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寧:創始人打大仗的必修課——組織結構

梁宁:创始人打大仗的必修课——组织结构

評價一個CEO的核心能力,第一是戰略能力,第二是駕馭組織結構的能力。

前天和一個創業的帥哥K聊天。K說起他們做完APP後,又做了一個網站,為了用網站做SEO,吸引百度流量,從而實現品牌曝光,為APP引流。

我隨口問,你放了幾個人做網站。K說1個。我就直率地講:你白乾了。

什麼是組織結構?

完全不是你看到的過去的企業宣傳冊上畫的那種樹形圖,公司分幾個副總,各管幾個部門……,那是給別人看的,不是給自己用的。

正確的組織結構的畫法:是畫出你的業務流程全圖。然後和你的團隊及HR部門一起討論,你們在業務流程的每個核心節點上,是否安排了清晰的崗位在負責。每個崗位的壓力點壓準了沒有,激勵考核是否到位?兩個有輸入輸出關係的崗位的工作量與資源配置,是否匹配。

只畫到這一步,只是檢驗你是否搭出了一個能夠維持系統運轉的班子,這遠遠不夠。

你需要在你的業務流程圖的旁邊,再畫一副圖——對手的業務流程和配置表。

所謂的競爭,就是對核心資源的爭奪。

所謂的競爭,就是沒有高維度武器前,用絕對配置優勢,打擊對手。

比如,李學凌剛創辦多玩遊戲網,正值17173如日中天。17173為每一個當紅遊戲製作一個子頻道,配置3-7名編輯。

李學凌的第一步做法,只做一個遊戲專區“魔獸世界”,為魔獸世界一款遊戲,配50個編輯。

一樣做法的時候,17173有歷史沉澱,有品牌優勢,7個編輯當多玩20個全職人員的威力。但多玩的50個編輯一起發力,總強於老品牌的7個老編輯。

所以,小公司挑戰大公司多半是這條路。

騰訊這樣的公司,投一個50個人的團隊,已經是大的不得了的投入。但如果騰訊投50個人做了,要麼,組織300人和企鵝對拼。要麼繳槍拉到。別心存僥倖。

所以,我聽說K在這個項目上投一個人,就直接建議他別幹了。因為,我知道同樣的項目,他的對手投了30個人。

競爭就是這樣殘酷,配置過低,而心存妄想,只會無獲而歸。徒然浪費了企業資源、機會成本、及員工心中的領導權威。

前天,和一個正創業的另一個帥哥T聊天。T產品能力很強,運營感也不錯,順利搞定了A輪。現在每天忙得要死,不停在各個崗位間跑來跑去,抓了產品抓運營,抓了運營抓設計,抓了設計抓銷售,哀嘆創業無人分擔。

我說T你出來和我坐一天。把手機關了,我給你講講大仗怎麼打。

所有能打仗的將軍都當過連長。因為連是最小的作戰單位。當連長要非常熟悉每個士兵每種武器的狀態和意義,做最細微精準的安排。

也有參謀、秘書出身的,見過大場面,懂得大邏輯,但是沒有當過連長,不曾在最基礎的戰鬥中,帶著自己練出來的兵直面殺傷。這樣的高端人才對戰爭的真實把握,其實是欠缺手感。就如同沒當過產品經理的CEO。

但是,一個好產品經理,和一個好CEO相去深遠;如同不能用一個連長的細碎算計來安排一場大仗。

如今火爆的互聯網金融、O2O、智能硬件都是大仗。如今拿到錢,拉起團隊衝進去的,都是牛B的連長。

但,這是大仗,很快會從千團大戰變成幾大集團軍對壘。

要比誰是戰略家。

誰能看穿整個生意的格局,駕馭複雜的組織結構,用組織結構,固化這行裡最優秀人才在自己陣營,建立配置優勢。用配置優勢去競爭。

我提醒T,你現在看到自己的產品,滿眼都是待優化的點,這是對的。但如果你要在這場大仗中勝出,還又更重要的事。就是駕馭組織結構,建立配置優勢。

但,你需要強迫自己抬起頭,看市場與對手的發展。這個生意的整體格局是什麼?你如何用加入、求合作各種方法買進執行力,補齊能力。

你需要在未來2年,每4個月,做一次組織結構的升級。

在熱錢催發下,產品幾乎同質。用組織結構去競爭,用配置去競爭。

如果產品到位,市場到位,組織能力不到位,配置不到位——那麼創業最悲催的狀況,莫過如此——你曾站在風口,但在風來之前,被蜂擁的豬群擠落懸崖。

市場總是大開大闔,一會兒在這裡關上門,一會兒在那裡打開窗。企業前進,永遠要補入新的能力,而曾經的配置優勢,1年後,也可能變成了歷史包袱。

所以CEO每日面壁,目光需要穿透三張圖。企業願景圖、市場機會圖和公司配置圖。每天審視,自己當下的配置是否足夠,是否可以優於對手,抓住這次的機會,而個機會與企業的願景是什麼關係。

所以,做大事,必須要有強大的組織結構的駕馭能力。

騰訊某老大的簽名檔曾是:組織結構是生產力。誠然。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梁寧-閒花照水錄”,作者梁寧,原標題《駕馭組織結構——生意格局和配置優勢》。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