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流通粮源增加 主产区小麦收购价格涨势放缓

市场流通粮源增加 主产区小麦收购价格涨势放缓

近日,主产区小麦收购市场依然呈现出比较平稳的态势,根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统计,截至6月30日,主产区2018年产小麦已累计收购2129.7万吨,同比减少1133.3万吨,其中:河北收购153.1万吨,同比减少30万吨;江苏收620.4万吨,同比减少286.6万吨;安徽收购241.5万吨,同比减少368.3万吨;山东收购356.7万吨,同比减少65万吨;河南收购463.3万吨,同比减少352.2万吨;湖北收购82万吨,同比减少60万吨。

从当前市场情况看,由于面粉的终端消费处于季节性淡季,库存消耗比较缓慢,再加上收购初期的积极入市收购,面粉加工企业的小麦原粮库存较为充足,采购进度也随之减慢,带动主产区小麦市场价格涨势放缓,部分地区的小麦价格出现下调。根据企业的报价来看,目前河南的安阳地区中等小麦进厂价2400元/吨,较上周上涨40元/吨;河北石家庄地区收购价2480元/吨,下跌20元/吨;山东济南地区收购价2470元/吨,基本稳定;江苏徐州地区收购价2300元/吨,也下跌20元/吨;安徽蚌埠地区收购价2300元/吨,保持稳定。

随着市场价格的波动,以及购销行为短期内的偏淡,有粮食的贸易商及部分农户惜售心理减弱,销售积极性有所提高,使得市场上流通粮源增加。但经过了前期的持续上涨之后,近日市场上缺乏对小麦价格有效的提振力量,新麦减产的效应也有所减弱,等待着后期的“厚积薄发”,市场购销双方的态度渐趋理性。由于部分启动托市收购预案的地区小麦价格已经超出最低收购价格水平,托市收购也陆续停止,新麦收购重心加速向市场化收购转变。

后期来看,预计短期内主产区小麦市场仍将延续目前的这一发展态势,而随着加工企业库存原粮的逐渐消耗,以及中秋、国庆双节的临近,面粉的贸易商备货增加,将会提振加工企业的收购积极性,对小麦价格也会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与此同时,秋粮收割上市的逐渐临近,将会使得部分持粮主体的惜售心理进一步减弱,再加上为了腾仓收购玉米也会加快小麦出售进度,预计秋粮上市前将会出现一波售粮小高峰,市场上流通粮源的增大,也将降低小麦市场价格进一步上涨的动力。当然,由于2018年产小麦的减产幅度较大,再加上南方部分地区芽麦等超标小麦的比例也较大,市场上质量好的小麦供应能力相比去年明显偏紧,在国家不提前拍卖库存托市陈小麦的情况下,进入4季度,小麦价格持续上涨的动力较强。

市场流通粮源增加 主产区小麦收购价格涨势放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