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人監管三千家食品經營單位 她和同事這樣執法

19人監管三千家食品經營單位 她和同事這樣執法

在南方溫暖的11月裡,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即“高交會”)再一次在深圳舉行。展會的成功舉辦有賴於高效得力的安保措施,那些挺拔的身影也就成了令人安心的存在。事實上,除了民警、消防等安保力量,還有另外一群穿著制服的人也在保障隱形的安全——“舌尖上的安全”。

19人監管三千家食品經營單位 她和同事這樣執法

有人的地方就會需要食物的支撐,深圳常年舉辦各類展會,會展的供餐問題成為食品安全重點保障問題。在目前深圳正在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的大背景下,食品安全顯得更為矚目。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食品安全監管人員周華英的使命,更是賽場,上演著一場又一場責任與安全的競賽。

19人監管三千家食品經營單位 她和同事這樣執法

周華英是深圳市市場和質量監管委福田局沙頭所的負責人之一。06年畢業後學習食品專業的她成為一名公務員,從事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一開始,周華英在白沙嶺工商所(現華強北監管所)執行日常巡查任務,2010年大運會前夕被調到福田局食品監管科,之後一直都在基層執法,這一做就是11年。提起選擇這一行的因緣,周華英說,算是機緣巧合,當初為了找一份與自己專業對口的工作,沒想到一做這麼多年,漸漸從中感受到肩上的責任。

19人監管三千家食品經營單位 她和同事這樣執法

今年9月,周華英調到福田局沙頭所,成為這個面積達18.9平方公里的轄區的負責人之一。自深圳進行大市場大監管體制改革之後,各監管所承擔了更多的市場監管職責,僅沙頭所轄區就有各類市場主體近6萬家,其中食品經營單位約3000家。沙頭所裡19位執法人員需要對這近6萬家市場主體進行監管工作,接受舉報、投訴、信訪、查處違法違規案件,以及完成各類抽檢任務。

19人監管三千家食品經營單位 她和同事這樣執法

早上8點,周華英打開電腦辦理公文、處理相關投訴文件,對當天的監管和執法任務進行分配後,就開始了一天的工作。人員分配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按執法任務的要求,每次出動檢查都必須至少2名執法人員同行,每組巡查路線佈置5到8個任務,面對稍顯緊缺的人手,只能通過分組檢查、盯防重點單位來調劑。

19人監管三千家食品經營單位 她和同事這樣執法

“女性執法員在執法過程中遇到的阻力更大。”對於這一點周華英深有體會,她曾經跟另一位女同事在檢查餐館時發現一批酒類無中文標籤,要求停止售賣並扣押,店主一看是兩個女的,對她們不理不睬,還把酒給鎖起來,周華英她們只好申請支援才算順利解決。因此,安排任務時都會盡量男女搭檔,為一些懷孕的女同事安排內勤工作。日常的檢查任務由例行檢查、專項檢查、投訴舉報處理、配合市食藥局檢查、大型跨部門聯合檢查等構成。

19人監管三千家食品經營單位 她和同事這樣執法

檢查中常有臨時狀況發生,遇上違法違規行為,調查取證必不可少。對違法違規情節較為嚴重的經營單位,一旦要使用查封手段,相關工作更為繁瑣,現場調查、拍照取證、制發文書、查扣工具、暫扣物品、查封經營場所等程序一一啟動;如果再遇上不配合執法的經營人員,花費的工夫就更多了。工作計劃要完成,原定工作時間總會延長,加班加點成了常態。不過家裡人都很理解她這份工作,兩個孩子都很聽話,工作之外的時間她都用來陪伴小孩。

19人監管三千家食品經營單位 她和同事這樣執法

福田位於深圳市中心,會展中心和各大酒店是重大活動舉辦地和接待場所。在她的工作表中能看到每年重大活動保障工作的記錄。每次接到此類重大任務,周華英在半個月到一個月的時間裡都是待命狀態:檢查食品經營單位提供的飲食、設備運轉情況,巡查監管周邊經營情況,這些工作貫穿活動舉辦期間及前後一段時間,每天超過12小時駐點巡查,24小時電話值班,解決隨時可能出現的問題。

19人監管三千家食品經營單位 她和同事這樣執法

在周華英的執法生涯裡,曾經遇到過不少棘手的食品安全案件。2010年,全國第一宗因食用含有鹽酸克倫特羅(俗稱“瘦肉精”)蛇肉致多人食物中毒的案件引發媒體的關注,周華英作為主要執法人員參與了本案件的處理,也是她剛調到福田局食品監管科處理的第一個案件。食用瘦肉精肉類中毒的案件較為稀少,尤其是吃蛇肉導致的更為罕見,在判斷是哪種食物引起的中毒症狀時遇到相當大的困難。

19人監管三千家食品經營單位 她和同事這樣執法

周華英和分局執法人員在事發後依法採取強制措施,對該餐館進行查封,協助疾控中心採取了包括八步蛇肉、八步蛇膽和八步蛇血液在內等7個樣品進行分析,通過進貨渠道和菜譜的確認,以及中毒患者的臨床表現所形成證據鏈條,最終確定了引發這場事故的元兇就是八步蛇,經營者也受到了應有的處罰。

19人監管三千家食品經營單位 她和同事這樣執法

工作中諸如此類新問題新情況常常會發生,隨著科技進步,食品網店、網絡外賣增多,還有職業投訴人的出現,成為周華英工作中的一個個新挑戰。但周華英心態很平和,對於這些新挑戰有自己的一套應對方法:“每件事情都會有新的要求、新的變化,沒有哪個監管執法任務是一模一樣的,都需要隨機應變。但始終不變的是按照法律法規來辦,按照自己的責任心、良心來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