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看《舌尖上的中國》是什麼反應?

草莓味屠夫

外國人看完《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反應應該是被中國食物給震了,想移民也說不定,不過想說來十分有趣,外國人看中國的食物的真實反應,還真的曾經有中國留學生在國外親自試驗過,並且在某知名社交網站上討論分享過。下面給大家節選一些:

NO1,網友王同學說,想起在國外留學的時候,由於吃不慣外國食堂的那些“食物”,於是自己去超市買來食材,親自下廚燒了一鍋糖醋排骨,由於外國沒有抽油煙機這種東西,只能打開窗戶散油煙,結果十分鐘後全樓的鄰居都聞著香味來了,王同學用中國人的習慣客套了一下,結果一大鍋的排骨被搶的連渣都沒剩。

NO2,在英國留學的李同學有一次給她的英國室友做了一盤中國家常的熗拌土豆絲,給她室友感動哭了,說從來沒有想過土豆竟然這麼好吃。

NO3,小張在美國留學,有一次他媽來看他,給他做了燉肉和幾個家常菜,小張邀請兩個同班的女同學來一起進餐,結果第二天就這倆外國姑娘說我等畢業了我嫁給你都沒問題。

NO4,小趙在國外某常青藤大學留學,自認為是學渣無法為國爭光,但他確是系裡的明星人物,因為每次系裡聚會廚藝,小趙表示戰五渣的本人所做的中國菜果斷秒殺全院歪果仁,看著這幫人大快朵頤的樣子,小趙表示存在感滿滿,歪果仁也頻頻表示每次的聚會都是他人生的最幸福的時刻,而且所有的歪果仁都表示系裡有中國人是最開心最幸運的。


老豬的碎碎念

作為一箇中國人都能看《舌尖上的中國》一邊看一邊咽口水,老外也不會例外。而在舌尖播出後,有人將視頻上傳到youtube上,有一些人點了dislike ,留言原因是因為吃不到。

其實一直很好奇,外國人為什麼每天能夠忍受薯條,漢堡,蒸土豆這種索然無味的食物,難道他們沒有自己的味覺嗎?或者他們的味蕾天生就喜歡吃這種油炸食品嗎?但是事實並非如此,知乎上有個帖子說,外國人眼中的火鍋是什麼樣的?其中有人回答道,太好吃了,最後一家子把湯喝光了,簡直啼笑皆非。還有留學生第一次吃火鍋,一直感嘆竟然有這麼好吃的食物,而且從來不吃內臟的人,竟然吃了兩盤子毛肚。

記得上大學時候的外教,說自己最喜歡吃的中國食物就是煎餅果子,然後中午放學去食堂都會看到她在蘭州拉麵的窗口排隊。大學老師在英國讀博士的時候說道,她實在難以忍受英同學每天就吃一個沒有加熱的三明治,她晚上回到家都會認真的給自己炒兩盤菜,放在飯盒裡,第二天中午食用。在看她連續幾天吃著熱乎乎的飯菜之後,她的外國同學終於忍不住,過來問她吃的是什麼,她禮貌的邀請同學來家裡吃她做的菜,同學毫不客氣,立刻答應。說好的客套呢?

但是也有一些外國人,確實對中國美食無感的。有一個留學生把《舌尖上中國》第一集自然的饋贈播給同學看,同學只說了一句,

“ 我不認為這部把動物剁來剁去的紀錄片有什麼意義”。還有的外國人不喜歡吃麵和米飯,其實這也都是口味問題,沒有對錯。


曉娛

說個我們大學交流的英國水彩畫教授的故事吧

……………我是分割線…………………線………

15年的時候學校和英國的一所藝術院校搞學術交流,我們學校的老師去英國教中國畫,英國老師來我們學校教水彩。

老外剛到中國的時候什麼都不吃,只吃牛奶泡方便麵。還是冷牛奶。吃了2.3天他也頂不住了,就問哪有英國餐館,各位都知道,那種生意在我們這沒有生存空間的,我負責照顧他的衣食住行,就跟他說這還真沒有。但是可以帶他去嘗試中國美食,他住開始很牴觸,他認為中國的食品安全不行,堅決不吃。後來院長請吃飯。在飯店喝了點酒也吃了點東西。但是還是不是很習慣,直到他遇見了火鍋……他的價值觀完全顛覆了。之後的兩個多月。吃了不下100次火鍋,中午一頓晚上一頓……我都嗑了。不吃別的,就吃火鍋。後來回國了還給我發電郵,說他懷念火鍋,並且表示英國的火鍋根本不行…

沒想到這帖子還算蠻受歡迎,我就再講兩個關於老外吃中餐的故事,一個是我的,一個是我朋友的,我就先講我朋友的那個。

-----------------還是我,熟悉的分割線----------------

我的這個朋友是個黑龍江人,大學畢業就開始北漂,之後司職IBM,他們的公司是做那種大型的服務器組,以前我們的銀行系統用的服務器都是他們公司的,因為工作需要他得經常接待美國來的服務器維護人員,據他說,基本每2個月左右就會有維護人員來,來的都是同一批人,但是具體來的是那個不一定。來到中國進行服務器維護工作,工作完成後就回美國,最開始幾次來老美都是隻吃肯德基麥當勞之類的快餐,從早到晚都是如此,我朋友呢就開車拉著他們去吃麥當勞什麼的,時間長了一來二去的他就和這幾個老美關係熟了,其中一個老美和我的朋友關係比較好。之後我朋友覺得應該請這美國兄弟吃個飯,就帶他去吃了烤鴨,就和其他的老外見識到了神奇的東方魔法一樣,這個老外徹底被烤鴨征服了,之後的事情是這樣的,每次來中國做服務器維護的只有他了…而且下飛機第一件事就是去吃烤鴨…後來我這個朋友不再IBM工作了,這老外每次來了都會找他,吃個飯,聊個天什麼的。

PS:這老外一頓得吃兩隻鴨子…

~~~~~~~再說我的故事~~~~分割線~~~~~~~~~~

16年的時候我去烏克蘭國立美術學院學習,當時住的公寓。一同住的有西班牙人、法國人一家子、意大利人。再有就是我…我們基本每天晚上都是非正式國際會談。天南海北什麼都談,現在我們也經常再Facebook上聊天。

我們最長聊的話題是繪畫,建築和美食。意大利人基本都是在抱怨烏克蘭的意大利麵做的難吃,西班牙人說烏克蘭的麵包撒撒米不好吃。法國人就認為烏克蘭的紅酒啤酒泡酒都不行。其實烏克蘭的物價極其低,一瓶在基輔還算不錯的紅酒核算人民幣才幾十塊錢。一個羊角麵包8毛錢不到。我因為對烏克蘭的食物還算比較感興趣就把基輔比較有名的飯店都吃了一遍,包括當地的一種大眾快餐…胖子屋。胖子打哈打 俄語我不會拼,但是是這麼唸的。 我們也一起出去吃過幾次飯。大家都不是很滿意,這很有趣。西班牙人特別喜歡壽司,我們經常一起去吃。

有一天就聊到大家會不會燒菜的問題上,我就表示我做飯還是比較好吃的,經過多方慫恿,我就給大家做了一頓…

紅燒排骨…糖醋魚段…西紅柿燉牛腩…軟炸裡脊配黑胡椒和鹽…烤芝士玉米粒培根…這裡說一下…烏克蘭的芝士又便宜又好吃…

這頓飯我準備了一整天,因為很多的調料比較難買但是也都買到了。沒有炒勺我用的平底鍋做的…🤣🤣

等到晚餐,法國人準備的紅酒,西班牙人把他帶來的火腿拿了出來還買了好多的啤酒…意大利人因為回來的比較晚就沒什麼準備,但是後來酒不夠喝了他又跑出去買了好多的酒…老外確實能喝,不過我也不差。他們被我做的菜迷倒了,烏克蘭的豬排骨不像我們的,他們那裡的比較厚,但是非常軟爛還很入味。很不錯,牛腩很嫩也很理想,軟炸裡脊顛覆了他們對炸物的世界觀。法國人表示要立即學會這道菜怎麼做😳,我一步一步教給了他,意大利人回來的比較晚,啃火腿比較多,他表示我還得做一頓補償他沒吃的過癮🤣🤣,法國人的女朋友比較愛吃牛腩,她女兒也愛吃,魚段也是搶手貨意大利人沒回來就被吃光了。西班牙人認為意大利人太驕傲,本來給他留了,但是被西班牙人給吃了😂😂。

我還教她們喝茶,但是他們用勺子懟這件事我很接受不了,跟他們解釋很久他們才明白…

以上。


我們一起和稀泥吧

央視拍的美食文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已經播出三季,這三季24集節目一集不拉全部都看了,網友的評價雖然一季不如一季,也因為一些不嚴謹引發廣泛爭議,比如說美女大學生用食材製作口紅,推崇廣東的喝湯養生文化等等。

舌尖中國:治大國如烹小鮮。

總得來說看這部美食紀錄片是滿滿的飢餓感和滿滿的自豪感。為中華美食的豐富多彩,博大精深而感到無比的自豪。為生活在這樣一個美食的國度而感到幸運。

在欣賞節目的同時,又全面深刻了解了祖國各地的飲食文化,遍覽祖國各地的風土人情和大美河川,可以說舌尖同時也是一部風景紀錄片和旅遊宣傳片,看過舌尖的人就不想宅在家裡,就想著丟下一切,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以舌尖為指引,去祖國各地一邊欣賞沿途旖旎的風景,一邊尋找舌尖裡推薦過的美食一飽口福之慾。

2017年歲末到2018年年初,短視頻平臺異軍突起,經常在手機上觀看各種有意思的美食短視頻,其中看過不少印度大廚做飯的視頻,雖然飲食文化的差異不能就這麼認為印度的食物烹飪法就不如咱中國,但中國幾十種菜系,不論哪一種菜系在烹飪食物的過程中極其注重刀工,一把菜刀在廚師手裡道法就有幾十種,一個豬腰子在廚師手上能切出幾十種造型,還有烹飪方法,像什麼煎炸燜炒燻烤醃製等等也不下幾十種,烹飪食物的器具,也是林林總總,兼收幷蓄,異常的豐富多彩,一種簡單的食材在中國人手裡,不管是麵粉,大米,還是土豆總能像變魔術似的變幻出幾百幾千種新鮮的吃法,讓老外看了感覺真是不可思議。

舌尖中國:不只是美食紀錄片,更像是一部旅遊宣傳片,看過就想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總之一點印度是一個大國,但是不管多好的食材,在印度人手裡做出來的飯菜都是一堆稀糊糊。而中國的菜講究色香味俱佳,看著美觀,聞著噴香,吃著舒服,所以和世界各地的美食及烹飪文化一對比,作為一箇中國人,我是極其有優越感和自豪感的。

所以中國的飲食文化就是中國的軟實力,因為在吃上面講究,精益求精,力求吃得飽,吃得好,吃得精緻,所以我們中國人才會這麼聰明,人均壽命不斷延長,人民生活才會覺得美好,國家才能夠在短短的四十年間迅速崛起為世界第二大強國。

精美的食雕作品:中華美食十分講究吃的藝術,所以在中國吃飯是一件十分享受的事情。

看過舌尖後我就不擔心麥當勞和肯德基會把中國的餐飲打敗,我們很多年輕人可能容易接受西方的一些思想,但是老外的飲食文化永遠征服不了咱們中國人的味蕾和中國人的胃。

並且我堅信,飲食文化就是中國重要的文化軟實力,隨著中國經濟科技及全球影響力的不斷擴展,中華優秀的飲食文化必將為全世界各地的人民所向往傾倒,中國的美食必將讓世界各國的人民讚不絕口,中餐必將超越麥當勞,肯德基成為世界流行的主流餐飲形式。

因為中餐:不但美味,而且非常營養和健康。


胡侃砍

我是一名英語老師,我的同事是外教。我來談談她的想法。

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播放是在2012年,現在已經到了第三季。

節目裡的美食,數不勝數,我們常常在吃飯的時候,看著這個節目下飯。

我有次讓她看了看舌尖上的中國,她當時就震驚了。對於節目裡一些比較大眾的食物,比如火鍋,她表示是她最喜歡的。川味的菜,貌似俘虜了全世界人的味蕾。


而像有些食物,是連我們中國自己人也不是很多人都喜歡,像毛豆腐,長了毛,散發著臭味,這種文化傳統,估計會讓絕大部分老外無法接受。

而我的這個同事,對例如毛豆腐,活珠子等食物,表示強烈抗拒。由於文化的差異,也有不少老外,不能理解,甚至批判中國人吃狗肉,吃一些其他動物。


的確,他們會對美輪美奐的節目感到驚歎,對於一些食物也很喜歡,但不能全盤接受,畢竟他們有自己的飲食習慣。

因為他們沒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像美國,我們最後一個朝代開始的時候,他們的歷史才剛開始。對食物我們有文化傳承,各種做法,光一個雞蛋,我們就有蒸,煮,煎,虎皮,皮蛋等等眾多吃法,他們無法體會。


Lucas大叔

舌尖上的中國是中央電視臺拍攝播出的美食紀錄片,主要通過國內各地美食和習俗,反映不同地域的生活風俗和獨特文化,節目人文氣息濃厚,十分耐看。

對於從事美食行業的我來說,舌尖上的中國就是一場饕餮盛宴,兩季節目一共看了不下10遍,既為節目中讓人垂涎欲滴的美食所吸引,又被裡麵人物的悲歡離合所感動,不由得感嘆真是一部把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精華美食提煉出來的傑作。

12年,第一季節目在央視首播之後,在華人圈引起了轟動;14年第二季播出,同樣延續了熱度。小法有一位美國的朋友,十分喜歡中國的美食,自從4年前從加州來中國後,就徹底被中國的食物征服,經常和小法一起約著去探索不同的小店和美食。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播出時,正好趕上她回美國,沒看到節目,第二季節目播出時,我趕緊推薦她看,這讓朋友更加成了中國食物的擁躉,她和我說,雖然她還沒有深入瞭解中國文化,但只從裡面豐富多彩的各地美食,就可以瞭解中國的博大精深,而美國的飲食文化特別簡單,沒有中國這麼多的煎炒烹炸做法,也沒有這麼多的裝飾和味道,在中國美食麵前,美國的飲食就像是小兒科。

和這位美國朋友交流節目時,感覺由衷的自豪,希望以後國內能產出越來越多這類節目,這是中國的軟實力,通過這些節目的不斷輸出,國家能越來越強。


跟著小法吃吃的

外國人看到中國美食的各種烹飪應該會流口水吧!畢竟外國人吃的食物非常的單一。不像我們國家對食物的研究出神入化,講究火候,講究尺寸,可以說面面俱到。

記得以前看過一個新聞,韓國男藝人金禎勳,就是演宮裡面男二的。本來身材一直保持的很胖,後來來到國內的發展,首先吸引到他的就是中國的美食。每當不拍戲的時候,他都會去吃各種中國美食,一度讓他身材發福。演《武神趙子龍》的時候,已經有很多觀眾大呼受不了。

說起來韓國也是屬於亞洲國家,食物上多少有點相通。但實際上跟中國美食的差距還是不一般的大!更何況,那些經常吃土豆和麵食的其他國家的人呢?

舌尖上的中國把做食物的每一道工序都展現的淋漓盡致,讓我們這些吃中國飯的人都垂涎欲滴,更不要說外國人了!


簡單灬LOVE834

曾經因為公務接待的原因,帶過一個剛來中國的老外吃飯。

當時拿捏不住口味,吃西餐吧,他估計也覺得沒意思。

我當時靈機一動,掏出手機,從視頻網站裡找出已經播放了許久的《舌尖》。隨便點了一集讓那老外看,他看上啥咱吃啥。



結果他啥也沒說,咂巴著嘴巴,看著看著就迷進去了。雖然語言不是很通,但也開始比劃著問這問那。

我哪有那麼精通的英文,想比劃也比劃不出,只能抱以中國人神秘的微笑。

然後這老先生徹底沉迷了,拿著我的手機一路聚精會神,然後表示想吃這個,那個哪裡有,這是什麼東西…



最後我把他帶華強北後面一家“武漢名小吃”去了。點了碗舌尖裡面有的藕湯,又點了幾個小菜。然後這哥們就開始大嚼起來。

時候他告訴我,很OK,藕湯好喝,中國的美食節目很酷。對,他就是說很酷。



但他隨後又告訴我,想吃美味的松鼠桂魚,這…誰知道哪一集講了這道菜?


王司徒老百科

我是船員,船上有很多外國人,每個月都會回一次中國,自然跟他們一起下地吃飯機會就多了。1,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最愛燒烤和白酒,吃喝都是海量。2,緬甸人最愛吃火鍋,儘管還是覺得不夠辣,從不吃羊肉卻被涮羊肉征服。3,印度人愛吃川菜,因為夠辣。4,韓國人總是說他們的什麼什麼很好吃,每次吃任何東西卻是吃最多的人。5,碰到的歐洲國家的船員,除了動物頭部,腳,內臟,辣,什麼都吃。


滄海桑田247634761

有人做測試,把中國的方便麵放在高檔餐廳裡面作為一種高價美食,外國人竟然覺得特別好吃!


之前有外國友人,一來重慶就去吃火鍋!然後他表示:太辣了,而且很好奇的是為什麼肉要這樣煮著吃,難道不是油炸!朋友是從荷蘭來的,不太習慣中國的米飯,他們吃麵包為主食。

還有一朋友,是個中國通,火鍋、套飯、小面!樣樣都來!覺得很好吃!所以還是看口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