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種孩子,小時候看著很乖,長大後卻沒什麼出息

今天要講一個超乎寶爸寶媽們認知的問題,很多家長可能會覺得,那些學習較差、總是被老師喚家長來學校、打架鬥毆等的孩子都不討人喜歡,家長對這類孩子在生氣之餘,也很無奈。但多數情況下,他們都用孩子天性來安慰自己。其實這類孩子在長大以後,他們的朋友往往會覺得他有較強的溝通力,所以人際關係也會較好。

這幾種孩子,小時候看著很乖,長大後卻沒什麼出息

而還有些孩子從小就招人喜換,而且他們都有相似的一點,那就是聽話。他們基本不會違背老師與家長的意思,只要是別人要求做的或是幫忙的,他們就算不樂意也不會表達出來,只會二話不說地去做,其實這類孩子才較沒出息,為什麼這麼說呢?

這幾種孩子,小時候看著很乖,長大後卻沒什麼出息

1、 沒主見

"乖孩子"都有些討好型人格,他們知道只有自己聽話且順從父母的意思,父母才可能會開心,自己也不會被父母責罰,有些時候還可能被獎勵。所以他們都會照著父母為他們設定好的路線去走,就算其中有些事情並非是自己樂意做的,但想到如果不做就會讓父母失望,他們也要逼迫自己去做。久而久之,孩子會因為被安排習慣了,只有一味的服從,就變得越來越沒有主見了。

這幾種孩子,小時候看著很乖,長大後卻沒什麼出息

2、 內向

去觀察身邊聽話的孩子,其實很多性格都較為內向。他們會為了得到家長的認同,基本不發表自己的看法。多數時候只是像個"木頭人"一般在一旁聽著,有些時候可能想表達些意見,很快就被家長給"攻擊"回去,而這部家長往往有著自己的恰當理由,不管孩子是否能接受。這樣一來,孩子的溝通與表達能力相對就差了,孩子們自然就不會喜歡和他人交往,循環作用下,孩子就越來越內向了。

這幾種孩子,小時候看著很乖,長大後卻沒什麼出息

3、 害怕擔責

這部分孩子以後也不會有什麼擔當,因為父母們的一番話,會更加自責。其實孩子在面對事情的時候,是需要家長的鼓舞,並不是惡言批評,這樣只會給小傢伙帶來更大的傷害。他們長大以後就不敢再擔責了,寧願選擇漠視或是逃避!

所以,還希望家長們要科學教育,不要只注重眼前的"聽話"小利,儘可能地將孩子往正確的方向上引導。而不是做一個主宰者,將孩子的人生路給限定死。其實孩子也會埋怨,只不過被家長的"權威"壓制了,而這樣的後果可能使得孩子出現心理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