恆這樣解釋道:目前來說,AI不是取代醫生,因為AI給到的是一種診斷的提示,最終疾病的確診是需要醫生根據患者的病史以及AI初診的結果最終做出的判斷和決策。未來有一點可以做到,如果你不使用AI作為你的輔助,那你很有可能被使用AI工具的醫生所替代。

醫患一體化服務戰略完整價值鏈條:需要保險、藥企等多方機構參

從丁香園提出的醫患一體化戰略來看,參與者包含藥企、保險機構、醫生、患者等,那麼這個完整價值鏈條的各方均扮演什麼角色?

在DHC醫患一體化圓桌環節,來自保險、金融、醫藥流通企業和丁香園四方“坐而論道”,共同探討如何打造從醫生到患者到支付全價值鏈的解決方案。

信美人壽相互保險社(以下簡稱信美人壽)是國務院特批的首家壽險機構,由螞蟻金服、天弘基金、國金證券出資,重點發展長期養老和健康服務。

相互保險就是在平臺自願的基礎上,以互相幫助、共攤風險、共享收益為目的,會員繳納的保費匯聚成風險保障資金池,當災害損失發生時,則用這筆資金對會員進行彌補的互保行為,意味著用戶在購買了信美人壽相互保險社的保險,就成為信美的主人。

信美人壽相互保險社共同創始人兼副董事長、總裁胡晗表示,在業務領域,信美聯合支付寶發起的“寶貝守護計劃”,已幫助700萬個孩子提供10萬保額的常見大病保障。

此外還首創了國內保險行業陪審團制度,當用戶發生災害損失時,是否進行賠付除了有一些保險原則外,還設置了由會員來決定是否進行賠付的機制,這是保險史上第一例。

“信美人壽一直以來真心熱愛行業,堅持做有意義的事。作為行業的探索者,我們鼓勵成為會員的醫生參與產品的設計和定價,和丁香園一起關愛醫生、患者,為醫患帶來更多切實的保障。”胡晗稱,除了患者外,醫生也同樣需要保障和關愛。丁香園平臺本來就聚焦了大批醫生,後續可以合作開發專門針對醫生的保險,當然也可以和製藥企業聯合。

在金融服務環節,鎂信健康創始人張小棟介紹,一直以來鎂信健康致力於做患者的創新醫療支付專家, 在藥企的合作上為患者爭取福利,在醫療金融方面支持分期付款和療效保險。“鎂信是站在支付的角度幫助患者,解決整個中國醫療費用支出的問題。鎂信健康希望與丁香園一起,打造醫療一體化, 提高患者的選擇權,通過支付將醫生端和患者端全部連接起來,打造從醫生到患者到患者支付全價值鏈的解決方案。”

張小棟介紹,從2017年開始,鎂信健康與醫藥企業大規模合作,覆蓋全國150多個城市,400多家藥房,並與光大銀行推出聯名信用卡,不僅為中國患者在醫療方面,節約了數千萬元,而且提供了超過一千萬元以上的保費支持。即當患者面臨高額支付的時候,可以獲得醫療保障,最高的患者節約了40%的醫療支付費用。

他希望做一個患者個人的創新醫療支付專家。“我們與藥企合作,通過藥品的福利,醫療金融療效保險等各個方面,改變了中國患者買藥的支付行為,實現分期付款,甚至治不好把錢全賠給你,或原來比較昂貴的治療費用可以通過患者福利的形式讓患者可以享受到更低的折扣。”

在藥品獲取環節,111 集團高級副總裁郝景輝介紹,集團旗下有兩個核心產品—1藥網(B2C)和1藥城(B2B)。其中1藥城覆蓋的客戶是診所、藥店、民營醫院、基層醫療機構,共計十萬餘家。

針對C端消費者,1藥網跟100多家藥企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通過信息流、商品流、供應鏈給藥企賦能。

在消費者方面,他儘可能為用戶提供好的用戶體驗,包括無限制的藥品選擇、最低的價格、最快的配送。

丁香園副總裁、企業事業部負責人張偉認為,保險機構、金融機構、醫藥電商平臺、丁香園的這種組合,將形成新的醫患一體化應用場景。

它將醫患互動、患者管理構建成一個新的鏈條:信美人壽相互保險社提供患者的保險保障;鎂信健康在藥品可及性、患者支付能力上創造價值和服務;1藥網可以在藥品的選擇、配送上貢獻力量。丁香園則結合醫生教育、醫醫互動及其他的基礎設施,打通並構建一個完整的鏈條。

如此一來,只要再有其他的企業、專家、醫生參與進來,整個鏈條將在醫拉患的精準條件下跑起來,構建成的一個新平臺。該平臺不僅能讓醫療機構、保險等各方共贏,還能改善醫療服務。

國家政策層面也頻傳利好

就在行業從業者渴望強強聯合共謀發展的同時,國家政策層面也頻傳利好。今年1月4日,國家衛生計生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佈《關於印發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2018-2020年)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未來3年醫療服務改善工作進行了部署。

要求自2018年起,醫療機構要建立預約診療制度、遠程醫療制度、臨床路徑管理制度、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制度、醫務社工和志願者制度。

此次《計劃》具備兩大重點:一是要求在總結過去三年改善醫療服務行動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鞏固改善醫療服務的有效舉措,將其固化為醫院工作制度;二是突出應用新理念、新技術,創新醫療服務模式。

這一次的改善醫療服務行動的措施比第一次更具體,多次提到“醫療服務”、“以患者為中心”。比如以人文服務為媒介,構建和諧醫患關係;以後勤服務為突破,全面提升患者滿意度。

在今年2月,國家衛計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總結了2015-2017年這期間取得了積極成效,全國4100多家醫院可為患者提供信息查詢和推送服務,22個省份建立了省級遠程醫療平臺。

並表示,第一個三年行動計劃更多是改善醫院內的服務,來改善患者看病就醫感受。第二個三年行動計劃,把改善醫療服務延伸到醫院外,以醫聯體作為醫療服務組織模式,體現醫療服務一體化和連續性,使優質的醫療服務回到社區。

他山之石:DXC首席醫療官Robert Wah如何做醫患一體化

在美國,由於其發達的醫療資源和保險制度,醫患一體化早已高效運營。本次DHC峰會上,還請來了美國醫學會AMA千人主席、DXC首席醫療官Robert Wah,其分享了全球視野下醫患一體化的心得體會。

Robert Wah2016年加入DXC,該公司通過構建健康管理平臺,能夠將行業裡,醫生、護士、醫院、研究機構、醫藥公司、政府等參與者融入進來,並且做到信息共享,從而推動改善患者服務。

目前,他在美國剛開啟了一項研究計劃——“大家”。通過長期收集用戶的血液、尿液,記錄100萬健康人口樣本。“我相信這將帶給我們個性化的患者建議進而改善醫患關係。”Robert Wah坦言。

接下來,他希望服務1000萬到2000萬的用戶。這些用戶的數據將沉澱在開放健康互聯平臺OHCP,幫助他參與到“大家”研究計劃。

Robert Wah還分享了 DXC 在全球範圍內的其他醫學實踐。 比如說在英國,其組建了一個針對糖尿病的開放平臺,通過物聯網的技術連接患者的一些家庭設備,幫助他們更好的管理糖尿病症狀。

在中國其實也有政府或企業在從事幫助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的項目,比如貴陽的人口健康管理平臺。也有專門提供為不需要注射胰島素的糖尿病患者群體,這是一個非常具有挑戰性的人群,需要技術的輔助,Robert Wah相信技術能夠提供更好的信息,幫助醫療行業的從業者做出更好的決策。

不過,企業在使用患者的數據時,一定要對數據加密,保證用戶的隱私。歐洲今年5月份推行了EPRS,涉及到各個行業,懲罰金達到收入的4%,可以參照金融行業對於用戶的隱私保護方案。

一直以來,每每提到了醫患一體化服務的進展,Robert Wah認為醫患關係是非常神聖。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不斷地推動醫療服務提供方與患者之間的環境,那麼如何使用這些科技技術,卻是需要持續探索的。

或許2018 年將是醫患服務模式發展變革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從今年開始,數據驅動和智能技術將為醫生和患者創造更為卓越的價值和體驗;而行業的協同和融合,將讓整個價值體系得到更為高效的可持續發展。

在張偉看來,今天的醫患服務,也將包含更多的內涵,比如融合醫生教育、醫醫互動、醫患互動、患者管理的一體化服務理念和模式。它將成為行業參與各方實現競爭模式差異,以及業務效率提升的核心驅動力。也正是在這樣的發展模式下,行業協同的重要性,將達到前所有未有的高度。

“我們也將以開放的姿態不斷探索、創新,與行業各界一起,通過智能與融合,為醫療生態賦能,為醫生和患者創造更大的價值。”張偉說到。解讀國內外醫患一體化的發展,保險機構、藥企、醫生等各方如何協同?

*封面圖來源unsplash.com,基於CC0協議引用。

文|羅美

添加時請註明:姓名-公司-職位

後臺發送關鍵詞即可獲得相關好文

解读国内外医患一体化的发展,保险机构、药企、医生等各方如何协同?

近期推薦

2018基層醫療創新實踐峰會

聲明:動脈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動脈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文中出現的採訪數據均由受訪者提供並確認。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