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浒传》和《金瓶梅》中,武松有着不同面孔

在《水浒传》和《金瓶梅》中,武松有着不同面孔

武松,因了《水浒传》,名扬天下。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斗杀西门庆,妇孺皆知。其凌云志气、襟怀坦荡、快意恩仇,是中国人心目中大丈夫、真英雄的代言人。金圣叹将其评为“上上等人物”不是没有道理的。

我们知道,《金瓶梅》的故事从《水浒传》衍生而来,武松必定占有一席之地。这个武松,与《水浒传》里的前段描述相近,也是从景阳岗打虎开场,遇到武大郎。潘金莲勾引小叔,被武松严词拒绝,后武松出差东京,潘金莲勾搭上西门庆,合谋害死武大郎。区别在于后段:武松上狮子楼找西门庆索命,但没杀死西门庆,反倒误杀同事,因而被发配到千里之外,直到西门庆死后,才返回家乡,最终杀死了潘金莲。

那么,武松在《金瓶梅》有限的篇幅里,形象是否如在水浒里一样高大全呢?

在《水浒传》和《金瓶梅》中,武松有着不同面孔

先说说武松杀嫂的情节吧。

《水浒传》第二十六回:(武松)叫士兵取碗酒来供养在灵床子前,拖过那妇人来跪在灵前,喝那老狗(指王婆)也跪在灵前,洒泪道:“哥哥灵魂不远,兄弟今日与你报仇雪恨”,叫士兵把纸钱点着。那妇人见头势不好,却待要叫,被武松揪倒来,两只脚踏着她两只胳膊,扯开胸脯衣裳,说时迟那时快,把尖刀去胸前只一剜,口里衔着刀,双手去挖开胸脯,抠出心肝五脏,供养在灵前,喀嚓一刀,便割下那妇人头来,血流满地。

很血腥吧,但《金瓶梅》更加血腥。

《金瓶梅》第八十七回:这武松一面就灵前一手揪着妇人,一手浇奠了酒,把纸钱点着。说道:“哥哥,你阴魂不远,今日武二与你报仇雪恨!”那妇人见头势不好,才待大叫,被武松向炉内抓了一把香灰,塞在她口,就叫不出来了。然后劈脑揪翻在地。那妇人挣扎,把鬏髻簪环都滚落了。武松恐怕她挣扎,先用油靴只顾踢她肋肢,然后用两只脚 踏她两只胳膊,便道“淫妇,自说你伶俐,不知你心怎么生道,我试看一看!”一面用手去撕开她胸脯,说时迟,那时快,把刀子去妇人白馥馥心窝内只一剜,剜了个血窟窿。那鲜血就邈出来。

杀完后,

《水浒传》中武松又跑去狮子楼,将西门庆也杀了,杀完后,带回家“把两颗头结在一起”,对惊吓了邻居而道歉,并希望大家为他作证。提了两颗人头,径投县里来。

《金瓶梅》却描述,武松杀了潘和王婆后,跳过王婆家,还要杀她儿子王潮儿。不想王潮儿听见他娘这边叫,便知武松行凶,慌得走出街上叫保甲。两邻明知武松行凶,谁敢向前。武松跳过墙来,到王婆房内,只见点着灯,房内一人也没有。一面打开王婆箱笼,就把她衣服撒了一地。把八十多两银子,并些钗环首饰,一般皆休,都包裹了。提了朴刀,越后墙,赶五更挨出城门,投十字坡张青夫妇那里躲住,做了头陀,上梁山为盗去了。

同样的情节,对比可见,《水浒传》突出了武松坦坦荡荡,有理有节,有仇必报,兄弟情深的英雄形象。他虽然是杀人了,但想投案自首,并希望让四邻作证,希望得到官府的从轻发落。

在《水浒传》和《金瓶梅》中,武松有着不同面孔

但反映在《金瓶梅》里,同一情节却多出来许多细节,例如白馥馥胸口、搜括银子的描述,直接将大英雄从半空中拉下马来,塑造了一个狠心,贪财,暴戾的市井凡人形象,并顺理成章地一转身成为强盗。

这些不同,体现着《水浒传》与《金瓶梅》两位作者截然不同的创作思想,表现出他们对人生、世事完全不同的认识。

施耐庵无疑是正能量的,而《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却相反,他对人性的看法是灰色的。在他看来,人是复杂的,有劣根性的,这世界不存在完全的道德高尚、完美无缺的英雄。这种思想体现在这个从《水浒传》借来的武松杀嫂情节处理上,也体现在《金瓶梅》全书的人物塑造中,书中人物,无论是西门庆,潘金莲,还是家仆、官宦,几乎没有好人,个个自私无耻,趋炎附势,但每个人又各有各的亮色,西门庆也自有他的豪爽一面。

这也是为什么《金瓶梅》被称为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作品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