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危笑話,一個乞丐一天十頓飯,胡佛總統:何不吃肉糜?

20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危機期間,有許多嘲諷的笑話,不僅是一種笑話,更是當事人的一種無奈和悲劇。據1932年9月《幸福》雜誌估計,美國有3400萬成年男女和兒童,約佔全國總人口的28%的人無法維持生計(1100萬戶農村人口未計在內),流浪人口達200萬,僅紐約一地1931年一年中記錄在案的餓斃街頭的案件就有20000餘起。這一時期出生的兒童身材矮小,後來被稱作“蕭條的一代”。全美有330萬兒童失學,女孩子為了養家餬口冒著懷孕的危險以10美分一次的價格到街上賣淫。由於長期的營養不良,當美國參加二戰需要補充大量兵員時,因體質不合格遭淘汰的達 40%!

美國經濟危笑話,一個乞丐一天十頓飯,胡佛總統:何不吃肉糜?

胡佛總統曾經要求喜劇演員通過給人們以歡笑減輕大家的心理壓力。紐約大街流行這樣一首兒歌:“梅隆拉響汽笛,胡佛敲起鍾。華爾街發出信號,美國往地獄裡衝!”——摘自《富蘭克林·羅斯富全傳》

有一位教員勸一個小女孩回家去吃點東西,她回答說:“不行啊,我家是輪流吃飯的,今天該我妹妹吃。”又有一個小男孩讓人看他心愛的小兔子,他姐姐悄悄地對來客說:“弟弟以為我們不會把小兔子吃掉的,可是我們今天就要這樣做啦。”

何不吃肉糜

一個名叫莉蓮·沃爾德的社會工作者感到十分不忍,她問道:“為了讓孩子們吃飽,有些家長自己一連餓幾個星期,餓得直打哆嗦,骨瘦職柴,你看見了沒有?” 有一個有兒女的人滿腔怨氣地說:“咱們工人再也沒有養孩子的權利了。”馬薩諸塞州有一個牧師說:“我認得一家人,他們今年只吃小扁豆過活,買不起麵包啊。我們的孩子怎麼辦?”

美國經濟危笑話,一個乞丐一天十頓飯,胡佛總統:何不吃肉糜?

可是就在這種情況下,胡佛總統仍對記者們說:“我們美國根本就沒有誰真正捱餓。拿那些流浪漢來說,他們吃的就比過去什麼時候都好。紐約有一個流浪漢,一天吃了十頓飯。”聽到這句活我忽然想起了中國歷史上的一個白痴皇帝晉惠帝的名言,老百姓都沒飯吃了,為什麼不吃肉呢?真是無語了。

“爸爸,我們真的要面臨危機了嗎?”“不,兒子,寡頭們才面臨金融危機,我們面臨的是滅頂之災。”

問:投資銀行家和鴿子有何區別?答:鴿子還能在一輛寶馬車上留點“記號”。

問:投資銀行家和比薩餅有何區別? 答:比薩餅還能餵飽一家四口。

問:我想開一家小公司,如何做到?答:簡單。買一家大公司,然後等著它資產縮水。

美國經濟危笑話,一個乞丐一天十頓飯,胡佛總統:何不吃肉糜?

我今天想從自動提款機裡取點錢,它提示“資金不足”。我不知道這是指銀行自己還是指我。

假設去年您有1000美元,如果買了達美航空的股票,現在還能剩下49美元;

如果買了AIG的股票,剩下約12美元;

如果買了房地美股票,剩下約2.5美元;

如果買1000美元的啤酒,喝光後再把易拉罐送去回收站,還能換回214美元!

美國經濟危笑話,一個乞丐一天十頓飯,胡佛總統:何不吃肉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