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佛 佛~~~~

1)佛法从来都不是为世间另定基准,更遑论定出“二元对立基准”,故此,並非去“认定”或“否定”人生上所感知的际遇。


2)佛法指人生如梦、幻、泡、影,是指代表~“虚”,亦即指“世事、世情”只以表象模式呈现,但人所感受却尽皆不同,故此,曰:“虚”。

3)“世事、世情”就是万象,万象本质是“中性、空性”,一切感受只是由人心执取不同观念而界定的基准,而人心亦不断变化无常。

又此得知,对万象的界定只是人心所创造的感觉,既然人心的感觉又是无常,因此如同幻影,万象是“存在却不实在”,这个本质叫“诸法无生”。

4)万象本质“无生”,但并非否定其存在过程~“曾有”。

5)佛法指“不应执迷于人生感知”,但“并非否定人生感知”。

6)佛法说人生如梦如幻,是教人如何去用“智慧、勇气、能力”,去“面对梦幻”,并非“否定梦幻”。

万象际遇,以虚幻存在~“有”。

万象际遇,但却不实在~“空”。

万象际遇,虚幻存在,却不实在。

故此:

色不异空:看得见的,其本质跟梦幻无分别。

空不异色:梦幻的,其本质跟看得见无分别。

色即是空:看得见的,代表梦幻。

空即是色:梦幻的,代表看得见的。

感受的、思想的、行为的、累积体验的,全部也是跟以上本质一样。

眼所见、耳所闻、鼻所嗅、舌所尝、身所触、意所想,所感知的经历,本质都是以“虚幻存在,却不实在”,故此,并非否定那一刻的感知。

六根,指人体六种感知器官。

六尘,指人体六种感知器官所感知的万象。

万物是一个大集体活动,人类是万物的部份活动伸延。

人类的身心活动,叫“生命”。

生命跟外界互动,叫“生活”。

六根、六尘互动, 其实就是生活,亦即“际遇”,人生七十古来稀,人生只是七十多年的一连串“身心、外界”互动,存在却不实在,不实在地存在。

故此必须......

随顺际遇而尽心面对,

尽心面对后随顺际遇。

随缘而尽心,尽心后随缘。

六根、六尘互动,就是生活,佛陀说法45年,其实就是说如何用智慧去面对“生活的实相”,亦即绝不会否定人生所出现的一切,包括“人伦”。

人生是内心创造的幻影,既仍有幻影就要面对,一天仍有六根存在,一天就要面对这个“虚幻存在的人生”,因为感知功能使人必须面对人生,除非植物人,甚至死人,否则无可能不面对人生,万象如梦如幻是指“表象”及“感受”也无常,并非推翻否定眼前所出现的幻影。

故此,必会带着“虚、有”的智慧去圆融际遇,秉持“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心态去面对“社会、工作、家庭、健康”等等各种领域,真正的学佛修行人,一定是平易近人、魅力四射、有建树的可爱好人,绝不会是做一条社会消极寄生虫。

一句都尾,随缘而做、随缘而说、随缘而思考,最后“随缘而活”,努力随缘而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