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這些企業,央媽今年連續三次採取了同一項措施!

為了這些企業,央媽今年連續三次採取了同一項措施!

6月24日,中國人民銀行發佈消息,決定從7月5日起,下調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這是今年以來我國第三次降準,預計釋放約7000億元資金。從節奏上看,此次降準符合預期,但從力度上看略超預期,總體而言在意料之中。而今年前兩次降準,也都各具特點:

第一次是在1月25日,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正式實施。2017年9月30日,央行宣佈2018年對普惠金融實施定向降準。在完成相關統計工作後,降準的靴子終於在時隔近四個月之後落地。此次降準覆蓋全部大中型商業銀行、約90%的城商行和約95%的非縣域農商行,釋放資金超過4000億元。此次降準的最大特點是,對原有針對小微企業和“三農”貸款的定向降準政策進行拓展和優化,首次專門對普惠金融實施定向降準政策,以更好地引導金融機構發展普惠金融業務。

第二次是在4月25日,降低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降準1個百分點;同時,上述銀行使用降準釋放的資金償還中期借貸便利(MLF)。降準共釋放資金近1.3萬億元,相關銀行歸還MLF共9000億元,淨釋放資金近4000億元。央行明確要求,這些新增資金主要用於小微企業貸款。此次降準的最大特點是,首創以降準釋放出來的資金歸還MLF,既向銀行體系注入了長期資金,又適當控制了流動性的總閘門。

為了這些企業,央媽今年連續三次採取了同一項措施!

而最近這次降準,毫無疑問也不是“大水漫灌”,依然是一次頗有創新的“精準滴灌”。從對象看,此次降準幾乎相當於一次全面降準。除縣域農商行、農信社、村鎮銀行等農村金融機構外,大部分主要商業銀行被納入降準範圍。從方向看,此次降準是一次定向降準。對17家大中型銀行釋放資金約5000億元,主要用於支持“債轉股”項目;對其他銀行釋放資金約2000億元,主要用於支持小微企業。而且,相關要求納入宏觀審慎評估(MPA)。值得注意的是,縣域農村金融機構在今年三次定向降準中,均未被納入實施範圍。這主要是因為,這些金融機構信貸投放集中在小微企業和“三農”領域,較早就享受了幅度較大的定向降準政策,其存款準備金率已經大幅低於平均水平。

支持“債轉股”項目,是這次定向降準的最大看點。通過降準釋放資金來加快推進“債轉股”,這是第一次。2016年10月,國務院印發《關於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槓桿率的意見》以及《關於市場化銀行債權轉股權的指導意見》,本輪“債轉股”工作正式啟動。但實施以來,儘管“債轉股”簽約項目較多,但雷聲大、雨點小,實際落地實施的較少,普遍存在簽約多、落地難現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債轉股實施機構能力、企業治理結構及配套政策扶持如退出機制等存在不足。其中,在流動性較緊的情況下,銀行資金成本上升較快,部分銀行意願不強,也是原因之一。因此,此次降準降低銀行獲得資金的成本,提升銀行實施“債轉股”項目的意願,有助於加快推進“債轉股”工作。但同時,央行對“債轉股”項目提出嚴格要求,明確定向降準資金不支持“明股實債”和“殭屍企業”項目,有助於防止出現“劣幣逐良幣”等現象。

此次定向降準的另一個目的,是通過降準來進一步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央行明確要求,郵政儲蓄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商行等中小銀行應將降準資金主要用於小微企業貸款,著力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這是央行貨幣政策結構性引導作用之一,之前實施過多次,也是落實6月2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的具體措施。這從正面激勵的角度提高商業銀行開展小微企業業務的意願,進一步增加小微金融服務的供給。在今年企業債券違約潮頻現的背景下,央行採用差別化的準備金率和差異化的信貸政策,引導金融機構進一步加強對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增強對小微企業、“三農”等領域服務能力。

為了這些企業,央媽今年連續三次採取了同一項措施!

當然,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不能光指望貨幣政策,也不是隻依靠央行出臺措施、銀行業金融機構執行實施。要真正緩解這個世界性難題,應該多部門聯動,採取全方位、立體式的措施,綜合施策,協同推進,並探索和建立長效機制。6月25日,央行、銀保監會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深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意見》,從貨幣政策、監管考核、內部管理、財稅激勵、優化環境等方面提出短期精準發力、長期標本兼治的23條具體措施,將金融服務小微企業工作推向深入。

應該說,近年來央行一直注重創新調控方式,在保持總量適度的基礎上,適當發揮結構引導作用,運用差異化的存款準備金政策支持結構調整就是其中的一種探索。2014年開始,央行就對小微企業和“三農”領域實施定向降準政策。今年來,央行三次實施定向降準,將結構性引導作用發揮得更為充分。如果加上《關於進一步深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意見》提出的增加支小支農再貸款和再貼現額度1500億元、通過資產證券化盤活信貸資源1000億元,今年以來央行累計釋放資金將超過1.75萬億元。

央行原行長助理張曉慧曾撰文指出,貨幣政策主要是總量政策,結構引導功能是邊際的和輔助性的,要注意避免過量使用結構性工具導致總量偏多等問題。這樣的提醒,是不是需要引起我們警覺呢?

為了這些企業,央媽今年連續三次採取了同一項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